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佛教故事】连载(三) 前世今生

因果不昧, 傻娘与如归法师的前世今生(三)

再过些时日,先生突然找到了傻娘,就问狗娃姓啥?傻娘用笔写下娟秀的字:张。先生说就叫狗娃“张知恩”吧,让她知道母亲的养育之恩!看到先生为儿子赐名,傻娘连忙跪下磕头谢礼,很快先生安排知恩考取了秀才。但还是跟在自己身边学习。转眼很快十年就要过去了,先生找到了傻娘,并跟他们说我明天要走了,再也不回来了,我手头有些银两做盘缠,让知恩去京城赶考吧!千万别错过了!傻娘和知恩一听大声痛哭,拼命的在地上磕头求先生留下来,但先生说缘分已至此,必须要走!知恩一听,当晚就跪在先生的房前,不肯起来,先生也不管他。

结果当天晚上,天上下起了白雪,多少年都没有过这么大的雪,但知恩还是跪在那里,想见先生。先生就是不开门,第二天,大雪掩盖了知恩,他冻昏死在门前,先生先用冷水把他泡起来,等他有了知觉,又安排人给他服了药。先生留下了一封信,从此就消失了。信上写道:雾中一衲子,步外无佛法;白云仙鹤游,不如归去也!张知恩读着:雾中一衲子,步外无佛法。一头雾水,什么是“步外无佛法”?他一下子陷入了沉思!

由于必须谨尊师命,张知恩便请关系最好的邻居,一个孤寡的跟母亲差不多年纪的女人照顾母亲。自己便去京城赶考。一到京城,盘缠也用的差不多了,但离考试还有一段时间,怎么办呢?还好他认识了一个同样来赶考的秀才,两个人一商量,白天就出去为别人写状纸,写字赚些盘缠吧。张知恩由于文采出众,字写的异常好,所以很多人都找他写状纸,京城的官员看了状纸上写的字,大生欢喜,便去私访,看一看到底是谁写的?到街头一看,原来是不到 20 岁的年轻人,虽然身上穿的很土气,但器宇轩昂,两目有神,写起字来一丝不苟,全神贯注。官员就上去盘问,一了解是今年参加会试的,名字是张知恩,于是官员就记下了。果然经过考试,张知恩获得头名三甲,皇上要当面殿试,这时那位官员便奏请推荐张知恩。皇上一看若有所思。在宫殿里,张知恩引经据典,针砭时弊,关心民生,立志为民忠君,皇上一看心中大悦,但却点了他为探花。皇上问他意下如何?张知恩赶忙叩头谢恩,说小民自幼家贫,如同狗尾草,今日得皇上恩宠,点为探花,虽死不足以报皇恩!事后,官员请奏皇上,为何独点他为探花。皇上说:张知恩身负奇才,如果点为状元,怕他以此而骄。如果他被点为探花仍然有感恩之心,此人必是我朝之栋梁!

张知恩点为探花后,便先安排在翰林院。但他上奏皇上自己愿到偏远地区为官,以考察民情。于是皇上下旨到云贵地区上任知府。临行前,他决定回到家,拜见自己的亲娘。结果一到村子,都没有人了,全是破壁残垣了,等赶到自己的“狗窝”时,也早已破败,但院子里长出了一颗杏树苗,他大声喊娘,没人答应,过了一会出来一个老人,一看原来是那位好心的邻居还留守在那里。他赶忙问他娘哪里去了,老人抹着眼泪说,自从你赶考后,村里大旱,颗粒无收,又不知哪里来的一场火烧光了村子,大家都逃难了!我走不动了,就留在这里,等你回来!那我娘呢?她也跟着逃难了!老人抹着眼泪回答,我也不知道她在哪里了?张知恩痛哭一场,就说你先跟我一起上任吧,我来照顾你,然后慢慢找我娘。于是这位老人就跟着张知恩到了外地,知恩视她为自己的母亲,尽自己的孝道。

由于以前那位和尚和道士的戏弄,使得张知恩对他们很反感,认为他们整天不事劳作,个别人还骗吃骗喝。于是在衙门口上写下了“道不同,僧无缘”,任何和尚,道士的官司坚决不打,只要有和尚道士与普通百姓的官司,先打和尚道士二十大板,再判和尚道士输。由于他是皇上派来的大员,大家对他敢怒不敢言。结果有一天,他正在花园内读书,突然来了一个疯和尚一下闯进了衙门,那些差官根本拦不住,张知恩一看,是一和尚闯进来了,大声喝道:大胆,是谁放和尚进来的?谁知那个和尚几步就到了他的桌前,跟他说:师兄,这是你的书,今天还给你了。说完后,一阵风就到了院子中央,那些差官想上来捉拿,结果和尚袖子一扫,差官纷纷倒地。一眨眼和尚不见了。张知恩好奇得很,什么人有如此本事啊?他拿起书,突然发现这些书就是他的,就好像是他昨天才读过的,恍然如隔梦一般。就在这时,有丫鬟说:老爷,老太太请您进去,她快不行了。张知恩赶忙放下书,跑到老太太床前,老太太握着张知恩的手说:我不行了,马上就要走了,感谢你照顾我的晚年。我有件事一直没告诉你,你娘没有去逃难。她在你去赶考之后,天天到村口等着你回来,突然有一天做了一个梦,梦见你八抬大轿的回来了!她高兴极了,说你要回来,你喜欢吃杏子,她要去为你采摘。结果那天下雨,一不小心路滑,你娘跌下来悬崖。最后是狗找到了你娘,我们把你娘搬回来了,她手里还握着一颗杏子,我们把她埋在院子里了。那只狗当天也死了。我把它埋在一起,院子长得那颗杏树苗就是你娘手里的那颗杏子长出来的!张知恩听到之后顿然昏厥,经过抢救醒过来了。

醒来后,他望着和尚给他的书,忽然记起来先生写的信:雾中一衲子,步外无佛法……雾中一衲子,难道先生到了“雾中”这个地方出家了?他就问身边的人,一些商贾有没有一个叫雾中的地方。有人就说:大人,我听说在四川有一个地方叫雾中山,离成都不远,那里有一座开化寺,是佛教南传的的第一站,香火甚旺。并且那里寺庙甚多,听说有一行园寺,它的住持果圆大师德高望重,水平甚高。张知恩决定去雾中山找行园寺。于是,他便换成便服,带一书童,前去,终于到了行园寺的山门,突然一位出家法师就向前说:施主您好!来者可是张大人?张知恩突然一愣,心想他怎么知道我的名字?法师对他说:我们方丈正在带领大家打禅七,今早突然停下来,告诉我们一位姓张的大人来了!让我们停下来,并派我来迎接你。听到此话,张知恩扑通跪在了山门,喊了一声恩师!便泪如雨下。当晚果圆大师就着他母亲的因缘为他开示了人生无常的道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并告诉他:你明天马上回去,但无论出现任何情况,永远记住“步外无佛法”。

刚回到衙门,圣旨就下来了,有言官参他擅离职守,因此先被关起来接受审查。他在关押他的地方写下了申诉状,说明了他如何跟着先生学习,他娘的命运,他为什么去见先生(方丈),汇报上去,坐等皇上的批示!在等待的期间,他默默地想起方丈的话“步外无佛法”,关押他的地方很小很小,几乎无可过多的移动。他想这就是步内,真是一步之内。那么什么是步外无佛法呢?想着想着,突然之间一片光明呈现了,关押他的墙突然变成了影子,他一伸手那墙都被穿过了,他直接穿过门,没想到那门就如同空气一样对他毫无障碍,他把差官的钥匙拿在手里,他们根本发觉不了,他又还了回去。他此时顿然明白什么是“如梦幻泡影”了。第二天,峰回路转,皇上的圣旨下来了:先批评他擅离职守,而后根据他上奏的情况进行了落实,封他母亲为诰命夫人。念其尊师孝母,调任他到雅州为官。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9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2)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9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2)

丝绸南路平坦宽阔,事异时移,如今的玄奘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战战兢兢都不敢在白天上路的偷渡僧人,不再需要小心翼翼沿途闪躲多走许多弯路,更不必担心取水时被人一箭射死--他的行李从一个单人背囊变成了数以吨计的...

地藏菩萨感应录:如法修行蒙庇护 依报自随正报转

地藏菩萨感应录:如法修行蒙庇护 依报自随正报转

末学学佛十余年,刚开始时在家里的客厅安放了一张小佛台,供奉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的圣像。自己觉得和这两位大菩萨很有缘分,特别喜欢礼拜供养他们。家中人口较多,住房也比较拥挤,后来这几年,经济条件好些了,而...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1.在空中飞行的钵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1.在空中飞行的钵

在空中飞行的钵很久以前,在天界上有二百位天人想要修道,可惜他们都想投机取巧。由于彼此互相影响,导致每个人都畏惧佛道的艰难,不愿努力修行菩萨道,甚至还说:「这么努力学菩萨道做什么?不如学阿罗汉或辟支佛...

大安法师:感应道交

大安法师:感应道交

感应道交 “感应道交”是净土法门的重要特质。感,是从凡夫众生的层面来看,净业行人信愿持名为能感之机;应,是从佛的角度来看,阿弥陀佛的悲愿威神为所应之法。 能感与所应通过生佛平等的心性来传导、互动、交...

挽回婚姻短信作用,挽回婚姻说什么

挽回婚姻短信作用,挽回婚姻说什么

在挽回婚姻的时候,其实挽回婚姻短信的作用是比较小的,如果对方其实并不愿意被挽回,说什么其实都没有什么用,如果想要切切实实地挽回另一半,就要学会让对方离不开你,究竟要怎么做呢?其实是有一套方法的:1、...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六十九节 彭钦差,仗势欺僧人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六十九节 彭钦差,仗势欺僧人

第六十九节 彭钦差仗势欺僧人彭大人正在留心此道,一见和尚吃肉,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心想:你们这些坏和尚「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偏要行」,我正好借此机会取缔全山的坏和尚。因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