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人们四处求取功德,为何却总是求不到?

阿姜查:人们四处求取功德,为何却总是求不到?

求取功德不如寻求断恶之道

现在,人们四处求功德,似乎总是会于往返的路程间在巴蓬寺短暂逗留。有些人行色匆匆,我甚至连和他们见面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多数人都是来求功德,我很少看到他们前来寻求断恶之道。他们急于得到功德,却不知该将它摆在哪里,犹如想为脏布染色,却不先清洗它一样。

虽然比丘们如此直言不讳,但对多数人而言,却不知如何将这类教导付诸实践。之所以困难,是因他们不懂,若能了解就会比较容易。想象有样东西在洞底,伸手够不到底的人可能会说洞太深,成百上千的人伸手进去可能都会如此说,却没有人会说是自己的手太短了!

这些求功德者迟早都必须开始寻找断恶之道,但很少有人对它有兴趣。佛陀的教导如此简洁,多数人都忽略了它,就如他们经过巴蓬寺一样。对多数人而言,法只不过是个中途休息站而已。

这是诸佛的教导,只有三行字。第一行是“诸恶莫作”——断一切出于身、口、意,无论大小之恶,这是诸佛的教戒、佛教的核心,但人们老是忽略它,他们不想要这个。

若要染布,必须先清洗它,但多数人不这么做,无视布料的情况,直接把它浸入染料中。若是块脏布,取出后反而会比先前更糟。想想看!

染块肮脏的破布,效果会好吗?

你了解吗,这就是佛教的教导,但多数的人都忽略它。他们只想做好事,而不想断除恶行。犹如只会说洞太深,而不检讨自己手太短一样。我们必须反求诸己,根据这教导,你必须退一步反省自己。

有时他们借由搭车求功德,甚至可能在车上争吵或喝醉。问要去何处,他们会回答说要去求功德。他们想要功德,却不肯断恶,因此永远求不到功德。

人们就像这样,你必须看好自己。佛陀教导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正念、正知。恶行从身、口、意生起,一切善、恶、福、祸都存在于行为、言语与思想里。这是你必须观察的地方,就在这里,看看自身的作为是否正确,而无须搭车到远处求功德。

人们并不真的在乎这些,就如家庭主妇板着脸洗盘子一样,她只是急于洗盘子,而未觉察自己的心并不清净!她看得太远了,不是吗?人们如此在意洗盘子,却放任心变脏。这不好,他们正在遗忘自己。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群狼出洞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群狼出洞

群狼出洞一群狼被猎人赶进了一个洞里。猎人在洞口安放了一只兽夹,哪只狼先出就会被兽夹夹住。不过,其余的狼就得救了。狼群在洞里饿了一天一夜,他们讨论谁先出洞的问题。老狼说:「我年岁最大,我先出洞不大合适...

净土法门法语:念佛要怎样念?一天念多少?

净土法门法语:念佛要怎样念?一天念多少?

1 念佛要怎样念?每天念多少?对于那些初发心和工作繁忙的同学,我教他十念法——尽一口气念十句,一口气叫一念,十口气,一天念九次,一次只要一分钟。2 念十句阿弥陀佛,一句接着一句,里面决定没有妄想,不...

佛油子!你自己不想解脱,何必拉我做垫背!

佛油子!你自己不想解脱,何必拉我做垫背!

在学佛修行的人中,最让初学佛者防不胜防的恐怕就是常在身边滴溜的“佛油子”。这些“佛油子”,或是我们经常接触的师兄师姐“居士头”,或是外面名气很大的学佛"大咖”。他们貌似学佛多年,满腹经论,实际,他们...

现代因果实录:佛教弟子的婚礼

现代因果实录:佛教弟子的婚礼

现代因果实录:佛教弟子的婚礼 问:信天主耶稣教的青年人可以在教堂举行婚礼,显得隆重庄严而又气派。佛教是不是反对男女的婚姻?从未听说过佛寺为自己弟子主持婚礼的事。 答:《现代因果实录》第一部中妙法老...

佛教故事:新的因缘

佛教故事:新的因缘

春去春又来(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Again)中年僧的故事 -- 新的因缘新的因缘。冬天的晚上,一个女人背着婴儿在一柱门前徘徊。女人衣衫褴褛...

前男友已经有了女朋友还能挽回吗?怎么挽回?

前男友已经有了女朋友还能挽回吗?怎么挽回?

分手之后当我们自己冷静下来就会知道,有时候是自己太过任性,有时候是自己无理取闹。最后和男友关系越来越糟,最后只能分手。怎么才能改变自己在前男友心中的坏印象和他重归于好?女生和男友分手之后应该怎么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