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真理的人

  佛陀上了年纪之后,变得越来越美,凡是见过他的人,都会倾心于他的美貌。因为他们知道所有从自我而来的恶念见到佛陀时都会在他的面前逃窜,这样,他们就可以与佛陀合为一体,从而也就和真谛融为一体。

  没有一个见到佛陀的人不是这样,而且,在他的面前人人都会沉溺于爱的大海里。佛陀的面容娴雅而平静,好像是皇家的牙雕像,他的鼻子突出、纤细,显露出雅利安人的血缘特征他的眼睛深邃、湛蓝,显露出他言行举止所恪守的信条。他是一个王子,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王子能和他相比。因为在他左边行走的是般若,右边是爱,周围是一片阳光。他的言词睿智、犀利,即使那些原来抱有讥讽之意的人见面后也会为之倾倒。

  有一次佛陀托着大钵,来到一块正犁着的田边,远远地站着等候施舍。犁地的是个富人,一见到佛陀那乞食的样子,就说“我又耕地,又播种,然后才得食。你也应该耕地播种,闲者不应得食”。

  “婆罗门,我也耕地,也播种。”佛陀这样答道。

  “但我们怎么看不见尊敬的乔答摩的犁呀!”那个人轻蔑地说道。

  世尊回答说:“我播下的种子是信仰,犁是理解,鞭子是温柔,果实则是不生不死。这样种地的人绝不再受痛苦的折磨”。

  那位婆罗门倒了一碗奶糊(米粉和牛奶的混合物),递给佛陀,说:“请佛陀吃了这碗奶糊,因为您是一位伟大的播种者”。

  这个人听到真谛以后,再也无忧烦之事打扰,从此一心悟道。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发恶誓的果报

海涛法师:发恶誓的果报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已经断除烦恼,得到神通的微妙比丘尼,她对比丘尼们叙述自己过去世所造的善恶果报。她说:  「我过去曾经有一世是一位有钱人的太太,生活过得幸福美满,美中不足的是我不能生育。后...

因明入正理论--玄奘

因明入正理论--玄奘

因明入正理论一卷 商羯罗主菩萨造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能立与能破  及似唯悟他   现量与比量  及似唯自悟   如是总摄诸论要义。此中宗等多言名为能立。由宗因喻多言。开示诸有问者未了义故。此中...

摄大乘论  卷上--玄奘

摄大乘论 卷上--玄奘

《摄大乘论》卷上 总摽纲要分第一 [唐]玄奘(译) 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为显大乘体大故说。谓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一者所知依殊胜殊胜语。二者所知相殊胜殊胜语。三者入...

酤酒戒第六--道 源

酤酒戒第六--道 源

酤酒戒第六   优婆塞、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优婆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优婆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优婆夷。是名六重。...

鱼身

鱼身

  从前有一户大富人家,资财万贯,平素好善乐施,救济贫困。后来生下一个男孩,却没有手足,形体似鱼,起名叫鱼身。父母去世之后,鱼身继承父母遗产井操持家业,由于形体有异,遂成天躺在房间里,从不轻易让外...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  安忍品63、安忍求和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 安忍品63、安忍求和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63、安忍求和  释迦牟尼佛转生为东胜身洲一国王时,当时有个梵施王因不具备如身洲王一般威力,故而常常对他所拥有之荣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