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礼仪-寺院八种基本礼仪规矩

一、事师

不直呼法师名号,

不议论僧团是非,

非时非地不拜,

不宜走在师前,

不宜站在师的上首,

不应与师辩解。

二、入众

不争先恐后,不争坐处,

不于座上遥相呼笑;

不奔跑跳跃,不比手画脚,

不私下耳语;

众中有失仪者,当隐恶扬善。

呵欠当以衣袖掩口。

三、起居

洗面当惜福,不浪费用水,

不得喷水溅人;

漱口时,不得讲话;

如厕时,亦应静默;

不可人前高声,随地涕唾。

四、共处

不因小事争执,

若大事难忍者,

亦须心平气和,以理辩论。

初见应该微笑问好,

年幼年长问好,

皆应以礼相待,

要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要把欢喜带给别人。

五、饮食

不含食语,不嚼食有声,

挑牙宜以袖掩口;

行食未至,不生恼怒;

不捡粗细,

饮食时没有喜恶之分;

不以舌舐食等。

六、礼佛

佛前中央是住持位,不宜礼拜;

有人礼佛,不从其前经过;

手持经像,可举示眉间,以为作礼。

七、听法

仪容端庄,坐必严正,

不得乱语,谛闻审思,

如说修行。

八、眠卧

不共邻单说话动众;

有人睡,

不得打物作响,高声语笑;

不得无故进入他房。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阅读剩余的50%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佛化婚礼与佛化家庭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佛化婚礼与佛化家庭

二 佛化婚礼与佛化家庭法鼓山的理念是为了「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可是,想要提升人的品质,一定要站在人的立场,以人的身分,完成人的高尚品格,然后就能「人成即佛成」了。当人都成佛时,人所处的环境...

母亲的往生给我敲响了无常的警钟

母亲的往生给我敲响了无常的警钟

头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一早却突然离世。我接到嫂子的电话,如遭晴天霹雳,心痛难过得无以复加!但作为佛弟子,我明白此时不能沉浸在悲伤中,而是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助缘母亲去往好的地方!我一边流着泪赶往母亲的住...

韩焕忠博士:印顺法师的大学纲目论

韩焕忠博士:印顺法师的大学纲目论

韩焕忠博士:印顺法师的大学纲目论(苏州大学哲学系,江苏苏州215123)摘要:印顺法师的《修身之道》形成了对三纲领和八条目的系统看法。与传统儒家将三纲领视为由内向外的推展不同,印顺法师将三纲领视为由...

《妙法莲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

《妙法莲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

  妙法莲华经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尔时千世界微尘等菩萨摩诃萨、从地涌出者,皆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于佛灭后,世尊分身所在国土、灭度之处,当广说此经,所以者何。我等亦自欲得是...

禅宗小故事:发生在燃灯寺的传奇故事

禅宗小故事:发生在燃灯寺的传奇故事

燃灯寺唐朝末年,皇室衰微,地方军阀并起,连年的军阀混战,弄得民不聊生。就连不问世事,一心向佛的寺院也未能幸免。成都西郊的广宁寺就是如此,主持方丈因阻挠官军将寺院据为军营,便被官兵捆绑起来吊在树上,用...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见好就收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见好就收

见好就收有个人想出了一个捕捉火鸡的好办法。他把箱子制作成一个有进无出的陷阱,一旦火鸡进去了,只要他把进口堵上,火鸡就再也难以逃出来了。这天,他抓来一把玉米,从箱子外面一路撒下去,一直撒到箱子里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