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经故事:善耕

过去,佛陀在拘萨罗国度化众生。一日,佛陀威仪庠序,着衣持钵,前往一那罗聚落乞食,心想:今天时间尚早,可以先到耕田的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煮食的地方。

这时正在努力耕田的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远远地就看到世尊的身影走来,立即说道:佛陀,我今为了饮食生计而耕田下种,沙门应该也要耕田下种,以供自己的饮食生计啊!

佛陀向婆罗门表示:我也有耕田下种,以供饮食。

婆罗门说:我都没见过您耕田,也没看过您拿着绳子或木条套住马或鞭策它们去犁田,更不见您拿着工具刨土掘草,但您却说:我亦耕田下种,以供饮食。

佛陀以偈回答:

信心为种子,苦行为时雨,

智慧为时轭,惭愧心为辕,

正念自守护,是则善御者,

包藏身口业,知食处内藏,

真实为真乘,乐住为懈息,

精进为废荒,安隐而速进。

直住不转还,得到无忧处,

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

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

婆罗门听完了偈子,内心满是欢喜,说道:太好了!真是太好了!这才是善耕田哪!

旋即以满钵香美可口的饮食供养佛陀,却被佛陀拒绝。佛陀告诉婆罗门:我并不是为了乞食而说法。

婆罗门即问:那么,现在这些食物该如何处理呢?

佛陀表示:我没见过诸天、魔、梵志、沙门、婆罗门、天神或是世人,因为吃了这些食物而得以安身的。你现在将这些食物倒在无虫水中,以及稀疏的草地上。

婆罗门照着佛陀的话,将食物倒入无虫水中,霎时间,水即烟起涌沸,就像是将滚烫的热铁丸丢入水中一般,啾啾作声。

看到这番奇景,婆罗门心想:真是太神奇了!一定是佛的大威德、大神力,才将食物变成这样!

于是生大信心,请示佛陀:我能不能在正法中出家,受具足戒呢?

佛即告诉婆罗门:你当然可以在正法中出家、受具足戒,成为比丘。

婆罗门出家后,独自在闲静处思惟:我今剃除须发,身着袈裟,应远离世间种种欲乐,精勤修道。如此思惟、修行,不久后便证得阿罗汉果,心得解脱。

《佛遗教经》云: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亩田,如何才能不让这头牛糟蹋了我们的心田?就如佛陀告诉耕田的婆罗门,当以信心、善心为种子,以智慧心认清让我们流转生死之根本,不让这头牛随着五欲的诱引而横冲直撞;并时时反省检讨,以惭愧忏悔之心改过迁善。如此方能长养菩提心苗,才是真正的善耕者!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祸淫案二- 贪色害命,女鬼索命

祸淫案二- 贪色害命,女鬼索命

祸YIN案二: 贪色害命,女鬼索命 「寿康宝鉴」里的「祸淫案二」~贪色害命,女鬼索命 出身官宦之家的徐生,年少有才名。见邻居的女儿长得很美,便巧言说动妻子,让妻子给这个小女子先送些好处,然后再请她...

佛教故事:动物寓言故事:狐狸和山羊

佛教故事:动物寓言故事:狐狸和山羊

狐狸和山羊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它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待在那里。一只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它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三十则·聪明的毗舍离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三十则·聪明的毗舍离

第三十则聪明的毗舍离舍卫国波斯匿手下有一位大臣,名叫梨耆弥,家中非常富有。他有七个儿子,六个大的儿子已经娶了妻子,剩下第七个儿子,也到了该娶妻的年纪。梨耆弥心里想:「我年纪已经很大了,又只剩下这一个...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因果在哪里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因果在哪里

因果在哪里因果究竟在那里呢!一饮一啄,无非因果。吃饭穿衣,一呼一吸,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在你的生活日用之间。你见到因果了吗?从前有一个很爱面子、贪嗔痴慢疑五毒俱全的人,当别人辛勤劳动挣回几个血汉钱...

净土法门法语:真正相信,肯学这个法门,肯定去得成

净土法门法语:真正相信,肯学这个法门,肯定去得成

1 《无量寿经》、《弥陀经》里面说,西方极乐世界有声闻、有天人,我们应该要知道,说声闻、天人都是随顺我们世间说的。凡夫往生,带业往生,不管带多少业,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统统是菩萨,经上讲西方极乐世界有声...

怎样分离小三?回心转意符分离小三挽回老公

怎样分离小三?回心转意符分离小三挽回老公

怎样分离小三挽回这是很多原配想要知道的,为此她们不惜找人跟踪小三,上门去打骂,捉奸只为了老公能够回心转意,其实老公这些方法很多时候不仅不能挽回老公,还会坚定老公离婚的念头,那么原配应该怎样分离小三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