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之道 远离两舌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

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

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

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

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

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

是为五。”

佛在世时,有一位名叫实力子的比丘,出家学道,精进行持,最后证得阿罗汉果,但是因为过去曾经造了毁谤的恶业,所以成道以后,照常受到人家的恶言批评和非议。

有一次,佛陀就对弟子开示实力子比丘受人恶言毁谤的原因。

原来过去世,在一个村内,有一户有钱的人家,夫妇感情很好,但是结婚以后都没有生育。有一天,妻子就劝丈夫再娶一房,来为他生子,而且说她会与后妾互相尊敬,平安无事,她的心中不会有任何的挂碍。结果,这位丈夫就真的再娶侧室。可是,经过不久,前妻忽然有孕,就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可爱聪明,通达事理,从小就不会说谎话,所以大家都叫他“实语”。

到了实语五岁时,他的母亲却起了嫉妒心,她想自己已经替丈夫生了一个可爱的男孩,但是丈夫仍非常疼爱后妾,实在太不应该了。因此她就想出一个奸计,叫实语为她作证。实语不愿说妄语,他的母亲就教他说:“你不用开口,只要点头就可以。你是妈妈的乖孩子,应该听妈妈的话。”

这位前妻就向丈夫捏造说:“后妾和外面的男人私通。”还说:“如果不信,可以问你的儿子。你的儿子大家都称赞他是实语,他是不会说谎话的。”

当父亲问儿子时,这个小孩果真点头作证,从此实语就变成妄语的罪人了。

当丈夫将后妾赶回娘家后,这位后妾因为实语的作证害她被赶出去,就发恶誓说:“我今生被毁谤,来生及未来世,纵然他出家修行,成就罗汉,我也要毁谤他。”

佛陀说:“当时的实语,就是现在的实力子比丘,由于过去毁谤人,所以世世都受到恶报,到了今生,已经证果了,也常常受到恶言毁谤。所以,造口业诬告陷害或搬弄是非的人,必定会得到恶报。”

搬弄是非,挑拨离间,使人互相猜疑,造成意见分歧,感情分化,这种恶毒的作为就是造了“两舌”的罪恶。两舌,并不是说一个人有两个舌头,是指对于一件事或一个人,作两种说法,比如当面说此人是对的,背后又说此人是不对的,或者对甲说乙的坏话,对乙说甲的坏话,使甲乙双方受了两边话的影响,最后发生争端而感情破裂,这就是“两舌”。

过去社会上曾经发生很多分尸案,为何身体会被人分尸呢?以因果律来说,就是他过去生中多造两舌的恶业所致,如果过去没有破坏过他人,生生世世,就没有人会来破坏他。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可以见到有很多人,特别喜欢破坏别人夫妻的关系,看到别人夫妇感情恩爱,就在女方说她丈夫的坏话,在男方说其太太的不是,使别人的夫妻间时常吵嘴,终至离异,现在的离婚率很高,如果过去没有以两舌挑拨来使人家庭不和,那么生生世世就不会招感被人破坏眷属不和的恶果。

不两舌的人,由于生生世世顺修善业,所以信仰三宝的信念坚定不移。有的人修行会发生障碍,不能持久下去,比方碰到某种遭遇,经过别人的劝诱,就退失了道念,这也可能是由于过去两舌的罪恶感招来的。一个远离两舌的人,不论修什么法门,都不会遭遇到破坏,而且道心坚固。又因为不两舌的人,不欺骗或诱惑别人,所以生生世世会得到德高望重的大善知识。等到他成佛时,诸魔外道都无法阻碍他的正眷属,就如释迦牟尼佛的僧团,虽然提婆达多想要去破坏,但却破坏不了。

两舌的罪恶是很大的,当业果成熟时,将堕入地狱道,受尽诸苦,若业果未熟而转生为人,则四面楚歌,孤独无朋,并且存有两舌的恶习。所以,我们要远离两舌,经常保持一个舌头来说话,多说调解语,和合大众。期盼世间的众生,都能够和好,互相信任。

相关文章

破除邪見绮语无益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三八、今后僧伽应走之途径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三八、今后僧伽应走之途径

三八、今后僧伽应走之途径佛教的教理虽然不可说它是宗教,而佛教的仪式却没有完全脱离宗教,因此,佛教可说是最高的宗教。而宗教的第一个条件厥在“信仰”。然能信仰者即人民,所信仰者即教主。然则教主何故而致人...

北冰洋将成无冰之洋!

北冰洋将成无冰之洋!

北冰洋现存冰面不到过去的一半最快10年、最慢30年,北冰洋将出现夏季完全无冰的状态。德国研究机构日前宣布,今年北冰洋海冰覆盖率创下有史以来最低纪录,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北冰洋海冰持续变薄的证据。听到这项...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 (第三讲)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 (第三讲)

种善因得善果 (第三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给云台居士写得信不少,谈到因果这个课题也很多。他老人家说:【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世间是指过...

达真堪布:怎样回向才能使亲人得到最大利益?

达真堪布:怎样回向才能使亲人得到最大利益?

达真堪布:怎样回向才能使亲人得到最大利益? 问:做功德回向时,应该回向给法界一切父母众生。但我还是希望自己的父母健康,孩子考试顺利。请问大恩上师,应该如何回向才能使亲人得到益处呢? 达真堪布答:回...

一个摩登妈妈抄写《僧伽咤经》神奇感应,感应太强烈了!

一个摩登妈妈抄写《僧伽咤经》神奇感应,感应太强烈了!

一个摩登妈妈抄写《僧伽吒经》神奇感应,感应太强烈了!作者:我要无病无灾大家好,我来自成都,34岁,是一个10岁小男孩的妈妈(不过本人看着比实际年纪年轻10岁)。这几个月来一直在这个论坛潜水,直到上周...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态度决定宽度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态度决定宽度

态度决定宽度态度决定我们对事物的热爱程度。如果我们对自己所干的事业没有高度热忱的话,那就最好别去做这件事。态度是人生行动的温度计。好比生铁要放在一定温度的熔炉时才能达到融化的效果一样。态度是可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