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垢净明存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陀告诉我们,我们修行用功,好像用火锻炼铁一样。因为铁里面含有杂质,要用火来烧,用铁锤来打,把铁里面的杂质去掉,就可以做成器具。去除了杂质之后而做出来的器具,非常精妙。同样,我们修行佛道跟锻铁一样,把心里面垢染的烦恼去除,行门就清净了。


垢,就是肮脏;染,就是染污。我们内心有什么染污呢?就是种种的烦恼,贪心、嗔心、愚痴、怀疑、邪见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内心的渣滓。我们把这些烦恼一扫而光,无明断尽,自然就清净了。


前面释迦牟尼佛开示我们,要断欲去爱,欲有五种:财、色、名、食、睡,都要去除得干干净净,才能够修道。比如,我们现在很多人修念佛法门,大家都在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可是,如果五欲不断除,一方面贪念五欲,一方面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能念得清净吗?


我们修净土法门,《阿弥陀经》上说,念七天,念到一心不乱,决定可以生极乐世界。《十六观经》上说,念十念,就是念十声,可以生极乐世界。《无量寿经》上也说,念十念就可以生极乐世界。那么,照此看来念佛好像很简单,结果却是念佛的人很多,为什么生极乐世界的人很少,是什么道理呢?就是我们念佛的心不清净。


现在念佛决不会只念一念,或念十念,或念七天,是天天在念,而且念的佛号很多,可能一天念三千遍,或五千遍,甚至一万遍、二万遍都有,结果还是没有念到一心不乱,为什么?因为不管念多少声,都是在那儿数念珠,心里并不清净。为什么念那么多佛号,心里还不清净呢?因为五欲没有办法断除干净,好比这里的铁没有经过锻炼,里面含有杂质,打出来的铁决定不精妙。心不清净,就是五欲在打我们的闲岔,一定要把五欲断除得干干净净,念佛决定能够念到一心不乱,临命终时一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经题

译者

经序①

经序②

经序③

出家证果①

出家证果②

出家证果③

断欲绝求①

断欲绝求②

割爱去贪

善恶并明①

善恶并明②

善恶并明③

转重令轻

忍恶无嗔

恶还本身

尘唾自污

返本会道

喜施获福

施饭转胜①

施饭转胜②

举难劝修①

举难劝修②

举难劝修③

举难劝修④

问道宿命

请问善大
请问力明①

请问力明②

舍爱得道

明来暗谢

念等本空①

念等本空②

假真并观

推我本空

名声丧本

财色招苦

妻子甚狱

色欲障道

天魔娆佛

无着得道

意马莫纵

正观敌色

欲火远离

心寂欲除

我空怖灭

智明破魔

处中得道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恭逢观世音菩萨出家日,一起诵读《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恭逢观世音菩萨出家日,一起诵读《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今日2022年10月14日,农历九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恭迎|九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出家日)。值此殊胜节日,让我们共同至心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诵读《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效有求必应之...

历史|明代著名禅师(上)——中国佛教史略之明代佛教(四)

历史|明代著名禅师(上)——中国佛教史略之明代佛教(四)

明初各宗派中,禅宗盛行,而以临济为最,曹洞次之。元末禅僧继续传法于明初的,有楚石梵琦、梦堂昙噩、愚庵智及。明初知名的禅僧有季潭宗泐、恕中无愠、呆庵普庄、见心来复、斯道道衍、雪轩道成、南洲溥洽等。中叶以...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请问力明①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请问力明①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百喻经故事——妇女患眼痛(85)

百喻经故事——妇女患眼痛(85)

妇女患眼痛——《百喻经》经文昔有一女人,极患眼痛。有知识女人问言:“汝眼痛耶?”答言:“眼痛。”彼女复言:“有眼必痛。我虽未痛,并欲挑眼,恐其后痛。”旁人语言:“眼若在者,或痛不痛。眼若无者,终身长痛...

故事|戒贪得自在

故事|戒贪得自在

佛陀时代,有位婆罗门国王名叫多味王,平日信奉九十六种外道。一天,国王忽萌善心,欲行大布施,于是依照婆罗门教的规定,将其积聚如山的奇珍异宝,布施给需要帮助的人;若有人来求助,便请他自取一撮珍宝而去。奇怪...

常识|水陆法会的历史演变

常识|水陆法会的历史演变

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又称为“水陆道场”、“悲济会”、“水陆斋”、“水陆会”等,是汉传佛教在寺庙中超度水陆一切亡灵而举办的隆重法事。中国水陆法会起始于南北朝,历经隋唐五代的曲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