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五 为僧不守戒流为表面

为僧者,若不奉守佛法戒律教规,所修之行必为有过之行,流于表面,则无真正成就。

佛陀有云:不奉守佛教戒法的比丘,虽然不贪求情爱之欲,却贪求利养。此意即指为僧者不守戒法,则将贪求世法之益,而无修行之心,自是无有成就之可能。

现世之诸出家行者,上至部分法师活佛,下至芸芸僧众,多有不守持戒规之徒;欲真修者,实为极少数也。

出家人在其出家之前,为世法情爱所执着,故贪求红尘爱欲之念,与普通凡夫无异;一旦落发出家,而世法欲念未断,则其烦恼障自不可消,不能割断烦恼。于此时,纵不得贪求情爱,亦难断除贪求利养之心,因此,其时之贪即为利养之贪,故五蕴之执尚且坚之,为僧者不能奉守法戒,而流于假修,终无所成。

若诸比丘不奉佛教,贪求利养,诈现清白,静处而坐,心意流驰,贪著五欲,为声香味之所惑乱,无明覆心,爱奈缠缚。此乃法义所示,亦为部分出家之行者行持所显。诸有出家人,貌似已得清净,行持处亦多有清净妙白相显之,低眉垂首,不苟言谈,逢言即曰:阿弥陀佛!所见之时常在一僻静之处参禅打坐,看起来颇似真实之修行人,其实不然。

这些僧侣他们虽然表现得非常清净,行持严谨,但是其并未了悟万法万事皆空的道理。

何以故?由其六根未净,尘境所对执着未除,因此是仍然贪着于色声香味触法,色受想行识五蕴不空,世法之颠倒梦想不能离弃,兀自沉浮于诸世法幻相,未能看清其本质是虚妄之化显,从而烦恼障时时缚己之身,日夜不能遁离其惑。

所以此等僧众虽貌似清净,而实未得了悟。虽在静坐,却心意流驰散乱,为外境所迁,为内外之魔罗惑乱,不能提起正念;思维外境,无明垢业覆盖自性光明,烦恼诸障滋生扰乱,所以身虽在此处,心却不知何处去!他人在修禅入定,彼却在意念散乱,思维其他,摆出一个静坐姿势,任随意业之黑白二障纷至沓来,此起彼伏,不得清净。

所以为僧不守戒,势必修行流于表面,其成就自是如同水中花,镜中月般,终是无得。

(完整法义请详见《子必依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因果故事十二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因果故事十二

因果故事十二有位姓杨的人,以捕捉禽鸟卖钱来讨生活;有一天,他看见一只寒鹊在树枝上栖息,于是就拿了装上黏胶的竹竿,爬上树枝去捕捉这只寒鹊;结果树枝断了,他就跌下树来,刚好就被手里拿著的竹竿,刺到了头部...

海涛法师:该怎么转变家族命运?

海涛法师:该怎么转变家族命运?

海涛法师:该怎么转变家族命运? 问:我的家族,每一代排行老大,女孩子成家以后,到四十五岁中间就会守寡,而且生活也会变得很艰难,我现在该怎么做才能够转变,让下辈子不会这样子辛苦? 海涛法师开示: 这...

陈兵:佛教人生观

陈兵:佛教人生观

陈兵:佛教人生观 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何在?什么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对此类问题的解答,谓之人生观。只要是个智力成熟、精神正常的人,便不会没有他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人对自己存...

碰中这样的命为何都说不好 原来这样的人多数会被病痛纠缠

碰中这样的命为何都说不好 原来这样的人多数会被病痛纠缠

人的生辰八字涵盖了一生中婚姻、事业、财运、健康等方面的信息,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偏爱从八字看运势,有的人测出来发现八字偏弱,那么生辰八字偏弱是什么意思?八字偏弱的命是好是坏?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问题...

点亮心灯:配合节能减炭顺应环保潮

点亮心灯:配合节能减炭顺应环保潮

中国台湾《中华日报》9日社论指出,台湾不少寺庙提供信徒点“光明灯”服务,传统光明灯的钨丝灯泡,经年累月点燃,电费相当可观,而且容易因过热而发生意外,台南市环保局鼓励改换LED灯泡,目前已有六十多家寺...

钟茂森博士:文昌帝君阴骘文大意(第一集)

钟茂森博士:文昌帝君阴骘文大意(第一集)

钟茂森博士:文昌帝君阴骘文大意(第一集) 文昌帝君阴骘文大意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一集) 2009/1/21 华严讲堂 档名:52-328-01 尊敬的诸位大德,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