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玄奘大师西行故事:高昌王苦留玄奘

三、高昌王苦留玄奘

玄奘没有通关文碟,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关外漫漫黄沙。当地西域商人对他讲,万不可一人闯沙,不管遇到那一种沙漠之灾,都会有不堪设想的后果。一路上为他做向导的石磐陀也走了,走时留下一匹识途的老马给玄奘,并告诉他,如果在沙漠中走了四天后,能够看到一小片绿洲,就说明走对了方向。于是,玄奘只能和这匹老马结伴进入戈壁深处。然而倒霉的玄奘喝水时,又不甚把皮囊的水全部洒掉了,干渴的沙漠毫不留情的把水吸个捐滴不剩,没有了水的玄奘却因为他曾立下若不到天竺,绝不东归一步的誓言而依然坚持行走,终于昏倒在老马身上。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凉风把他吹醒,老马驮着他找到了那一小片绿洲的补给,走出了荒凉的戈壁沙漠,来到了富饶的高昌国。

高昌王笃信佛教,国都寺庙林立,平均每百人就有一座寺庙。高昌国共有僧人数千,但高昌王仍感到缺少真正的高僧。高昌商人们在凉洲听玄奘讲经后推崇备至,高昌王听到这个消息颇为振奋。三年前他到长安朝贡时目睹了宏伟寺院和博学的高僧。礼仪之邦的风土人情让他倾服,回国后他下令臣民都梳唐人发式。现在来了一位大唐高僧,可以请他想国人弘扬讲法,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啊,俗话说,凡事可遇不可求,现在机遇到来了。玄奘本想取道另一条路,但高昌王派使臣专程将他请到高昌。

高昌王听说玄奘当夜要到的消息后在宫殿里焦急渡步,寝食不安。午夜,卫士们报告玄奘已到,高昌王亲自举着火把迎接他,并不顾玄奘路途劳累,兴高采烈地和他聊了一整夜,随后几天也是如此,高昌王每日在三百弟子面前让法师踩着他的背,自己跪地当凳子,登上法座讲经,时间过了十几天,唐玄奘执意西行,高昌王苦苦挽留,并要以弟子身份终身供养玄奘法师,还要让全国居民都成为法师弟子,每日沐浴执香,洗耳恭听法师讲经。

玄奘婉言谢绝,但对高昌王的盛情深表感谢。大臣们见高昌王如此心切挽留玄奘,想出了一个计策,让玄奘成为国王的成龙快婿,他们说,玄奘青年才俊,公主才貌双全,崇信佛法,玄奘不能不对这位公主无动于衷。高昌王便想公主提起此事,公主喜笑颜开。她听过玄奘讲法,对他崇拜有加,能与这位才智之士共度此生是他莫大的荣幸。但玄奘却向高昌王陈情,他此生的使命就是远赴印度,求法取经,然后再回国弘扬与百姓之中,他恳请高昌王不要拦阻他。

见玄奘竟然置他的恳求与不顾,习惯了人们对他言听计从的高昌王,不由得怒火中烧。他威胁道:法师面前有两条路,或则留下,或则回国,请法师三思。

玄奘毫不犹豫的回答:"君王留下的只能是贫僧的尸骨,绝对留不住贫僧的心!"

为了能被放行,玄奘开始绝食,到了第四天,他已极度虚弱,气息奄奄,高昌王极为震惊:高昌王请求玄奘进食,恢复身体,继续西行,不过他诚邀玄奘从印度回来的时在高昌住上三年。玄奘深感与高昌王礼佛的虔诚和修业的诚意,答应他归来再访。高昌王决定请玄奘升座讲法一个月,同时为他预备西行一切所需之物。临行前,高昌王为玄奘写了24封致西域各国的通关文书,还赠送了马匹和25名仆役。出发那天,全城夹道相送,高昌王鞠文泰抱住法师失声恸哭,亲送至100里外的交河城,才依依惜别。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说三摩竭经

佛说三摩竭经

佛说三摩竭经    吴天竺沙门竺律炎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五百菩萨俱。帝王国民及诸天龙鬼神无复央数。尔时有难国王名分陂檀。不信佛法但好外道。日于宫中饭诸尼揵万余人。难...

普通人学佛的三大误区

普通人学佛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痛苦了才用得上佛法只需运用佛法重点对治生活中痛苦、阴暗的层面,在遇到困难或倒霉的时候求助于佛法,请佛菩萨帮忙渡过难关就可以了。佛法讲离苦得乐,痛苦了才用得上佛法呀,而无灾无病、春风得意时...

本月结婚黄道吉日查询  选个适合结婚的好日子

本月结婚黄道吉日查询 选个适合结婚的好日子

结婚,是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情,因为只有成了家,人生才圆满。古人对于结婚择吉日是非常讲究的,最普遍的方法就是查询老黄历了,那本月的结婚黄道吉日有哪几天呢?本月结婚黄道吉日共9天:公历2020年5月15日...

13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馈赠吗?

13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馈赠吗?

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馈赠吗? 依比丘戒及比丘尼戒而言,若以十方信施所供的常住物品,私自馈赠、取用,不论对象是谁、理由如何,均犯偷盗戒,而且是偷了十方僧物,至少也是现前僧物。所谓十方僧物,是属于十方所有、...

广买田产,子孙不肖

广买田产,子孙不肖

唐朝的张嘉贞,历任秦州和梁州的都督。有人诬告他谋反,因为没有罪证而不被起诉。皇帝下令查办诬告者,张嘉贞禀告说:「这样做恐怕会阻塞一般百姓发言,成为未来的忧患!」天子认为他很忠于职守,将他升为「中书令...

这些佛教中需知的礼仪你知道多少?

这些佛教中需知的礼仪你知道多少?

1、合十​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为礼,以示敬意。对佛法信众言,这是最熟识不外的呼唤方法,合十的动作,不仅能够到达收摄表面的作用,也给人一种谦和的印象,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最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