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佛法:活出人间好时节

活出人间好时节

无门慧开禅师有一首偈,开头两句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是说世间的事皆是闲事,没有什么不得了,更不值得挂在心头,若能如此,你便能过上人间最赏心悦目的好时节。慧开禅师是得道高僧,悟道成佛的人,自然境界不同。以这样的心境过日子的,虽不一定都是得道高人,但一定是热爱生活的人,而对生活缺乏热情的人大概不容易办到。

春天除了百花芬芳也有荆棘杂草;秋天除了清风明月还有落叶枯藤;夏夜的凉风虽好,却也有蚊虫肆虐;冬日雪景虽美,却难掩刺骨的冰寒。四季虽美,但都有缺憾。世界本来就没有完美的存在,这是事实。四季连在一起是一年,年复一年连在一起就是一生。人生和四季一样虽然美丽缤纷,也难免有缺憾。

在对生活缺乏热情的人眼中,一年四季的坏处很多很多!是不是真实呢?也是真实的。但在这样的心境中走过一生,即便活到百岁,也会觉得缺少些什么。如果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境去感觉,春天虽不一定处处是花,但只看有花的地方;秋天虽然万物萧瑟,但只注目丰收的硕果凡是往好处想,往好处看,心境自然豁达,人生就会知足而自得其乐。

其实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你活了多少年,而在于你走过的生命中有多少好时节。这取决于我们的心态,看不开,处处抱怨,人生便是一出悲剧;看开了,知足、乐观地活,便能活出人生好时节。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佛化家庭生活准则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佛化家庭生活准则

佛学是从万有本源为出发点,以促进社会进化及救度人类为目的。要使佛教与社会人生发生密切关系,必须佛法深入民间,革除民间之鬼神迷信及各种不正确的观念。应积极提倡大乘佛教,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使佛教救世...

索达吉堪布: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索达吉堪布: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索达吉堪布: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问: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答:我们每个人业感不同,故从中幻化的苦乐有天壤之别。哪怕是一家三口,整天在一起同吃同住,感受也不尽相同。那么,这些千奇百...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99)“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99)“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宣化上人开示(连载6)你研究佛法,比你把金钱放到银行里去更有价值!对你这个法身慧命是更重要,所以不要以为世间的财那是真...

人死后有三种力量决定他的去向

人死后有三种力量决定他的去向

人当在出生的时候,就已决定了死亡的命运。所以,生的情景未必可喜,死的情景也未必可哀。以佛法来说,若不出离生死,都是可怜悯者!因此,信佛学佛的人,平日所做的佛事,在临命终时最能得力。平日修行有素,命终...

屋外的戒嗔

屋外的戒嗔

屋外的戒嗔天明寺的后院有间杂物间,杂物间没有锁,平时用插销插住房门,房间里面没有贵重物品,只是放置着一些平日很少用到的物品,很少有人进去,所以杂物房的房门一般是关着的。戒嗔住的地方也在后院,每天从住...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信心是达成心愿不可缺少的要素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信心是达成心愿不可缺少的要素

信心是达成心愿不可缺少的要素有个年轻和尚,发誓要用募捐来的钱修建一个佛的金身。这件事虽然功德无量,但是困难太大了。但是,这个和尚一旦立下了宏愿,就决不退缩。募款的第一天,他早早就来到了最繁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