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六 居士不勤修为表面

学佛修行之人,若不勤于修持,则成就便是岌岌可危,自是难于了脱生死。何独于此单指居士不勤修则为表面行呢?

学习佛法,可以由显宗而入法修持,也可以依密法而成就。

今言居士不勤修,是因为居士修行,随意性较大,不似出家众早晚课诵,修禅习法,都有统一之安排规定,就不由得你分说或是偷懒,或是干脆不修持等等,庙上寺里都有他们各自的规矩,因此就少存在不修法习定的情况。

但是由于居士是在家修行,就没有人去管治安排,因此不修法,间或不做功课,自顾放逸这些是时有可能的。

而且在世法生活当中,居士行者往往是世法缠身,为家庭、社会、子女、眷属、工作等等所纠缠,或者是一时耽于享乐歌舞了,或者是为生计忙碌了,或者是跟人谈判业务了,或者是要吃饭喝酒了,或者是当官走关系了,或者是同家人戏耍游玩等等。

陷于这些世法的纠葛当中,就会有时将修行忘在一边,只顾着去应变身边的外境,或是随内心纷扰而被牵着鼻子走,如此这样,还谈得上什么修行呢?

因此,居士修行既有它的随意性这个弊端,就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这就要求在家修行的居士更要比出家行人自慎,自觉,要比庙子里的僧侣更要有无常心,出离心,要时时给自己敲响无常的警钟,提醒自己,告诫自己,不要给世间俗事蒙昏了头,应该要注意勤于修行!

若只是耽搁于世间法中,像世间之不明因果无常法理的普通众生一样,每日糊里糊涂地于因果业力的苦海中随波飘流,没有一点解脱自己的行持,那么这样的居士行人有解脱的法宝,也就形同虚无。有佛法而不依法起修,也就相当于没有了成就的依怙,失去离苦的靠山,这样将是非常可憐的。

真正要了脱生死的行者,其作为居士修法时,会勤于持修,而不为世法所惑,要争取八风吹不动,则可以精进修行,而才有成为一个大菩萨,大圣者的根性。

因此,行人修行,其成就的关键就在于一个“真”字,要真修行而不是假修行,要真悟而不是假悟,要真自慎而不是假自慎,有了这个真字,初行的行人就可以做到身在污泥处而不为污泥染了。那么,在家修行的居士行者也就能做到勤于修持,当然,得果成地,证大成就还有何不可呢?

故于此略言,居士不勤修是流为表面之行,无有任何益处的!

(完整法义请详见《子必依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看星星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看星星

初秋的夜晚,小女孩看着繁星点点的空中划过的一道闪光的弧线问母亲道:妈妈,为什么人们把那些发出耀眼的光线、拖着长长尾巴的天体叫流星呢? .no-mobile{display: none;} @medi...

南无释迦牟尼佛所传「了义佛旨」

南无释迦牟尼佛所传「了义佛旨」

鉴于很多学佛弟子请求能修学《了义佛旨》,现特公布《了义佛旨》法本。佛弟子们不仅应该自己修学,还要广传于众,功德无量。了义佛旨「注意:无论任何佛教宗派,凡是佛教徒所修、念、观等任何佛法,密宗、显宗、念...

众生不见真世界,佛陀神通娑婆变极乐

众生不见真世界,佛陀神通娑婆变极乐

编者按:这则故事摘自《维摩诘经》,主人公舍利弗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经中童子问佛佛国一事,佛言佛国净土是心净的示现。这个时候舍利佛心中不免升起疑虑,我们娑婆世界坑洼不断,肮脏不堪,难道...

黄念祖大德:看淡世俗的缠缚

黄念祖大德:看淡世俗的缠缚

黄念祖大德:看淡世俗的缠缚 首先应该是庆祝:第一是求学,大学毕业以后,求深造,在学术上要钻研,要取得更多的知识,在青年的时候这样利用青春,很正确。这是令人欢欣的事。第二,还有更重要的,就是有真实信仰...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香炉日暮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香炉日暮

香炉日暮感兴李端香炉最高顶,中有高人住。日暮下山来,明月上山去。禅思禅悟居最高顶是实情,也是比喻。悟后之人,直入最绝处,故常以登临孤峰比拟。此处言高人居于最高顶,是以此比喻说明他已达真如妙境。悟后又...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富乌鸦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富乌鸦

富乌鸦树上落了一只嘴里衔着一大块美食的乌鸦。许多追踪这只富乌鸦的乌鸦们立刻成群飞来。它们全都飞下来,一声不响,停在树下一动也不动。那只嘴里叼着东西的乌鸦已经很累了,很吃力地喘息着,它不可能一下子就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