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修行方面,聪明人与老实人到底哪种人更容易成功?

索达吉堪布:修行方面,聪明人与老实人到底哪种人更容易成功?

问:社会上,聪明伶俐的人更受欢迎,较易成功;老实人则不受人待见。修行方面,到底哪种人更容易成功?

索达吉堪布:有些人虽然聪明,但智慧没有达到究竟。

比如,他们学了一点辩论,但真正的推理没有懂,只知道整天看别人的过失、说别人的缺点;学了一点般若,但真正的空性没有懂,只认为因果、三宝、四谛都不存在。

说实话,倘若聪明沦为邪见之因、堕落之因,那还不如笨一点、老实一点。有些人的脑子特别好,手也特别灵,但所作所为却成为毁灭自己之因;老实人也许在一两件事上不成功,但究竟而言,他说的话很可靠,做的事情很稳重,最终一定会有所成就。有些人什么都不懂,每天只会念“嗡玛呢贝美吽”,最后却可能获得殊胜成就。因此,有时候聪明不如笨一点好!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对生活报之以歌,如法修行淡看人间路

对生活报之以歌,如法修行淡看人间路

风吹云舒卷,淡看人间路。静谧的夜晚,我的脑海里闪过这样的画面。抬头间,繁星垂挂天幕,定睛处,不知其名的星座任云儿在其间穿梭。有多久,我没有好好跟自己相处,而任由生活裹挟着,推搡着前进?在物欲横流的城...

八字测两人有没有夫妻缘分 主要看这几个方面

八字测两人有没有夫妻缘分 主要看这几个方面

缘分有时候就是这么的奇妙,当我们遇到一个人的时候,会对这个人有一种特殊的喜欢,就会特意的去接近对方,然后就会渐渐的爱上对方,这就是恋爱的感觉。想知道你和你喜欢的他有没有缘分,那就试试测两人有没有夫妻...

钟茂森:落实佛门至孝—《佛说盂兰盆经》研习报告(第一集)

钟茂森:落实佛门至孝—《佛说盂兰盆经》研习报告(第一集)

钟茂森:落实佛门至孝—《佛说盂兰盆经》研习报告(第一集)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萨,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佛说盂兰盆经》。这个月是农历七月,在农历七月十五,一般寺院道场都会开设盂兰盆会这个法...

夏季养生多吃豆

夏季养生多吃豆

毛豆既富含植物蛋白,钾、镁元素和B族维生素也特别丰富。更值得一提的是,嫩毛豆的膳食纤维含量高达4.0%,是蔬菜里的纤维冠军,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 此外,夏季吃毛豆还能预防因为大量出汗和食欲不振造...

    曾经有一个公案。从前,印度的一位国王胜光王,迎请世尊以及眷属供斋。当时有一位以行乞为生的贫女心想,胜光王是因为往昔所积累的福德力,才成为拥有荣华富贵的君王,如今遇到了释迦牟尼佛这样殊胜的福田,又积累了这么大的福德资粮,实在是太稀有了!她发自内心地欢喜,因此而获得了无量的福德。世尊清清楚楚地知道此事。傍晚回向的时候,世尊对国王说:“你所积累的福德、善根是回向给你自己,还是回向给比你福德善根更大的人?”国王心想:“不可能有比我福德、善根还大的人。”于是就说:“谁的福德善根大,就回向给谁吧。”世尊就念了那位贫女的名字做了回向。世尊连续三天都是这样做回向,胜光王心里十分不悦,于是与诸大臣商议对策。

    大臣们最后献策:明天世尊和他的眷属前来应供的时候,我们多做些饭菜,让饮食溢到器具外面,等贫女来捡的时候,我们就打走她。国王同意了。第二天贫女遭到了殴打,不由得生起了嗔恨心,摧毁了善根。当天佛陀便念国王的名字做了回向。

    随喜的功德不可思议,嗔恨心的过患也不可思议。我们要随喜一切,随时随地观察、忆念、随喜他人的善根和福德。我们可以忆念佛的愿力,忆念佛在因地的修持以及佛断证圆满的功德,然后生起欢喜:“佛当时发了那么殊胜的愿啊!哈哈!佛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为了四句正法舍弃了无数次的生命,那么精进啊!哈哈!”发自内心地高兴,进而去忆念佛、菩萨、阿罗汉以及修行人的功德,在心里生起欢喜,这也是一种殊胜的窍诀。若是能这样脚踏实地地修,一定能成就。

    现在人都会说“随喜”,一开口就是“随喜”,但都是表面上的随喜。内心真的随着他人欢喜、高兴,真有发自内心的喜悦,那才是真正的随喜。

    我们看到他人积累福德和善根,修行有进步了,得到表扬或奖励了,得到世间的一些利益了,应该赞叹,应该随喜。但是有的人心里却欢喜不起来,这叫嫉妒。你再嫉妒,也影响不到他的成就,也无法阻碍他的进步。但是人都有这种烦恼和习性。很多人明明知道这样做没有意义,但是也控制不住。现在我们就要通过随喜来对治嫉妒心等烦恼习气。

    不要嫉妒任何人,嫉妒心的过患非常严重。尤其嫉妒金刚道友是非常不好的缘起,生生世世都会出现这种问题。我们是已经发过菩提心的人,已经进入了密'乘,应该帮助、利益众生,应该将一切观为清净圆满。你没有直接帮助、利益他们,他们自己就获得了成就与利益,这时你不能不高兴。否则,说明你的慈悲心不到位,说明你的菩提心没有发出来,更不用说进入密乘了。

    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把他人放在最高处,只为他人不为自己,这是一种成就的要诀。真正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把他人放在最高处;真正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低处,把他人的利益放在最高处时,你已经圆满了,成就了。因为你已经放下了自私,放下了自我,这叫开悟,叫成就。

随喜是积累善根、对治烦恼的窍诀

    曾经有一个公案。从前,印度的一位国王胜光王,迎请世尊以及眷属供斋。当时有一位以行乞为生的贫女心想,胜光王是因为往昔所积累的福德力,才成为拥有荣华富贵的...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64.生死轮转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64.生死轮转

64.生死轮转一天,在善来山的鞞沙伽罗园林坐着时,佛陀对众比丘说:比丘们,我想给你们讲说真正伟大人的八种觉证。阿耨陀尊者也曾经讲说过这些觉证的内容。它们是大智者体证的真理,有助于一般人对治颠倒昏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