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五蕴来自哪里?

第一个五蕴来自哪里?

XX同播问:“对于生命之始源,佛教的态度又是怎样? 为什么佛陀不想解释这个问题呢?第一个五蕴来自哪里?”,以下是我的回贴。
****************************************
XX同播,你好!
基本赞同章兄的看法,略补充几点:
佛典中常说的“十四无记”,即:(1)世间为常耶?(2)世间为无常耶?(3)世间为亦常亦无常耶?(4)世间为非常非无常耶?(5)世间为有边耶?(6)世间为无边耶?(7)世间为亦有边亦无边耶?(8)世间为非有边非无边耶?(9)如来死后为有耶?(10)如来死后为无耶?(11)如来死后为亦有非有耶?(12)如来死后为非有非非有耶?(13)命身为一耶?(14)命身为异耶?
面对外道的这些问题,佛不答之,以根本无事实故。拿禅宗的一句话讲,“一开口,即落巢窠”,都是错!拿中观论师的话来说,都是“戏论”而已。
像您问的这个问题,“第一个五蕴来自哪里?

”我和其他师兄以前也问过我的上师类似的问题,什么“众生的心识是一是多?”“最初的众生从哪里来?”等等。上师直接答“都是戏论!”什么叫“戏论”啊,就是说,其实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游戏的,无真实意义的论调。比如说,我们争论说兔子的角到底有多长,是1厘米还是10厘米,就是“戏论”,因为兔子根本就没有角啊!争论说兔子的角到底有多长完全没有意义,这个问题不存在,无论你答是多长都是错,就落入了“巢窠”(陷阱)之中。就像赵本山的那个小品,问“先杀猪还是先杀驴?”怎么答都会被抓住小辫子。佛以不答而答之,其实最好。拿禅宗来看,佛的行为本身也是一个大话头啊。
爱因斯坦说:“时间和空间是人的一种错觉”,此话和佛教所说“十方三世为妄想所成”,恰近相类。相对论里就有许多因时空相对存在而扭曲人一般概念的例子。
最著名的关于时间膨胀的假说通常被称为双生子佯谬。假设有一对双胞胎哈瑞和玛丽,玛丽登上一艘快速飞离地球的飞船(为了使效果明显,飞船必须以接近光速运动),并且很快就返回来。我们可以将两个人的身体视为一架用年龄计算时间流逝的钟。因为玛丽运动得很快,因此她的“钟”比哈瑞的“钟”走得慢。结果是,当玛丽返回地球的时候,她将比哈瑞更年轻。年轻多少要看她以多快的速度走了多远。
这就是很有点“缘起性空”气味的一个例子。(当然,佛教的理论还要更深一点,但这个例子从世间角度讲也已经不错了。)佛教的“缘起性空”,就是说一切法自性本空,唯依缘起安立。“缘起”可以暂时理解为“条件”。换句话说,一切法虽有现象的显现,但这些现象都是种种条件成立后才能形成(因缘和合而成),在这背后并没有一定的本质(自性本空)。拿这个相对论例子来说,玛丽的年龄是由速度,距离等条件所共同决定的,说她到底几岁根本没有意义,因为她的年龄只是一个条件所决定的现象,而并没有固定的本质。从这个例子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一点,每个人眼中的时空是可以完全不同的。我们一般众生认为时间是线性的,客观孤立的其实是一种很错误的“情见”。
再举一例。我有一个师弟,曾梦见中彩票大奖的号码和谁会中奖等,后来竟然一模一样地发生了。大家可以想想,彩票号码那么长,偶然蒙中的几率有多大?再想想,如果时间本质上就是线性的,那么请问有任何一种办法可以准确预知未来的事情吗?我可以说一句,那是绝无可能的。我们一般众生之所以觉得时间是线性的,是因为我们大多数情况下都处于一种条件(业力缘起)下,但其实在这背后时间并无固定线性的本质,而是自性空,当另一缘起成立时,可能就完全不同了。正所谓“三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十方尘刹,自他不隔于毫端”。
所以佛教经常讲“无始以来”,这个“无始”用得好!“如环无端”,并没有一个所谓的“开始”。说“开始”,说“结束”,说“过去”,说“未来”,都是戏论!是故《金刚经》中佛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打个比方说,在梦里梦到生死轮回,改朝换代,等等,我们在梦里非要追究这个轮回如何开始的,第一个众生是谁?这个问题根本没实际意义,因为梦本身就是虚妄,其中的时间,空间又谈何真实呢?这段请参考拙作《四大皆空和想要成佛矛盾吗?--答tibbi同修书》。
楞严经中说,如人眼中有翳,妄见空花(喻众生妄想执著),他还非要追究说到底空花的种子是怎样来的,怎么开的花。待得一朝得除翳障(开悟见实相),方知空花乱坠,何有真实?于是大笑三声,道:“今日摸得自家鼻,方知从前错用心”!

恭祝:六时吉祥!
常愧 合什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天如惟则禅师感念恩师的动人、独特方法

天如惟则禅师感念恩师的动人、独特方法

各位有缘,阿弥陀佛。今天我们要说到中国的名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都知道姑苏有一个“江南园林甲世界,姑苏园林甲江南”的美誉。所以这两个地方,杭州可以说是异常富贵;姑苏也有一种情调,最主要的就是古典私...

睡个好觉,太重要了!人最重要的生理活动,除了吃饭外,大抵就是睡觉了。吃好睡好,才能以健康的身体去生活和修行。

但是近年来,睡眠问题似乎成为了人们很大的困扰,热搜上也频频出现有关睡眠的问题。

上班族们工作日的晚上总是熬夜少眠,白天浑浑沌沌没精神,周末又极度贪睡,恨不能紧闭窗帘睡一整天。这样的日子久了,难免会生病。那么这“觉”到底怎么睡才好呢?

睡“子午觉”

所谓子午觉,就是每天子时和午时按时入睡,“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中医古籍《黄帝内经》有言:“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阴气盛则入眠,阳气旺则醒来。子时是晚23时至凌晨1时,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午时是中午11时至下午13时,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

从中医理论来讲,子时是“胆经循行时间”,如果肝胆功能失调会出现“胸胁满闷、口苦咽干、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症状,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在晚上11点之前就寝,达到养肝的目的。

午时宜小睡或静坐养神,此时如条件有限,不能睡觉,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在禅堂打坐修行的禅师都习惯于在午时打个盹儿。

早起很重要

寺院的僧人过的是晨钟暮鼓的生活,即使在冬天,也不会超过早上6点起床,春夏秋季会在5点之前起床。

从人体养生来讲,早起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有利于抗击病毒的侵入。此外,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在早晨7点到9点最为活跃,是营养吸收的“黄金时段”。所以,要睡子觉,也要早起。

不要贪睡

对于普通人来说,睡眠不宜过多,对于修行人而言更是睡眠时间要少。佛说五欲为财、色、名、食、睡,也叫五盖,盖是什么?即盖覆,把人的智慧、德能都盖住、障碍住了,是为修行中的五大障碍,所以这五样东西愈淡薄愈好。

《大宝积经》中有言:“应当观察睡眠过失二十种。若观察时。能令菩萨发起精进意乐无倦。弥勒。云何名为乐于睡眠二十种过。一者懈怠懒惰。二者身体沉重。三者颜色憔悴。四者增诸疾病。五者火界羸弱。六者食不消化。七者体生疮疱。八者不勤修习。九者增长愚痴。十者智慧羸劣。十一者皮肤暗浊。十二者非人不敬。十三者为行愚钝。十四者烦恼缠缚。十五者随眠覆心。十六者不乐善法。十七者白法减损。十八者行下劣行。十九者憎嫌精进。二十者为人轻贱。”

所以,我们应在正确时间入睡,早一些起床,不应贪睡赖床,减损健康的同时也会产生过失。

睡姿要正确

若总是睡不着、睡不安稳、睡觉时惊醒或做恶梦,可以试试学习佛陀睡觉的姿势——“吉祥卧”。

“吉祥卧”是佛教的一种修行姿势,意即朝右侧卧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三游行经记载:“尔时,世尊自四牒僧伽梨,偃右腋如师子王,累足而卧。”说明释迦牟尼卧着时采右侧卧姿势,世上许多卧佛佛像也都是右侧卧姿。

一、“卧须右胁,名吉祥卧”,睡觉的时候,右胁而卧,这个两个脚要弯一点把它合拢,合起来。

二、右手大拇指压放在耳垂珠后边,手掌置耳前,这样生理的气血会整个从背后往上延伸,即使你是在睡觉当中,还是处在一种用功修行的状态里面。

三、舌头顶上腭,跟修定一样,舌顶上腭,上头顶住。右手做个枕头,摆在头下面,左手放在身上,这样右胁而卧是吉祥卧。

这样睡眠,可以使身体安稳,没有***,晚上也不会睡得太沉,不容易做恶梦等。我们在睡觉时,应该记住这个姿势。

这“觉”到底怎么睡才好呢?

睡个好觉,太重要了!人最重要的生理活动,除了吃饭外,大抵就是睡觉了。吃好睡好,才能以健康的身体去生活和修行。但是近年来,睡眠问题似乎成为了人们很大的困扰,热搜上也频频出现有关睡眠的问题。上班族们工作...

甲状腺肿大能吃海带吗?

甲状腺肿大能吃海带吗?

甲状腺肿大俗称粗脖子病。说到这个病许多人就会想到多吃含碘丰富的海带。其实,这种想法有失偏颇。甲状腺肿大的病因较为复杂,通常可分为6种类型:1.地方性甲状腺肿,多发生于缺碘的地区;2.生理性甲...

钟茂森:《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学习心得 第1集

钟茂森:《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学习心得 第1集

钟茂森:《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学习心得 第1集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各位朋友,大家新年好!请坐。今天是大年初一,在这里我首先恭祝各位新年吉祥如意,心想事成。「吉祥如意,心想事成」是我们每一个人在新年...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什么都要心存感激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什么都要心存感激

什么都要心存感激我还在天龙寺僧堂的时代,东福寺曾举办开山祖650周年远忌佛事,我与众云水僧都去参加。两周大法会结束,我想坐火车回嵯峨,徒步来到京都车站。在候车室候车时,我把云水僧戴的圆形大斗笠摘下来...

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学佛网

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学佛网

一天,学生们和禅师一路在田里插秧,可是学生插的秧老是歪歪扭扭,而禅师却插得整整洁齐,就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学生们认为很困惑,就问禅师:“师父,你是怎么把禾苗插得那么直的?”禅师笑着说:“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