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释迦牟尼佛过去世度化弥勒菩萨的故事

  在过去广光明佛住世时,那个时候人的寿命八万四千岁,

  当时的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叫「财功德」,

  外表非常的英俊好看,但是非常的骄傲,脾气不好,

  不但脾气不好,且不尊敬佛法,看不起出家人。

  当时广光明佛,知道这个财功德王子,

  将来还是可以修行的,于是就把他的弟子找过来,

  八万多个弟子。

  广光明佛说:「这个财功德王子,还是有善根的,虽然他很骄傲,

  你们有没有谁发心要去度他,如果愿意去度他的,我这边有一隻韱你就拿去吧!」

  结果大家都跑掉了,因为财功德王子很凶的,要度很困难。

  那个时候,有一位菩萨叫净精进菩萨。

  这个精进菩萨,就跟广光明佛说:「我去度他吧!」

  结果怎么度?

  财功德王子他家有七道门,淨精进菩萨到了那边以后,就站在门口等这个王子出来。结果王子一看到出家人,就很讨厌:「你干嘛站在我家门口,你在这边干嘛?」

  淨精进菩萨就微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走…」财功德王子就赶他。

  淨精进菩萨还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结果财功德王子就生气了,一生气以后,就拿石头打他的脸,马上流血,又丢他叫他走,他就是不走。不走以后,财功德王子乾脆把身上刀拿出来,就画他的手,又流血了。结果淨精进菩萨还是不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王子也没办法,就不理他了,走了。

  第二天,又看他在那边:「讨厌的出家人,你来这边干嘛?」

  又打他。

  从这样开始,天天打。

  那个时候人寿八万四千岁。淨精进菩萨为了要度他,就天天被打。

  打了一万年,才让他进去。终于我们淨精进菩萨走到他第二道门。

  然后又天天这样打,打了第三万年,然后再走到第二道门。

  总共打了几年?打了八万快四千年,天天这样打,终于走到第七道门。

  最后八万四千年快到了,剩下七天。

  财功德王子那个时候想:

  「哎呀,你还真有耐心,我这样天天打你,天天赶你,

  你都不生气,就这样微笑。」他心里有一点软了。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你告诉我好了。」

  当时的淨精进菩萨,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他讲了:「王子啊,你的寿命剩下七天,而且七天以后你就要下三恶道了,所以我等到今天这个机会,你终于跟我讲话了,没打我了,我希望带你去见佛,佛也在等你,赶快学佛吧!」

  那个时候,财功德王子才受到感化:

  「这个人天天被我打,打了七八万年都不怎么样。」

  他就跟他去见广光明佛。

  结果一见到广光明佛,宿世善根生起,

  当下跪在那边忏悔,不做国王了,就出家了。

  因为这样出家,那一世证得无生法忍。

  所以释迦牟尼佛讲这个故事,过去他做比丘菩萨的时候,

  为了度财功德王子——弥勒菩萨,所做的这种不退转的奉献。

  天天被打,还保持这样的微笑,就是要引导弥勒菩萨走入佛门。

  《大方等大集经》

 

点我:

相关文章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谈命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谈命

  金山活佛谈命(乐观法师著)  世上有许多人,是欢喜看相算命的玩意,尤其我们中国女人,更迷信这一套,往往有些极悭吝一毛不拔的女人,可是,她在算命先生身上那是不惜花费的,她们的心里,不计大事小事都...

去做官还是去做佛

去做官还是去做佛

  丹霞天然禅师的事迹,见《五灯会元》卷五、《祖堂集》卷四、《联灯会要》卷十九,《宋高僧传》卷十。  丹霞禅师(739—824)是唐代著名禅师,法号天然,因曾驻锡南阳(河南省)丹霞山,故称丹霞天然...

欲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

欲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

  在一座寺中有一个小和尚,每天清晨,他要去担水、扫地,做过早课后要去寺后的市镇上购买寺中一天所需的日常用品。  回来后,还要干一些杂活,晚上还要读经到深夜。  有一天,小和尚稍有闲暇,便和其他小...

普陀洛迦山开山故事:几宝岭和悦岭庵

普陀洛迦山开山故事:几宝岭和悦岭庵

  千步沙和百步沙连接处,有个突出的小山头,象只紧靠坐椅的茶几,上面散落着许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头,好似无数珍珠宝贝堆放在茶几上。因此,人们把这个地方叫作几宝岭。传说这些石头,还真的是珍珠玛瑙...

安士全书:安世高大师度化蟒神

安士全书:安世高大师度化蟒神

  度友全信  梁高僧传  汉洛阳僧世高。安息国王太子也。幼以至孝闻。赋性聪慧。博极群书。精天文医理。即鸟兽之音。无不辨之。自言前世出家时。有同学友好瞋。谏而不改。许以今世相度。时值灵帝之末。乃振...

《百喻经卷下》:68、共相怨害喻

《百喻经卷下》:68、共相怨害喻

  译文:  曾有一人,与他人结了怨,愁忧不乐。有人问道:「你什么事儿这么愁苦憔悴?」他随即答道:「有人毁谤我,我无力还击。不知有什么方法可以报复他,就愁成这个样子了。」这人说道:「只有毘陀罗咒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