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平等的慈悲心是怎么修出来的

达真堪布:平等的慈悲心是怎么修出来的

达真堪布

在无数的生生世世当中,每个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家亲眷属,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怨敌仇人;都曾经伤害过我们,也都曾经帮助过我们。所以无法说是应该恨还是应该爱。这样思惟,我们的平等心就修出来了。我们把对亲朋好友的贪恋和对怨敌仇人的怨恨这两个分别念统统舍掉,这叫舍无量心。为什么说是无量心呢?因为发心的对境——众生是无量的,所以我们得到的功德也是无量的。

平等是前提条件,然后要发慈悲心就容易了。如果没有平等心,要发慈悲心是很难的,所以对每一个众生都要平等对待。

都会说慈悲心,时时刻刻将慈悲心挂在嘴边,我慈悲,他慈悲;这个慈悲,那个慈悲。但都不是真正的慈悲心,因为这些不是平等的心。

现在很多人发慈悲心是这样的。对穷人发慈悲心,对富人不发慈悲心;对恩人发慈悲心,对仇人不发慈悲心;对有困难的人发慈悲心,对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不发慈悲心;对无权无势的,平凡的人发慈悲心;对有权有势的人不发慈悲心。看见有人缺吃少穿能发慈悲心;但是看见有人有吃有穿就想不起来慈悲心了。看见有人有病,或者是没人照顾了,会发慈悲心;但是对比较健康的,有人关心的人,就想不起来慈悲心了。这些说明我们的慈悲心是有分别的,而佛法里讲的慈悲心是无分别的。我们现在不知道应该慈悲众生什么,也不知道众生最可怜的地方。



没吃、没穿、没住、没人管,这都是暂时的困难。穷也不可能永远穷,富也不可能永远富。身体差也不可能永远差;身体好也不可能永远好。有人管,没人管也不是恒常的,都在刹那刹那当中变。

众生最可怜的地方是什么?就是无明愚痴颠倒,这也是众生痛苦的根源。其实众生一点点也不懂得诸法的真相和真理,迷而不觉。把苦当成乐,把无我当成有我,把不净当成是干净。无论是富有的还是贫穷的,无论是有权的还是无势的,无论是健康的还是残疾的,不管是有家的还是没家的,不管是有人关爱的还是孤独的,都在无明愚痴颠倒中,都一样可怜。

我们的所思所想与所做所行是背道而驰的。都想得到快乐,得到幸福,但是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快乐幸福的因。所以每个众生都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感受不同的烦恼,处在不同的环境中感受不同的痛苦。这样思惟,我们才会发出平等的慈悲心。

我们真明白了众生痛苦的根源,我们的慈悲心就很容易修出来了;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明白这些,所以我们发的慈悲心都是有限的,有条件的,有分别的。我们看看自己发的慈悲心是不是这样的?尤其是对那些高官,有权有势、贪污受贿的人,肯定发不出来慈悲心,甚至还会说“他们有什么了不起的!”对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对比较贡高傲慢的人,你肯定发不出来慈悲心,而且还会谩骂他们。这不是佛法里讲的慈悲心。

佛法里讲的慈悲心是对每一个众生都平等地对待。你对自己的亲生父母、亲生儿女有什么样的慈心和悲心,就应该对每一个众生也有这样的慈心和悲心,这才是佛法里讲的慈悲心。我们现在很多人都不是佛法里讲的慈悲心,而是一种同情心。然而很多人连同情心都没有,更谈不上慈悲心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风的感悟

风的感悟

一风在空中吹,不见它有拣择,它的心从不在任何一件事上停留,也不执著于任何一物。它从不留恋任何东西,它是没有分别的,因此就那样地潇洒,不知道何谓痛苦,也不知道何谓欢乐,因为这一切都不能动它的心,不能让...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四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四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四阿弥陀经讲记(四)苦就是矛盾,就是逼迫性,各人有各人的一本账,大人有大人的,老人有老人的,哪一界的人都有矛盾在他心里头,没有矛盾的人没有,矛盾普遍存在,每个人都有矛盾。你们...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六十三节 蒋总统紫竹林,拜佛问签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六十三节 蒋总统紫竹林,拜佛问签

六十三节 蒋总统紫竹林,拜佛问签紫竹林中观世音,这一句话,差不多全国皆知。民国三十八年秋间,总统小住在普陀山的天福庵,距紫竹林很近的路,走过飞沙滩,就是紫竹林。有一天,总统偕其长公子经国先生,同往紫...

医治鞭伤的故事

医治鞭伤的故事

医治鞭伤的故事有一个老百姓,被国王鞭打一顿,受伤很重,他就用马粪去敷治自已受伤的地方,使这伤的地方能够早些痊愈。当时有一个呆子看到这件事情,心里很是喜欢说道∶『我知道一种医治鞭伤的方法了!』立刻跑回...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杨孝子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杨孝子

杨孝子杨孝子,是江苏省武进县圩桥里人。他的父母亲生活十分贫苦,并且体弱多病,终年与床褥为伍,苦水为伴,除了衣食以外,还要支出很多的医药费。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杨孝子实在无法负担父母亲的生活,万不得已...

繁华乱世中的李煜,帝王梦破后的惊醒

繁华乱世中的李煜,帝王梦破后的惊醒

李煜,又称南唐李后主。他是一个国破的皇帝,委曲求全亦难逃惨死结局。但他又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家,精书法、擅绘画、通音律,文学造诣非常高,尤以词闻名千古,有“人间词帝”的美誉。他的词作,以南唐覆灭为临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