新闻|杭州灵隐寺表彰2022年度精进志工

▲点击观看:杭州灵隐寺表彰2022年度精进志工


2023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习雷锋日”,也是第24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表彰善行,激励先进,提高凝聚力,杭州灵隐寺举行2022年度云林志工团精进志工表彰活动。


监院智光法师代表杭州灵隐寺向受到表彰的各位精进志工表示祝贺。他表示,在各位常住法师、云林志工的共同努力下,云林志工团在2022年克服疫情影响,在志工服务与团队建设上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志工们热情的服务、精进的护持受到了广大游客信众的一致好评。此次评选的25位精进志工是由各志工小组推荐,经法师考评、小组公示后确定的,他们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尽职尽责,且平均服务时长均在350个小时以上,得到了寺院常住法师的肯定和同组志工的赞誉。希望大家秉持志工团“慈悲、包容、感恩”的宗旨,向精进志工学习,在三宝的福田里积累福报、提升自我、服务大众。


志愿者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一种新型、有效的社会化动员机制和方式。灵隐寺组建云林志工团,在具备了社会志愿者组织性质的同时,也为广大信众提供一个亲近三宝的殊胜平台。参加志工服务不仅可以服务他人、奉献社会,还是以实际行动修学菩萨道的重要途径,期待更多的人能够以慈悲的心念、包容的心量、感恩的情怀积极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学修并重、福慧双增,为三宝、为社会贡献佛弟子的力量!







往期回顾




法讯|杭州灵隐寺癸卯年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普佛法会
法讯|杭州灵隐寺启建癸卯清明梁皇法会通启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学处|佛教四纲目——信、解、行、证
学处|三皈依

☀观照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 罪灭河沙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开示
开示|百丈怀海禅师教授的“大乘入道顿悟法”
开示|蕅益大师: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开示|马祖道一禅师:道不属修
开示|虚云老和尚:修与不修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物语|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常识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③
常识|五位百法:无为法
常识|五位百法(合集)

☀素食
素食|闻教便行
素食|珍重
素食|诚且恭敬
素食|是春天的味道

☀分享
分享|志工服务“不打烊”,无私奉献迎新春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分享|人间有味是清欢

☀赏析
赏析|宋代《五百罗汉·应身观音图》
赏析|一幅与众不同的南宋佛画:西方三圣接引图
赏析|正定隆兴寺北宋天冠弥勒像
赏析|(传)张僧繇绘《鱼篮观音图》

☀阅读
阅读|牛头法融禅师《心铭》
阅读|蕅益大师自传:八不道人传
阅读|不可妄自尊大轻视古德 不可甘心暴弃不为豪杰
阅读|弘一法师记忆中的慧明法师——2月23日慧明法师圆寂纪念日

☀故事
故事|求福的人
故事|老虎转罗汉
故事|玄奘法师:修福须敬凡僧
故事|金色公主

☀视频
视频|元宵佳节同欢乐 处处咸燃无尽灯
视频|霏霏冻雨细无声 解洗梅花花上尘
视频|瑞草生嘉运 林花结早春
视频|二月二 龙抬头 雨顺风调 时清道泰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纪念|九月十二 虚云老和尚圆寂日——问渠何故寻烦恼 担子加肩未敢休

纪念|九月十二 虚云老和尚圆寂日——问渠何故寻烦恼 担子加肩未敢休

✦  ++九月十二  虚云老和尚圆寂纪念日这个痴汉没来由,荆棘林中强出头。峰顶直钩寻钩鲤,海中拨火欲烹沤。作事岂从人所事,怀忧不为我而忧。问渠何故寻烦恼,担子加肩未敢休。...

纪念|八月初三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圆寂日

纪念|八月初三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圆寂日

01降生名“惠能”唐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初八子时,一个体重稍轻但还健康的男孩在夏卢村降生了。第二天早晨,有两位僧人登门说,你家昨生贵子,贫僧专门为他取名“惠能”而来,其父问:“为何叫惠能?”僧人回...

百喻经故事——蛇头尾共争在前(54)

百喻经故事——蛇头尾共争在前(54)

蛇头尾共争在前——《百喻经》经文譬如有蛇,尾语头言:“我应在前。”头语尾言:“我恒在前,何以卒尔?”头果在前,其尾缠树,不能得去。放尾在前,即堕火坑,烧烂而死。释义有一天,一条蛇的头和尾忽然争执起来,...

释教三字经|云门宗 顾鉴咦 一字关 透者希

释教三字经|云门宗 顾鉴咦 一字关 透者希

云门宗,以云门文偃(864~949)为宗祖。属南宗青原法系。文偃住韶州(广东)云门山光泰禅院,后唐长兴元年(930)以后,大振禅风,因取其山名宗。文偃初参睦州道明,后谒雪峰义存得宗印。道明之宗风峭峻,...

百喻经故事——踏长者口(57)

百喻经故事——踏长者口(57)

踏长者口——《百喻经》经文昔有大富长者,左右之人欲取其意,皆尽恭敬。长者唾时,左右侍人以脚踏却。有一愚者不及得踏,而作是言:“若唾地者,诸人踏却。欲唾之时,我当先踏。”于是长者正欲咳唾,时此愚人即便举...

禅诗欣赏——但能识得娘生面 草木丛林尽放光

禅诗欣赏——但能识得娘生面 草木丛林尽放光

示行素侍者【明】憨山德清禅师抛却身心礼法王,前程不必问行藏。但能识得娘生面,草木丛林尽放光。“抛却身心礼法王”,如何见到我们的本来面目,证悟自性法身?凡夫只因我执甚深,憎爱拣择故轮回生死;若能远离我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