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垢净明存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陀告诉我们,我们修行用功,好像用火锻炼铁一样。因为铁里面含有杂质,要用火来烧,用铁锤来打,把铁里面的杂质去掉,就可以做成器具。去除了杂质之后而做出来的器具,非常精妙。同样,我们修行佛道跟锻铁一样,把心里面垢染的烦恼去除,行门就清净了。


垢,就是肮脏;染,就是染污。我们内心有什么染污呢?就是种种的烦恼,贪心、嗔心、愚痴、怀疑、邪见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内心的渣滓。我们把这些烦恼一扫而光,无明断尽,自然就清净了。


前面释迦牟尼佛开示我们,要断欲去爱,欲有五种:财、色、名、食、睡,都要去除得干干净净,才能够修道。比如,我们现在很多人修念佛法门,大家都在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可是,如果五欲不断除,一方面贪念五欲,一方面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能念得清净吗?


我们修净土法门,《阿弥陀经》上说,念七天,念到一心不乱,决定可以生极乐世界。《十六观经》上说,念十念,就是念十声,可以生极乐世界。《无量寿经》上也说,念十念就可以生极乐世界。那么,照此看来念佛好像很简单,结果却是念佛的人很多,为什么生极乐世界的人很少,是什么道理呢?就是我们念佛的心不清净。


现在念佛决不会只念一念,或念十念,或念七天,是天天在念,而且念的佛号很多,可能一天念三千遍,或五千遍,甚至一万遍、二万遍都有,结果还是没有念到一心不乱,为什么?因为不管念多少声,都是在那儿数念珠,心里并不清净。为什么念那么多佛号,心里还不清净呢?因为五欲没有办法断除干净,好比这里的铁没有经过锻炼,里面含有杂质,打出来的铁决定不精妙。心不清净,就是五欲在打我们的闲岔,一定要把五欲断除得干干净净,念佛决定能够念到一心不乱,临命终时一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经题

译者

经序①

经序②

经序③

出家证果①

出家证果②

出家证果③

断欲绝求①

断欲绝求②

割爱去贪

善恶并明①

善恶并明②

善恶并明③

转重令轻

忍恶无嗔

恶还本身

尘唾自污

返本会道

喜施获福

施饭转胜①

施饭转胜②

举难劝修①

举难劝修②

举难劝修③

举难劝修④

问道宿命

请问善大
请问力明①

请问力明②

舍爱得道

明来暗谢

念等本空①

念等本空②

假真并观

推我本空

名声丧本

财色招苦

妻子甚狱

色欲障道

天魔娆佛

无着得道

意马莫纵

正观敌色

欲火远离

心寂欲除

我空怖灭

智明破魔

处中得道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展览|第六届云林公益书画联展欣赏(佛学院作品)

展览|第六届云林公益书画联展欣赏(佛学院作品)

215·杭州佛学院·书法《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李洪斌216·杭州佛学院·绘画·《满室清芬玉玲珑》·释会常217·杭州佛学院·绘画·《祥云福海紫金钵》·释会常218·杭州佛学院·绘画·《正...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金刚藏尊者(369)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金刚藏尊者(369)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禅诗欣赏——一笑还从掌握来

禅诗欣赏——一笑还从掌握来

手影戏【宋】惠明法师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诗的首两句直接描写手影戏的表演,“三尺生绡”言“戏台”之小,“全凭十指逞诙谐”,揭示手影戏的种种风趣表演都只是表演者...

素食|灵隐寺腊八粥秘方,在家熬粥吃吃吧

素食|灵隐寺腊八粥秘方,在家熬粥吃吃吧

灵隐腊八节习俗是指杭州灵隐寺在腊八会期,举行供佛、讲经、煮施腊八粥等一系列的活动。它上承周秦腊祭习俗之遗绪,下启唐宋江南腊八之先声,集宗教信仰与世俗观念于一体,不仅是佛教感恩思想回馈社会的生动体现,也...

禅诗欣赏——一钵千家饭 孤身万里游

禅诗欣赏——一钵千家饭 孤身万里游

布袋和尚偈【五代】契此和尚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这首诗歌表达了契此和尚(布袋和尚)旷达潇洒、逍遥自在,不为物役的洒脱自然的生活态度。一个人如果减少对物质的欲望,自己便会生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