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面对尘世是一种成熟、一种豁达、一种智慧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言的冲进精舍来。因为他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里来,故使他大发瞋火。

佛陀默默地听他的无理胡骂之后,等他稍为安静时,向他说道:

“婆罗门呀!你的家偶尔也有访客吧!”

“当然有,瞿昙呀,何必问此!”

“婆罗门呀,那个时候,偶尔你也会款待客人吧?”

“瞿昙呀!那是当然的啊。”

“婆罗门呀,假如那个时候,访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么,那些菜肴应该归于谁呢?”

“要是他不吃的话,那些菜肴只好再归于我!”

佛陀以慈眼盯着他一会儿,然后说道:“婆罗门呀,你今天在我的面前说很多坏话,但是我并不接受它,所以你的无理胡骂,那是归于你的!婆罗门呀,如果我被漫骂,而再以恶语相向时,就有如主客一起用餐一样,因此我不接受这个菜肴!”

然后佛陀为他说了以下的偈:

“对忿怒的人,以忿怒还牙,是一件不应该的事。对忿怒的人,不以忿怒还牙的人,将可得到两个胜利:知道他人的忿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不但能胜于自己,也能胜于他人。”

这个婆罗门,就在佛陀门下出家,不久,成为阿罗汉。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相关文章

阿难的总持因缘

阿难的总持因缘

阿难的总持因缘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比丘们兴起这样的疑问:「贤者阿难过去生是修持何种德行,今世得以有如此殊胜果报,能将佛陀所宣说的微妙教法,全部忆持不忘,一字也不漏失?」於是眾比丘便前往佛...

观世音菩萨感应事迹实录

观世音菩萨感应事迹实录

林园佛教堂著 凡念观音名号者,大感则大应,小感则小应,绝无不应之理,念菩萨名号要以清净心去求,不可以用妄想多欲之心去求。因感应之迹有:一、显感显应:如现生竭诚礼念,即蒙护祐,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及业...

韩焕忠博士:天台智者的生佛关系论

韩焕忠博士:天台智者的生佛关系论

韩焕忠博士:天台智者的生佛关系论韩焕忠智者站在“十界互具”、“一念三千”的圆教境界论立场上,是主张“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的。但这种平等一如只是从本性上来说的,就现实而言,众生处于生死流转之中,而...

郑板桥的养生秘诀

郑板桥的养生秘诀

郑板桥的养生秘诀 郑板桥,汉族,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 在古人所说的人活七十古来稀的时代,对于郑板桥这样一位...

三个方法帮你直接挽回前男友,死心塌地跟在你

三个方法帮你直接挽回前男友,死心塌地跟在你

女生在被分手之后总会想:为什么那个曾经对自己那么好的男人如今这么无情的就抛弃了自己,难道当初的甜蜜是假的吗?其实,分手并不是一个人的错,与其伤春悲秋,不如积极面对,用实际行动挽回自己的前男友。下面一...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失译人名今附秦录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提国寂灭道场弥加女村自在天祠精舍。时有迦波利婆罗门子。名弥勒。躯体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银光明黄金校饰。如白银山威光无量。来至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