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与业力


  病,人人望而生畏,凡是人都逃不脱病的磨难,这是人生无法抗拒的一种灾难。佛祖释迦牟尼在论说世间八苦之中,就有一个“病苦”,因而认识病苦的根源,如何对待疾病,这是人们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生大问题。

  人为何生病,病从何来,说法不一,有人说:“病从口入,”;又有人说“病从食起。”;还有人说:“病从遗传而来”等等。这些说法从某种角度,某一个断面来讲,似乎有一些道理。但这一切认识仅仅世间辩识所致,是分别智所见,并未认识到病起的根本,由此也会使我们对病的防治上蹈入某些误区。

  病起的根本是什么?我认为是业力。佛法告诉我们,物理世界的一切都是因缘相合而成的,病也不过如此。人生的一切病因都是业力,其缘是不调的四大之身。缘可以说是一种条件,仅有条件是不能生病,只有因缘相合生成一果,成为世间看得见摸得着的病。这样说有的人是不会相信。不如具体用一病历加以分析,如某人感冒,说明此人正在生病,假如这病人是因受风寒所致,那么病无非从这几方面来,一是病从风来,那么所有受过这风的人都应患病,但事实并非如此,二这在病人体中潜伏,遇见风外现,那么平常不病时这病于他身的何处?又为何遇风外露?可见这也不究竟。其他诸病痛也都可如是分析。

  病是业力所致,因缘相会而生,那么病是一种果报岂不使有的人发问,那么什么人生什么病这是宿命而定,不能改变?不!我认为这种发问是有不通佛法产生。这里需要弄清两个观点,病是业力所致,是果报。但并非所有业力显报时只会显现病态,有的人一生中不顺,有的人六根不具足,有的人丑陋不堪,有的人愚昧无知有的人暴死灾难等等,都是果报,其实我们人生在世本身就是生业所致,这本身就是一种果报。人世间美丽、丑恶、福报、贫困以及一切都是果报,都是人的业力所致,业力可以致病,但并非只能致病,再一个观点就是佛法的原理告诉我们,业力自身不能独立完成业报他必须与外缘相合,当人由地水火风组成的四大之身有不调时,十分活跃的业力自然随缘相合成病。再换一个说法,却把业力看成是先天的,那么缘就是后天的。先天是根本,后天是条件。比喻一个人常年忧虑,什么事都想的很坏,小事忧虑,大事忧虑。那么业力与这种思虑缘相合,此人很容易患肠胃方面的毛病。又比喻一长年纵欲,脾气很强,那么业力与这种缘相合,此人就可能犯糖尿病,还可以如是举出种种。如此说来,人要生病是肯定的。因为作为果报显示的人生都带有,但生什么样的病,什么时候生病,这要看外缘而定,并非完全宿业,当然,什么人有什么样的外缘,这与因果有密切的关系,至于这个问题本文不详细分析。总之一句话,一个人为什么要生病,为什么要生这样的病,完全是自作自受。因为业是自己带来的,缘是自己造的。

  由业力因缘相合而成的法则,我们就知道“病从口入”,“病从食起”的观点不正确因那仅仅是一种缘。持遗传的观点的许多人大致来源于这么一些事实,子女与父母的病因相同,特别是一些病或两代人都终生被一种病所缠,或者同死一种病。由此便以为病为遗传所致,我以为这是世间分别智的推理,即使如今有一些遗传方面的自然知识来论证,但我以为不少的是入误区。按佛学业力法则,一个家庭上下两辈同生某种相同的病,同受一种病的摧残,那是共业所致。如果是遗传,父母所有的病都应遗传给所有的子女,不能只传甲不传乙。而世间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是遗传,父母将传给子女之后,自己就应该再不生病,但世间事实并非如此。还可以如是做种种假设,今生肉身为父母精血相合而成,父母只为子女提供了一个与他的业力相适应的肉身,以后肉身的五蕴受应皆是由肉身本性业力所致,子女患了与父母相同的病,那时子女业力与外缘相合而生的果报,并非由父母造成。我们切不可将自身的果报归于父母的罪过,如此迷惘,罪过不轻。佛法业力法则告诉我们,共业把大家带到相同的背景当中,但在相同的背景之中,只是承担属于自己的别业所致的苦与乐。反之,法界就不公平,不平衡了,这与佛法的因果律也不相符。

  话说到如此地步似乎我们对病就束手无策了,被动的听天由命,其实不然,佛法是叫人进取的。佛法业力说则告诉我们,业力虽具有果报未出之前的绝不亡失特性,有不可抗拒性,但业有辅助和窒碍业力果报的作用,业力有助长和强化业报苦乐的抑制业性,还有破坏业性,简而言之果报影响力同时升起,产生互相排斥或抑制力,使果报有轻受重受的不定性。

  一是诚心诚意的接受,忍耐,从病的痛苦中参透苦恼根由,并由此生起持戒行善的信力。同时也因病痛消除自己大旧业而感到欢喜,由此对今后充满希望。对病采取接受和忍耐的态度,这在常人观点上不通。但只要人们稍稍清醒一点就明白,对已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病痛除了接受之外还有其它办法吗?怨天尤人有作用吗?

  二是忏悔,业果有不定性的特点,我们通过忏悔生业而对旧业力可产生影响,致使恶业同样的果报在易接受的情景下出现,减轻苦恼,或者使重业轻受。因此,要多作善事。我们要多忏悔,诸恶不生,多施善道,使其生业而影响旧业的果报。

  三是及时治疗。如果业力很深,潜心忏悔,诵经,念佛持咒都可以祛病,减轻和消除业力,这样的事例在佛学界已不为鲜了。若同修莲友读袁了凡先生的书后,便可明白做善事是可以改造命运,延长生命的。

  现在世间的大众,已经受了自己业力的束缚,不得自由,可悲可悯。生老病死人人如此,若想从病痛中解脱出来,唯一的途经是消除业力,而消除业力,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坚信佛法,以诸佛为榜样,以三世菩萨为楷模,精进学佛,解脱六道轮回而成为一位觉者,悟者。

日行一善 功德人生

点我:
标签: 素食文化

相关文章

自制更健康!教你做一道山楂蜜饯

自制更健康!教你做一道山楂蜜饯

山楂放入水中,用钢丝球清洗表面,洗净捞出。取一颗洗干净的山楂放砧板上。用刀把一端切去...

南怀瑾:秘方大全

南怀瑾:秘方大全

  南师的书中有很多验方,包括调病养生的功法、做功夫遇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医药、饮食、咒语等等。  1心肾气交的睡觉法  我们常常讲,人老有几个相反的现象:哭起来没有眼泪,笑起来眼泪就出来了;现在的事情...

吃豆腐健脑益智好处多多,快来看看吧

吃豆腐健脑益智好处多多,快来看看吧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婷豆腐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常食可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豆腐内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豆腐里的高氨基酸和蛋白...

猕猴桃乳酸气泡水的做法

猕猴桃乳酸气泡水的做法

食材:   2个猕猴桃、1个柠檬、1瓶乳酸菌、1瓶气泡水 做法:   1、将猕猴桃切掉两头,然后去掉果皮放清水中搓洗掉绒毛,接着把猕猴桃切成厚片,去掉中间的白芯,将切好的猕猴桃放在空碗中,用...

焚香计时

焚香计时

“一炷香”的时间概念起缘于僧人打坐 焚香 • 凡朴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