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群疑》09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 

有人问起,做生意不能说实话,所谓老王卖瓜,自吹自夸,如果卖瓜的不说瓜甜,那就

无人问津了。既然如此,佛教徒能不能做生意?做生意是否犯了妄语说谎的戒? 

再有人问,学佛的人不应贪心,相反的应该布施。可是做生意赚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利

润,这岂不是跟佛理相违? 

又有人问,佛教徒不可害人,如果做生意赚到钱而使他人亏本,又该如何? 

也有人问,佛教徒可以从事股票投资、放利息、房地产买卖等活动吗?因为这些事都有

投机性质。 

更有人问,佛教徒可以做粮食饲料等的买卖吗?如果粮食饲料是被买去喂畜牲,是否间

接助长了他人的杀业? 

是的,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该面对而加以检讨的。首先必须了解,在释迦牟尼佛时

代的印度,人民分为四大阶级,亦即①宗教师的婆罗门,②从事军政的刹帝利,③从事工商

的吠舍,④从事杀生等贱业的首陀罗。佛陀释迦世尊除了不鼓励从事首陀罗的职业之外,其

他都在容许的范围之内,而且加以赞叹,可见佛教徒从事工商业是正当的。 

至于说,做生意是说谎而骗人上当的行为,是有待商榷的,因为这并不是必须的手段,

而是一般人的习惯和心理所造成的。货真价实、信用可靠,是工商界应有的职业道德。也唯

有信用可靠,才能够可大可久,否则为何许多商号都要以几十年以至上百年的「老店」招牌

做号召?我曾经说过:「如果跟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做生意,不必担心他欺骗你。」相对地,

身为佛教徒如果还会让人担心我们用欺骗手段以招徕顾客,这不仅不是佛教徒的正确态度,

甚至连一个小商人的基本观念都尚未建立。 

当然,我们知道,有些行业往往漫天要价,目的是等著顾客就地还钱;但也有类似的行

业却以老少无欺、不二价为号召的。我们做为佛教徒,应该带动风气,诚实无欺。也许刚开

始时,生意差一些,利润少一些,日久之后,你的信誉就能为你赚钱。 

一般中国人都有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心态;做生意一本万利,想当然是为了使个人生

活有保障,乃至为子孙万代留下吃喝不完的余荫。但是,时代已经改变,观念已经不同。现

代的大企业家,不应著眼于自利,而是贡献自己的智慧才能为社会人类谋福利,即所谓取之

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以完成事业为目的,造福人群为理想,就没有贪心的成分在其中。至

于普通人的智能体能,虽然不足以为社会大众提出多少贡献,但至少也该负担起个人的生活

开销,进一步维持家庭的成员和公司的员工,这是互助,也是为了各取所需。 

因此,人人必须提供自己的所能,不论是资金的、智慧的或劳力的。身为佛教徒,更不

应有做生意是只求自利而置他人利益于脑后的想法。因为社会是群体的因缘所成,我们参与

社会做任何事,就跟其他人发生关系,产生互动互惠的作用。 

我们应该以自利利人的存心来赚取应赚的利润,并且把赚来的钱做合理的支配,而不仅

是为个人的物质享受和满足虚荣而花钱,若能如此,就不算是因贪心而赚钱了。《善生经》

中说,居士的收入最好分做四分来处理:①家计的生活,②营业的资本,③储存在家以防意

外,④放款生息。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这是非常安全而合理的分配,到今天,储存在家

和存入银行生息应该合而为一。此外,也应在这四份之中,酌量取出一部分做为三种用途:

①供养父母,②周济亲友和部属仆从,③供养三宝,作为宗教的奉献。前面的四分法,是保

障自己的生活安定;后面的三种用途,则是为了孝养父母、社会福利及宗教事业。 

佛法说应该从事正当职业,所谓正当职业,就是指于人于己都有利而无害的行业。既然

如此,怎会自己赚钱而使他人亏本?当然,当你开的店经营不善或公司亏损累累时,不免会

想脱手转让。由于各人的经营观念和方式有别,社会关系也不同,知识能力也相异,因而同

样的行业和生意,在不同的经营者手中就有不同的结果,如某甲会蚀本,某乙可能赚钱。 

基本上,不要存著把烫手山芋丢给人的心态去害人,而要希望他人因为承购你的原有产

业而大发利市。同时,不要以为自己做不好的,别人也做不好;或者自己认为不好的,别人

也认为不好。只要你对自己卖出的东西不做虚伪宣传,那么,一旦有人愿意承购,他一定会

因此而得到利益。如果对方蚀本,这也不是你的存心,与你无关。总之,佛教徒做任何事

业,都须以真心诚心待人,至于结果如何,不是你的责任,不必耿耿于怀。 

股票和房地产买卖,是现代世界各国政府所公认的投资生意。前者是股票公司运用民间

游资,透过股票市场成为企业投资的资本,是发展工商、促进社会经济繁荣的金融事业,应

属正当的投资。但问题出在有些人掌握大量股票而制造股票行情,并操纵股票涨跌,这是不

道德的。要操纵股票只有大资本家才能办到,一般投资人只能看行情的起伏买进卖出,故其

中不免有些冒险的成分。在金融稳定的社会,操纵股票是犯法的,大企业家虽然拥有大量的

股资,也不致于操纵市场制造涨落,否则会自食恶果,得不偿失。 

至于房地产投资,也是正当正常的商业行为。一般人所诟病的,是指炒地皮,垄断房地

产,不论购进或抛出都操纵于股掌之上,这不是正常的现象,佛教徒应该避免。若以正当的

价格做合理的买卖,也是一种商业服务,没有什么不可以。 

另外,就放利息而言,将钱存入银行或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也是一种投资方法。而以民

间的小额存款互相周转或者集中投资于某些大企业,也是自利利他、繁荣社会经济的途径,

值得鼓励。不过,若为贪取高利而放高利贷,等于火中取栗,危险性大,往往连母款也被倒

掉。佛教徒不可因贪高利而放款,一则自己没有保障,二则对人剥削太多,有伤慈悲,最好

不做。 

至于商业的种类,古时有谓三百六十行,在现代工商业社会,可能超过三千六百行。不

过,身为佛教徒有个原则,即凡是杀业、淫业、盗业、赌博和妄语,乃至于酒类等的买卖,

都应避免;但是不能斩钉截铁说某种生意不能做。比如开电影院,专门放映诲淫诲盗的影

片,当然不可;若是放映艺术性、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影片,则属于正业。至于贩卖粮食,只

需以所卖的终究是供人食用,或是加工后用于工业的动机即可;即使别人买去喂畜牲,也是

为了供给众生吃的,我们本身并未从事杀业。当然,自己如果明知饲料是供养猪场养鸡场之

用,可以考虑改行或改变销售的物品。总之,佛教不鼓励杀业也不从事杀业,凡与杀业有关

的,应该避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看了这个故事还敢恶口说长短吗?

看了这个故事还敢恶口说长短吗?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能喜阿罗汉,他经常去地狱、饿鬼、傍生、人世、天界中观察各道众生的苦乐。他把亲自所见所闻的地狱众生受寒热烧杀之苦,饿鬼众生受饥渴燃烧之苦,傍生们互相啖食役使之苦,人世各自的生老病死...

素食的利益

素食的利益

素食的利益‘素食的利益’一书,原是 家师上广下化老和尚,在民国六十九年秋,应邀于台中市逢甲大学普觉佛学社为大专生的演讲稿,后略加修改,出版成书。意外地,此书一出风行一时流通颇广,至今已重印七版。研其...

达真堪布:是不是真的看破放下了

达真堪布:是不是真的看破放下了

达真堪布:若咬牙切齿地强忍,不是真正的安忍 “忧伤复绝食”:包括我们的怨敌在内的世间凡夫,为了世间小小的利益,为了这些没有用的东西,而绝食、不吃饭,甚至在外边跪三天三夜。 有些智者为了求法、忏悔而...

达真堪布:诵经念咒的时候少念了,或是多念了,会有什么不如法的地方吗?

达真堪布:诵经念咒的时候少念了,或是多念了,会有什么不如法的地方吗?

达真堪布:诵经念咒的时候少念了,或是多念了,会有什么不如法的地方吗? 问:在修法的仪轨中,有些经咒标明了要念一定的遍数,如:字母咒、缘起咒要各念三遍,如少念了,或是多念了,会有什么不如法的地方吗?...

挽回前女友的正确做法 挽回成功率99%

挽回前女友的正确做法 挽回成功率99%

分手后的你是不是在苦恼着如何挽回前女友,其实很多女人提分手后都会想让你挽回她。毕竟曾经是真的喜欢过,提分手肯定你做了让她失望的事情,很多男生被分手后的一件事就是求原谅,电话轰炸,死缠烂打。其实这是错...

流体力学的奠基人:托里拆利

流体力学的奠基人:托里拆利

托里拆利是17世纪西方的一位颇负盛名的科学家。他在正当39岁生日之际,突然病倒,与世长辞。可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取得了多方面杰出的成就,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伽利略学说的扞卫者托里拆利出生在意大利华耶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