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八十二回

第八十二回

帝释很感谢雁王为他解除了阿修罗的长期忧患。这是他几百天年以来,虽然经历了许多战事,皆消除不了的。雁王竟以「法」的力量代他消除了,而且是从阿修罗们的心里去彻底改造。「爱的慧眼」帝释早已知道,却要雁王以他的空悲菩提心,配合他与众生的因缘,才发挥得那么好。有一点帝释必须承认是雁王肯定超越他的,那就是在雁王所发挥的「爱的力量」里,有一股不败、不怕吃亏的傻气,使雁王成就了一般人成就不了的事。

怀着无限钦佩与感恩的心,帝释亲自编了一首歌,尝试唱出雁王的心声:

圣雄的梦

圣雄的梦

救苦救难的梦

那年在雪峰上

悲愿雄涌

星星在歌颂

众生的痴苦在我心中

同体悲在我胸涌

空悲菩提

在心里在我心里

满怀的心暖暖

满心的愿悲切

圣雄的梦

断染度苦的梦

那年在魔难时

力挽狂澜

乾坤在转动

空悲法道力在我心中

不败屈是我智勇

变幻定易

我无惧无「我」畏惧

得失也心坦坦

空有也无住取

此时的雁王已放下了刚过去的英勇事迹,一心只想着怎样在两个星期内,带给小燕最大的法惠。想着想着,竟也感触万千得(藉一首老歌)唱出了心中的话:

爱像大海

想起了众生苦无限

许下了悲愿一遍遍

一阵阵晚风飘过去

才知道真情已万千

爱像那大海的胸怀

一片片慈意已充满

一阵阵晚风飘过去

才知道深情已万千

帝释知道雁王正急着要度小燕,知道时候也快到了,把距离一缩,一会儿,雁王便与小燕在空中会面了。

「小燕!小燕!」

小燕转身一看,正是

「雁儿叔」只唤到一半,她又把声音吞了下去。她的本能,让她见到雁儿就欢喜,她的慢心,却叫她见到他就生气。

雁儿飞过去后,以大翅膀抚慰着她,她一转身就把雁儿给甩了。

「小燕怎么了?」

「我不认识你!」

「小燕恨叔叔?」

「你值得我恨吗?!」哇!两年不见,小燕的口齿又利了许多。

小燕很快就飞回巢里,把脸给掩盖起来。雁儿正欲趋前安慰时,四面八方涌来几百只的燕子,欲与他拼搏。为避斗争的锋头,雁儿一飞而起,群燕也不敢追上来,只在小燕的巢边守护。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自从雁儿离去以后,燕儿把她从雁儿那里学来的心带动身飞行的本领在飞行技术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不出半年,她已在飞行技巧上赢过了所有海边的燕子,连最强的燕王也自叹不如。燕群要推举她当燕后,她不依,她要当女燕王。这是燕族里前所未有的事。但她很快就做到,只要有她在,已经没有任何一只燕子可以超越她,可以在燕群中发挥领导的角色。于是,大家也就只好推举她当女燕王。

当上女燕王后,她的自我逐渐膨胀。之后,她又挑选十只年轻力壮的雄燕当雄燕后,随侍在身边,任她差遣。刚刚是她少有的独自飞翔,才给雁儿叔叔碰上。

此时,群燕正保护着他们的女燕王,以防雁儿的骚扰。

看来,除非她愿意飞出来相会,不然要靠近她是很难避免与燕群一番打斗的了。雁儿已很久没有发挥暴力的力量了,加上此时生命已接近临终,他更无意这么做。

(到底雁儿叔叔能否找到机会,把「法」传给小燕呢?请看下回。)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没抓住这两点,怎么修行都不能解脱

没抓住这两点,怎么修行都不能解脱

如果一个人有正见,不管闻思佛法、受持戒律、行持善法还是弘扬佛法,什么事情都能做好,如果没有正见,不要说不能做到这些,甚至凡与之结缘者也会堕落恶趣。其实,修行就是抓住两个要点:一是清净的正见,二是随顺...

念佛贵在专

念佛贵在专

清代有一位圆融大师,字竺峰,俗姓姚,湖州清德人氏。年至二十,发心出家,薙染于杭州石屋巅烟霞寺,旋于昭庆律寺受具足戒,止持作犯,严守无缺。而笃好礼念,以往生净土,为其一生决定志愿。从不住持寺院,一则恒...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真正富有之邦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真正富有之邦

真正富有之邦俗谚云:施比受更富有。施与是富有的人生,而接受是贫乏的人生。施舍也不一定只限于金钱物质的赞助,随力为人服务,随口赞叹别人,随容给予微笑,随心为他欢喜,都是一种清净可贵的结缘布施。佛教称慈...

净土法门法语:懂的因果的人是不会去占便宜的!

净土法门法语:懂的因果的人是不会去占便宜的!

其实欺负别人、迫害别人,他不懂得因果报应。如果真正懂得因果报应,不敢干这个事情,他要报偿。把因果参透了,才真正晓得,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占便宜的人?没有;有没有吃亏的人?也没有。为什么?他要偿债的,杀人...

为什么我念佛却没有一点感应呢?

为什么我念佛却没有一点感应呢?

问:我也相信念佛是最大的功德,可是念了一段时间好像生活没有任何变化。请问法师为什么感应不发生在我身上?答:问得挺好。其实感应已经发生在你身上了。我们只要念佛,就得到利益了。至于说没有感觉到任何变化,...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要学感应篇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要学感应篇

修十善业,要从修《弟子规》做起,但是还必须要加上《感应篇》。《太上感应篇》也不长,一千三百个字,《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为什么要学《感应篇》?《太上感应篇》是因果教育,真正相信因果,你那个伦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