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六 居士不勤修为表面

学佛修行之人,若不勤于修持,则成就便是岌岌可危,自是难于了脱生死。何独于此单指居士不勤修则为表面行呢?

学习佛法,可以由显宗而入法修持,也可以依密法而成就。

今言居士不勤修,是因为居士修行,随意性较大,不似出家众早晚课诵,修禅习法,都有统一之安排规定,就不由得你分说或是偷懒,或是干脆不修持等等,庙上寺里都有他们各自的规矩,因此就少存在不修法习定的情况。

但是由于居士是在家修行,就没有人去管治安排,因此不修法,间或不做功课,自顾放逸这些是时有可能的。

而且在世法生活当中,居士行者往往是世法缠身,为家庭、社会、子女、眷属、工作等等所纠缠,或者是一时耽于享乐歌舞了,或者是为生计忙碌了,或者是跟人谈判业务了,或者是要吃饭喝酒了,或者是当官走关系了,或者是同家人戏耍游玩等等。

陷于这些世法的纠葛当中,就会有时将修行忘在一边,只顾着去应变身边的外境,或是随内心纷扰而被牵着鼻子走,如此这样,还谈得上什么修行呢?

因此,居士修行既有它的随意性这个弊端,就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这就要求在家修行的居士更要比出家行人自慎,自觉,要比庙子里的僧侣更要有无常心,出离心,要时时给自己敲响无常的警钟,提醒自己,告诫自己,不要给世间俗事蒙昏了头,应该要注意勤于修行!

若只是耽搁于世间法中,像世间之不明因果无常法理的普通众生一样,每日糊里糊涂地于因果业力的苦海中随波飘流,没有一点解脱自己的行持,那么这样的居士行人有解脱的法宝,也就形同虚无。有佛法而不依法起修,也就相当于没有了成就的依怙,失去离苦的靠山,这样将是非常可憐的。

真正要了脱生死的行者,其作为居士修法时,会勤于持修,而不为世法所惑,要争取八风吹不动,则可以精进修行,而才有成为一个大菩萨,大圣者的根性。

因此,行人修行,其成就的关键就在于一个“真”字,要真修行而不是假修行,要真悟而不是假悟,要真自慎而不是假自慎,有了这个真字,初行的行人就可以做到身在污泥处而不为污泥染了。那么,在家修行的居士行者也就能做到勤于修持,当然,得果成地,证大成就还有何不可呢?

故于此略言,居士不勤修是流为表面之行,无有任何益处的!

(完整法义请详见《子必依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病得走不动怎么办

达真堪布:病得走不动怎么办

达真堪布:病得走不动怎么办问:我病得走不动路,怎么办?达真堪布答:没事,这是业障,好好忏悔,好好消业,慢慢就好了。勇敢一点,这算什么呀?得人身是福报,我们人间的苦,再大也不算苦。如果你托生为畜生了,...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母爱的例子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母爱的例子

母爱的例子特叉尸利国与舍卫国两国交恶,关系相当不和顺。当时的特叉尸利国王想探知舍卫国是否有智者,就送了两匹是母子的牝马给舍卫国。这两只牝马形状、体型与颜色都十分相似,无从分辨起,使者说:「贵国若能分...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觉源慧昙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觉源慧昙禅师悟道因缘

觉源慧昙禅师悟道因缘金陵天界觉源慧昙禅师,金陵龙翔笑隐大欣禅师之法嗣,俗姓杨,天台人。慧昙禅师十六岁出家,受具足戒后,即前往中竺,投笑隐大欣禅师座下参学。初礼笑隐禅师,慧昙禅师便备陈求道之恳切。笑隐...

星云法师面对毁誉感慨:弱者!你的名字叫“和尚”

星云法师面对毁誉感慨:弱者!你的名字叫“和尚”

编者按:星云大师,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致力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业,对佛教制度化、现代化、人间化、国际化的发展,可说厥功至伟!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宗教领袖,在...

索达吉堪布:如何才能彻底忏悔罪业,免除心中的怖畏?

索达吉堪布:如何才能彻底忏悔罪业,免除心中的怖畏?

索达吉堪布:如何才能彻底忏悔罪业,免除心中的怖畏? 问:如何才能彻底忏悔罪业,免除心中的怖畏? 答:虽然不愿去犯错误,但由于无明习气深重,正知正念稍有放松,便会违犯戒律学处。而这些恶业的后果,大家...

相貌庄严的妙招:修善与面相

相貌庄严的妙招:修善与面相

古时候有一句谚语说:“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这句话说明:一个人的相貌是会随着他的心念善恶而改变的。纵使他现在已经有了凶恶的面相,可是他却经常起慈悲心,那凶相不久便会转化为吉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