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好个性产生好主见

好个性产生好主见

个性是本能生成的,为什么要去改变?没有个性的人,就像失去了能让人们记忆的特点。然而,我们所说的改变个性是机智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为了更好的生存,我们在必要的时候,必须改变我们的个性。个性过于偏激,就不能适应眼前频繁变化的事物,即使到身边的机遇,也会渐渐疏远你而去。相反,个性过于温和,你又不能胜任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使你面临被淘汰的窘境。个性是决定你命运的因素之一。

改变个性,是一个修正人生思维的过程,其过程是缓慢的,是在渐渐磨砺中产生的适应生存的效果。

我们可以从动物中获取某种启示:母鸡在没有抱窝之前,性格是比较温顺的。而抱窝有了小鸡之后,个性立刻变得泼悍起来。其主要原因是它做母亲了,为了保护好孩子,必须具备这样泼悍的个性。只有这样,才有威慑天空老鹰的力量。个性的改变是我们适应生存的一种手段,就像四季更替,我们增减衣裳一样,都在为周围的环境变迁而改变着。

改变个性应该是有心理准备的。我们应该牢记同类的个性在相互排斥道理。所以,在与某一方柔和个性的人相处时,要懂得用改变自己过于刚烈的个性,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睦。而在与刚烈个性的人相交往时,我们应该明白针尖对麦芒的道理。软绳套猛虎。你形式上的软弱,并不代表你智慧的软弱。懂得运用改变个性来适应生活的变化,是圣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无论好的个性和不好的个性都有它的优点、缺憾。我们个性的改变,就是要弥补我们先天个性的不足。后天产生的因素对个性的发育很重要,它好比是培育土壤的肥料,要想生存,就必须丰富个性精神的韧力。美德每每是在你好个性中渐渐滋生出来的。个性是一个人魅力的筋骨,后天个性的修养是关系到我们一生命运变化的。

但我们也不否认,个性有根深蒂固的特性,是难以改变的。正是因为难改变,我们才不失时机地抓住应对现实生存的机会,创造出鲜活的个性、鲜活的思想,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就像钢铁,想让它弯曲成型,就必须经过熔炉冶炼,改变它的特性才为人所用。

当好的个性产生好的主见时,我们应该维护这种优良的个性;我们改变个性的目的,是修正个性的柔韧性;个性的张扬应该有度,应该在恰到好处时就要收住脚步,否则,做过头了,就会令人生厌。比如喜爱嘈杂喧闹的麻雀,我们就不太喜欢听见它们的鸣叫。而躲在春天浓荫处布谷鸟的叫声虽然节奏缓慢,但我们却喜欢欣赏它叫声的那分宁静、美好。好个性是饱满的,是深藏着艺术和诗意的。

个性是命运盖在我们身上的先天烙印。对个性真正起改变作用的是我们丰富的处世智慧和我们理智对现实社会的认知。正常个性的流露是自然的,而不是伪装的。越是自然的流露,越能赢得人们赏识和尊敬。

改变个性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使我们个性具有多样化。个性的单一只能应付简单的工作;而丰富多彩的个性,使你的魅力更具形象性,更能吸引人们与你交谊的视线。

左右个性最大的缺陷是自满的心理。始终仰着头的人是看不见自己背后阴影的。所以,我们既要面对阳光,又要敢于改变方向,背朝着阳光。这样,我们才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看见个性变化中产生的缺陷。

我们改变个性,要像天边泛起的灿烂云霞那样,富有鲜明的斑斓色彩。

在我们静止的时候,个性的原色是最有魅力的;而当我们开始生存运动时,个性的张扬和改变又是更具有挑战性的。所以个性的元素包含着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它既要维持原色的魅力,又要不断向外散发经过养护的原色光辉。

认识个性的价值,捕捉改变个性的时机,给予个性更充分展示的空间和时间,变幻的个性,始终是澎湃着你激情的鲜活血液。

维持个性的魅力并不是要不停地进行外在的张扬。个性的修养是内在的文化素质的调理。就好比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其实正是埋在泥中的藕在不断供给荷花丰富的营养,荷花才开得如此艳美,充满高洁的气质。

个性能突出一个人特有的气质,但也容易膨胀自私的欲望。个性张扬的人恰恰是那些很有特殊本事的人。个性张扬所产生的冲击力,能赢取更多成功机会。不过,个性张扬的人走下坡路也会很快。你有本事,众人会把你抬举得很高,被抬高的人如果不进行视线调整,就容易高高在上,目中无人。不管你的心胸再透明,你的头昂起来了,而且昂得很高,那么可以断言,你的本事高点已经到尽头,或许不远的将来你又回到原来的起点。如同抛皮球,我们把球奋力往高处抛,球运行到一定的力量极限后,它会自动回落到原处,甚至比起始地更远的地方;而我们在平地往远处抛球,球会滚落到前面很远的地方,永远不会回落下来。这说明个性张扬应有度,心态需平衡运行,这样张扬的个性才游刃有余。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虚云法师开示录-勿被五欲七情所转

虚云法师开示录-勿被五欲七情所转

闰三月十二日开示古人为生死大事,寻师访友,不惮登山涉水,劳碌奔波。吾人从无始来,被妄想遮盖,尘劳缚着,迷失本来面目。比喻镜子,本来有光明,可以照天照地,但被尘垢污染埋没了,就不见原有光明。今想恢复原...


“观自在”是观世音菩萨的另一个名号,但事实上,观自在也不一定是观世音菩萨,而是我们每个人,我们自己就是观自在。

你观察自己自在吗?

你能自在,就能像观世音菩萨;你观照不自在,虽说每个人都能做观世音,但总是不自在。如何才能做个名副其实的“观自在”呢?

1、观事自在

好事、坏事,都能自在;大事、小事,都能自在;难事、易事,都能自在。

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尤其人事,无理的、冤屈的、难堪的,当遭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你都能自在吗?

假如你对任何事情都能举重若轻,迎刃而解,不逃避现实,凡事都能勇敢面对,处理时更能得心应手,那你就会自在了。

2、观人自在

好人、坏人,君子、小人,能人、愚人,善人、恶人,和一切人相遇,甚至相处的时候,你能自在吗?

所谓自在,也不是要你天天跟坏人打交道,和恶人混在一起;重要的是你能认识善恶,知道好坏。

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性不同,千奇百怪,你在芸芸众生中,都能与人为善,不受伤害,不就可以自在了吗?

3、观处自在

吾人住的地方有大小,华屋、斗室,大厦、陋巷。另外,有的地方是正人君子聚会之所,有一些是鸡鸣狗盗之辈杂处之地。你处身其中,都能自在吗?

“孟母三迁”,因为她怕儿子生活在文化不具备的地方,她觉得不自在。

平时我们看别人住观光饭店、湖滨小舍,你羡慕人家可以悠游自在,但是当你住上一两个月还自在吗?

佛 殿、神 庙、教 堂,你身处其中都能自在吗?饭馆、面摊、快餐店,你都能以同样的心情用餐吗?

假如你都能随遇而安,不计何处,都能不露厌恶之情,虽然你可以有另外的选择,但是一时的处境,你都能忍耐不计较,你就能自在了。

4、观声自在

这是个有音声的世界,大自然里充满虫鸣鸟叫,社会上到处人声鼎沸。

泼妇骂街,高人论道,你遇到这许多境界,听到这许多声音,都能自在吗?

隔壁邻居是机械工厂,对面住户不时传来收音机的高分贝,甚至有人在身边窃窃私语,你都能处之泰然吗?

如果能够在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谈笑谩骂,乃至一些诋毁讽刺、奉承赞美的声音中,都能不失去自在的心情,那你不就是观自在了吗?

5、观理自在

世间的道理,所谓天理、地理、人理、物理、事理、心理,每一个人都执著自我之理,所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甚至有一些人,明明无理,他要强辩其理。

有钱有势的人,他们都认为自己有理;不管有理无理,你都能心平气和吗?

有理不在声大,道理也不在他人口边,道理在自己的心中。如果你处在纷乱嘈杂的说理当中,一样能安然自在,你就最有理了。

6、观心自在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心,心最喜欢管闲事了。

你荣华富贵,我心生羡慕,但又不能拥有,就感到很不自在;你聪明伶俐,总是受人赞美,而我不能,所以心生嫉妒,也非常不自在。

我们的心每天跟随世间不断地翻滚,起心动念;我们在得失、有无、是非、贫富之中,时而懊丧,时而快意,都非常地不自在。不能中奖,固然内心不自在;就是中了头奖,你能自在吗?

所以,光是一个“观自在”,就够我们一生学习的了。

本文摘自《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人生六种观自在,看看你做到了几种?

“观自在”是观世音菩萨的另一个名号,但事实上,观自在也不一定是观世音菩萨,而是我们每个人,我们自己就是观自在。你观察自己自在吗?你能自在,就能像观世音菩萨;你观照不自在,虽说每个人都能做观世音,但总...

梵高:“疯狂”的素食者

梵高:“疯狂”的素食者

梵高世界著名画家,素食者。素食语录:自从参观了S.France的屠宰场,我就不再吃肉了。他的名作《吃土豆的人》形象地描绘了劳动人民用餐的生活场景。“我想清楚地说明那些人如何在灯光下吃土豆,用放进盘子...

人生的每一刻,都是在为自己的明天铺路

人生的每一刻,都是在为自己的明天铺路

人生所有的努力无非两种结果:见笑亦或见效。做好迎接前者的准备,做好遇见后者的从容。因为我们的每一刻都是在为自己的明天铺路。无论是阳光大道还是坎坷泥途,路都是自己走的。(一)“拜金女”曾有一档比较火的...

简单的男女生辰合婚可以这么看 用心分析 你也能学会

简单的男女生辰合婚可以这么看 用心分析 你也能学会

男女八字合婚是算命里的一种形式,这个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东西,源远流长。在八字算命中主要是看一个人都命运运势如何,而八字合婚主要是看两个人之间有没有缘分,合不合适婚配,那么接下来让我们跟着命理师傅来了解...

佛教故事:禅·看开:承受极大痛苦,所以结出美丽异常的珍珠

佛教故事:禅·看开:承受极大痛苦,所以结出美丽异常的珍珠

承受极大痛苦,所以结出美丽异常的珍珠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边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则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回应道: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边毫无痛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