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如何对待痛苦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如何对待痛苦

问:修行人应如何对待痛苦?

索达吉堪布答:许多人一提到“痛苦”,唯恐避之不及,却不知它也有功德的一面:痛苦能挫败你的优越感,打消你的傲气十足;能让你对其他受苦众生心生悲悯;能让你慢慢看清事情的真相,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故痛苦也并非一无是处,关键看你懂不懂从中提炼“养分”。

大乘佛教中,有一种方法,可以将痛苦转为道用。像藏地大德米拉日巴尊者,正是因为伯父、姑母的迫害,他才有了后来那么高的成就——由于他们强夺了他的一切财产,他为了报复才去学诛法,回来杀了很多人。造了如此罪业之后,他从内心深处生起极大后悔,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大的恶人。为了忏悔,他经历种种苦行,最后获得了无上的证悟,成为历史上了不起的大成就者。

所以,我们也没必要天天求平安、求快乐,而应当求把痛苦、不顺、逆境转为道用的方法。

有了这个以后,你遭遇再大的磨难,也能将其转化为成功。

巴尔扎克也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长耳和尚衣着破烂坐首席 殊不知竟是燃灯古佛化身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长耳和尚衣着破烂坐首席 殊不知竟是燃灯古佛化身

永明延寿大师不仅是净土宗第六代祖师,也是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师,而且生于五代十国――正当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一个乱世,佛法在那个时期经过唐武宗会昌法难的灭佛运动之后,呈现衰微的现象,已经见不到盛唐时...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雾中山奇缘录(四)凤凰涅槃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雾中山奇缘录(四)凤凰涅槃

(四)凤凰涅槃明生法师接替了如归法师的衣钵,并担任了方丈,但他并不愿意住在寺庙,于是就选择了一处悬崖的石洞作为自己的清修之地,洞前有数丈宽的平坦岩石,可供百人就坐。由于明生法师以前求雨、治瘟疫的事迹...

可享儿女之福的八字特征 晚年幸福无忧 儿孙绕膝下

可享儿女之福的八字特征 晚年幸福无忧 儿孙绕膝下

人的一生年幼求学、年中求财、年老求生,拼苦一生为的就是到老了可以享享清福,有的老人老了可享儿女福,而有的则不能,那从命理的角度去分析,可享儿女之福的八字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1、食伤为喜用神八字中...

济群法师:止观的实质

济群法师:止观的实质

止观的实质《道次第》建构的实修理路,指导我们将本论阐述的各个法门落实于心行。一切教理能否在心行上产生作用,归根结底,不外乎止观。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经教都是为止观实践服务的。止是安住修,观是观察修,...

梦参老和尚:象形的素食有荤食的罪过

梦参老和尚:象形的素食有荤食的罪过

虽然是现在吃素了,吃得很讲究,要吃这个、那个的,还有什么素鸡、素鸭、素什么,全都上来了。现在这个素食铺,做得非常象形,我说你吃了,跟吃动物的身体是一样的罪,因为你心里在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好多的...

潘安邦生前信佛吃素

潘安邦生前信佛吃素

潘安邦39岁时退出歌坛,到美国洛杉矶做起了成衣生意,经营有成,后来还回台开店。他公司的一名女员工吃素、念经,告诫他:“素食是不忍众生受苦,试图想想这些动物面临宰杀时的恐惧,而且素食更有益人体身心的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