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传新编》:43、陆法和:穿缁衣身先士卒施田宅燃香礼佛

隆宣法师总监

释永真彭殿清撰集

南朝时代陆法和,自号荆山居士,史乘上记载其出身不详。齐梁间,隐于湖北江陵百里洲,过着与苦行的削发人一样的生活。年事大的人说他们小时刻就看见过他,他的容貌神色经常改变,人莫能测。陆法和富有口才,精于医疗之术,居山中时,凡有恶疾之人,就于山中采药给予治疗,一般不过三付药,即能好转。有时他住在僧舍,给寺院从事杂役,如有人呵斥他,也没有现出不悦的神情。有见识的僧人群情说:“此人不凡夫可比。”

这时代侯景勾结觊觎王位的萧正德叛粱,派部将任约抨击打击江陵,两军相恃江面。隐居江陵沙洲寺院当执役的陆法和,挺身而出,召集戎狄学生八百人应战,自己乘坐划子,身穿缁衣,身先士卒冲在前面,因为逆风不便于行动,法和便手持羽毛扇批示风向,风向反转,其它人坐的火船便顺江流,直捣敌营以火攻。叛军猝不及防,落水溺死。但不知任约逃到了什幺地方,第二天正午被寺庙僧人抓住交给法和,法和释放了他。

平乱之后,梁元帝萧绎录用陆法和为郢州(今武昌)刺史,法和以一个佛教徒的成分自居,常日启文上奏并不称臣,在他的撰写的表奏中,姓名前自署“司徒”(司徒,三公之一。三公是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齐、梁间的三公是太尉、司徒、司空)。梁元帝对近臣王褒说:“我未尝有意用陆为“三公”,他为什幺自称司徒?”王褒答:“彼既以道术自命,容是先知。”认为他以道术自命,或许是有先知之明。于是元帝认为法和的功业卓著,就加封居士为“司徒”。

居士执政唯以佛法教化,不以刑狱治人,然而强调理落兵。建议元帝积极备战,招兵买马,扩充船舰,进攻西魏。元帝不于采用。法和猜透了元帝的心思,坦言道:“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窥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人缘,见主人应有报至,故相救援耳。今既被疑,是业定弗成改也。”法和认为自己前世与国主有善交之缘,故今生特来相报,结果反遭猜疑。此是业力所致,难以挽救。结果西魏军队入侵,元帝兵败而亡。元帝死时,居士身穿孝服,如丧考妣。

梁亡后,居士率本州国民入齐,齐文宣王盛情接待,录用居士当太尉,入朝进见亦不称臣,只称荆山居士。而信佛的文宣王并不计较,并赐给居士大量的钱财、田地和二百奴婢。居士将所赐之奴婢尽放回家去,田宅施舍给佛寺,自己仅居一房。日常平凡政务之外,则与学生讲论佛法。一日向学生预告自己离世之期,至时燃香礼佛,坐床而终。尸首下葬时,尸首缩小到三尺多。(居士传八北齐书据收集资料整理)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挂号立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明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经由过程邮件xuhua@xuefo.net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急速删除。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极乐世界的美妙,天下没有一个词足以来形容(附西方极乐净土祈愿文)

极乐世界的美妙,天下没有一个词足以来形容(附西方极乐净土祈愿文)

我们从净土三经中,获悉西方有一尊伟大的阿弥陀佛,和那里有一个无比庄严、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美妙,天下没有一个词儿足以用来形容它,它就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九愿所说的那样:‘我作佛时...

道教和合术不只是夫妻和合

道教和合术不只是夫妻和合

夫妻和合术是道家的一种术式,从大一点的方向来说,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和合术是道教传承下来的一种秘术,发展至今,真正能够掌握和合术这种秘法的道长并不是很多,很多道士虽然对和合术略知一二,却大都是...

素食的依据

素食的依据

印度地区佛教僧侣托钵乞食素食为我国佛教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是大乘佛教慈悲精神的具体表现。可近百年来,大概是人们视野开阔的关系,对素食问题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学佛非吃素不可,否则不成其为信徒...

放生因果:戒杀长寿的真相(三)

放生因果:戒杀长寿的真相(三)

戒杀长寿的真相(三)忍作残害【解释】忍心去作伤人害物的事情。【分析】这一句是专门就物命上来说的。上天有好生之德,而有人却是心怀残忍,作出了残害物命的勾当。要知道残害物命是恶事里面最重大的了;而且动机...

达真堪布:想要解脱成佛,应修什么样的善?

达真堪布:想要解脱成佛,应修什么样的善?

达真堪布:想要解脱成佛,应修什么样的善? 问:想要解脱成佛,应修什么样的善? 答:善有有漏的和无漏的,我们要修的是无漏的善,这才是解脱的因,成佛的因。我们偶尔也会做一些好事、善事,但这都是有漏的。...

老饲养员

老饲养员

老饲养员美国的天堂动物园里,新去了一个喂河马的饲养员。老饲养员给他上的第一堂课,让他有点接受不了。听起来也确实有点离奇。老饲养员告诉他,不要喂河马过多的食物,不要怕它饿着,以免它长不大。新去的饲养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