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六章 给孤独之死

第六章 给孤独之死

关于大施主给孤独之死的事件,记载于《给孤独教诫经》(Anathapindikovada Sutta,MN 143)中。长者第三度罹患剧痛之病,日益严重,不见起色,他再度请求沙利子尊者与阿难达尊者协助。

沙利子的开示

当沙利子看见他时,他知道给孤独已濒临死亡,并给他如下指导:

长者!不要执着六根,勿于它们生贪欲识。不要执着六境,勿于它们生贪欲识。不要执着六识、六触、六受、六界、五蕴与四无色界。不要执着任何所看到、听到、感受、认知、想像与心中观察的事物,勿于此生贪欲识。

给孤独必定用心跟随这个详细说法,他边听边跟随睿智圣沙利子的指导方式修行。指导结束时,给孤独热泪盈眶,阿难达慈悲地问他是否不舒服。但给孤独回答:「阿难达尊者!我并没有不舒服。我已服侍大师与僧团甚久,但我之前从未曾听过如此深入的开示。」

然后,沙利子说:「长者!这种深入的谈话并不适合白衣信众;它只适合出家众。」

给孤独回答:「沙利子尊者!请让白衣信众也能听到这些教法。有些人的见解只受到些微障蔽,如果他们听不到这种教法,将会迷失;有些人也许可以了解。」

佛陀教导僧俗二众方法的根本差异

佛陀先前说法的差别很重要。我们在此考量的是终极问题究竟解脱,不只是理论基础,而是修行。

给孤独身为初果弟子,知道五蕴聚合的无常本质,他自己也说过无常、苦与无我的三法印。介于只是听闻与思惟它们,以及实际修行与将之运用在自己身上,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佛陀用来教导在家众与僧众方法之间的根本差异,就是建立在这个差别上。

对在家人来说,内观诸法的本质是「智」的范畴,这教法起初也是对僧众说的。但许多比库已更进步,佛陀因此再介绍于此世就能导致完全解脱的修行。唯有了解沙利子的解说是逐步趋入涅槃的实修法,我们才能了解为何给孤独从未听闻过这种方式的核心说法。

在他濒死的时刻,他已远离世俗挂虑,放弃对世间财物与身体的贪著,唯有一心念法,他发现自己的处境和最进步的僧团相当。在这种情况下,沙利子才可能给他这种具有最大效益的指导。

命终转生都西答天

在如此向给孤独建议之后,两位长老便离开。不久之后,给孤独长者便命终转生都西答天(Tusita),他的幺女已早他一步住在这里。由于虔信佛陀与僧团,他以年轻天神之身,威光赫赫地出现在揭答林精舍。他走向佛陀,向他礼敬之后,说出以下偈:

于此揭答林,

仙人僧住止,

法王亦住此,

增我欢喜心。

深信净戒业,

智慧为胜寿,

以此净众生,

非族姓财物。

因此有智者,

为自身利益,

应细察佛法,

于此得清净。

大智沙利子,

正念常寂默,

闲居修远离,

初建业良友。

说完之后,天神顶礼世尊,右绕三匝,消失不见。

隔天佛陀告知僧众发生之事。阿难达立即说:「这位年轻天神一定是给孤独,因为给孤独长者对沙利子尊者充满信心。」

佛陀告诉阿难达:

萨度(sadhu),萨度(sadhu)!阿难达!只要依思择而得,即由彼而得。那年轻的天神即是给孤独。(SN 2:20; MN 143)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阅读剩余的25%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七章 佛陀的异母妹妹:难达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七章 佛陀的异母妹妹:难达

第七章 佛陀的异母妹妹:难达难达(Nanda)出生时,深受父母佛陀的父亲与他的第二任妻子马哈巴迦巴帝.苟答弥(Mahapajapati Gotami,或译为「大爱道」,大爱道瞿昙弥,是佛陀的姨母、姨...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物外圆信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物外圆信禅师悟道因缘

物外圆信禅师悟道因缘伏牛物外无念圆信禅师,月幻禅师之法嗣,俗姓高,金台人。圆信禅师九岁出家,受具足戒后,即开始游方参学,初投隆恩无际明悟禅师座下参学,久而有省。后归伏牛山,结茅隐居。数年后,圆信禅师...

夫妻和合术帮我挽回婚姻

夫妻和合术帮我挽回婚姻

我和老公结婚很多年了,年轻的时候因为专注于打拼事业,一直没有要孩子,现在我和老公的事业都上了正轨,打算要一个孩子,但是无论我们如何辛苦的造人,我的肚子就是没有动静。后来我发现老公开始很晚才回家,每次...

纯智法师:为什么说“进入佛家,以戒为本”呢?(251—255)

纯智法师:为什么说“进入佛家,以戒为本”呢?(251—255)

纯智法师:为什么说“进入佛家,以戒为本”呢?(251—255) 《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251、为什么说“进入佛家,以戒为本”呢? 答:戒是一切善法功德的根本,也是完成涅槃菩提的根本,因此,不走上...

中国名人故事:顾横波的故事

中国名人故事:顾横波的故事

明末清初鼎鼎大名的秦淮八艳中,顾横波1619年-1664年)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她曾堂皇受诰封为一品夫人,柳如是陈圆圆亦有不及;同时,她也是最受争议的一位----据说先有一位与她私订终身的才子由于她...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简单与复杂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简单与复杂

简单与复杂某学院法律系副教授费成对当代法律研究颇有建树,因而常被邀请到各地讲学。当地一家报纸开辟一个有关法律常识的专栏,读者提出问题,由费教授解答。此专栏一开,深受读者欢迎,报纸发行量也日渐上升。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