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的大智

文/常 静

惠能做了弘忍的接班人,神秀很不服气,一天,他对得意弟子志诚说:“你聪明足智,我派你到曹溪去听惠能讲法,看看他到底哪儿比我高明。不过你不要让惠能知道是我派你去的。” 志诚欣然受命,翻山越岭半个多月,终于到了曹溪。他不通报来处,坐下就听惠能讲授佛法。 志诚不听则已,一听顿时感到心明神悟,肃然起敬,向惠能施礼,说:“我从神秀法师那儿来,在神秀法师那里听不明白的法理,经您一点拨,就开悟了。”

惠能听后说:“原来你是个探子啊。” 志诚说:“未说时是,说了即不是。”——我既然说出来了,就无所谓探子不探子了。

禅宗认为真理、智慧也—样,是不可言传的,佛的真正智慧在每个人的白心中,智慧是不能、也不必用语言来表达的,“不立文字”成了“禅”的一种境界。“无言之智”向来被古今中外的智者所推崇。

据说,释迦牟尼涅槃六百年后,有个六十岁的人皈依佛教,这人就是胁比丘。他能言善辩,使不信佛的马鸣愤愤不平,因为马鸣那时很有辩才,自许能破—切言论。 —天,马鸣带着弟子去见胁比丘,说:“一切言沦都可被击破,要是我驳不倒你的沦议,我甘愿斩头谢罪。” 胁比丘听了,一声不吭。

马鸣见状说:“原来你徒有虚名啊。”就带着众弟子洋洋得意地离去。走到半路上,马鸣猛然有所醒悟,说:“糟糕,胁比丘比我聪明多了,我已经输给了他。” 弟子们大惑不解,问为什么这么说。

马鸣说:“我主张一切语言都可被击破,这不明摆着告诉人家,我说的一切言论同样是可被击破的吗?胁比丘一声不吭,反而让我无从下手辩驳他,输的是我而不是他啊!我该回到他那里,斩首谢罪。”

不过,胁比丘并没有要马鸣的头,而是让他剃发出家入佛门。 “无言之智”同样体现在维摩诘身上。在《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记载,文殊师利带领许多菩萨去探望生病的维摩居士。他们对入不二法门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最后文殊菩萨说:“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离诸问答,是为人不二法门。”说毕又问维摩:“居士,我们大家都谈了各自的见解,请问您对此有何高见?”这时,一向“辩才无滞”的维摩诘却“默然无声”,不发—语。文殊见状,赞叹说:“您不用语言文字,才是真正懂得什么是入不二法门。”

“不二法门”这个词现在多用来比喻唯一的门径和独—无二的方法。在佛教里原意是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修行方法。鸠摩罗什说:“有言于无言,未若无言于无言,故默然之论,论之妙也。” 而流传在民间谚语中的“沉默是金”,其中旨趣和佛教“无言”的“不二法门”没有什么两样。陶渊明有诗证:“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白居易亦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句,都表达了贤人智者对“无言”之智的共识:真正的智慧,只有靠自己的心灵去领悟,这就是“默然无声”、“不立文字”的意趣。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疑心很重怎么办?

海涛法师:疑心很重怎么办?

海涛法师:疑心很重怎么办? 问:对法师或佛教所说的话、故事会相信,但是有时候又会怀疑,自己觉得很不应该,但又不知道如何去除这种怀疑,请问要怎么办? 答:怀疑属于五盖中的疑盖,疑盖生起时,会疑自、疑...

腊八节的来历

腊八节的来历

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此一习俗来自于佛教。大约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一个四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佛陀)在印度迦毗罗卫城的释迦族中诞生。该城的国王—净饭王,也就是佛陀的父亲,摩耶夫...

佛教的素食养生

佛教的素食养生

素食是佛教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所谓素食,即不食荤腥。或许很多人觉得不吃肉身体不可能健康,但是经研究,还是发现吃素食更有利于身体健康。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佛教素食养生的原因。首先,素食营...

达真堪布:往生破瓦法仪轨里的“密严刹”是哪个刹土?

达真堪布:往生破瓦法仪轨里的“密严刹”是哪个刹土?

达真堪布:往生破瓦法仪轨里的“密严刹”是哪个刹土? 破瓦法仪轨的祈请文里有“境为自现了义密严刹”,密严刹是哪个刹土?达真堪布解答:“自现任运清净无边刹,圆满庄严西方极乐土。”这是要将自己所在的地方观...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5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5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5】药师禅: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身做好事,言说好话,心存好念。大悲无泪,大悟无为,大境无心,大爱无言。君子相交,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示弱而不逞强,示拙而不...

珍爱得越多,幸福就越多

珍爱得越多,幸福就越多

一个老和尚引领一位年轻人来到一个一座高山前,问:此山若何?年轻人说:伟岸,嵬峨,挺拔,秀美。老和尚说:跟我上山吧。一路上山无语。走着走着,年轻人累了,乏了,路不好走,年轻人诸多抱怨。等到了山头,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