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积极的人生观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观,有的人乐观,有的人悲观。乐观的人凡事都往好处想,都持乐观的看法;悲观的人凡事都往坏处想,都持悲观的看法。

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乐观,也没有绝对的悲观;“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乐观、悲观,当然有外在的因缘,但多数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有一个国王,出外打猎的时候不幸弄断了一节手指,问身边的大臣该怎么办?大臣带着乐观、轻松的口气说:“这是好事!”国王闻言大怒,怪他幸灾乐祸,因此将他关入大牢。一年后,国王再次出外打猎,被土著民族活捉,将他绑上祭坛,准备祭神。巫师突然发现国王少了一截手指,认为这是不完整的祭品,就将国王释放,改以国王随行的大臣献祭。国王庆幸之余,想起了牢中乐观的大臣,他曾经陈说自己断指是好事,就立刻将他释放,并对他无故受了一年的牢狱之灾致歉。这位大臣仍然乐观的说:“一年的牢狱之灾也是好事,如果我不是坐牢,试想陪陛下出猎而被送上祭祀台的大臣会是谁呢?”

所以,好事不一定全好,坏事也不一定全坏;佛教讲“无常”,凡事可以变好,凡事也可以变坏。悲观的人永远都是想到自己只剩下百万元而担忧,乐观的人却永远为自己还剩下一万元而庆幸。

苏东坡在被贬谪到海南岛的时候,岛上的孤寂落寞,与当初的飞黄腾达相比,简直判若两个世界。但苏东坡随后一想,宇宙之间,在孤岛上生活的,也不只是他一人;大地也是海洋中的孤岛!就像一盆水中的小蚂蚁,当牠爬上一片树叶,这也是牠的孤岛。所以,苏东坡觉得,只要能随遇而安,就会快乐。

苏东坡在岛上,每吃到当地的海产,他就庆幸自己能到海南岛。甚至他想,如果朝中有大臣早他而来,他怎么能独自享受如此的美食呢?所以,凡事往好处想,就会觉得人生快乐无比。

佛教里的出家僧侣,一袭袈裟,一双草履,到处行脚云游。他们可以与乞丐同行,但也可以与君王同坐,看起来孑然一身,但是他拥有法界,与全宇宙的众生同体,这又何来孤独之有呢?

所以,人生没有绝对的苦乐,只要有积极、奋斗的精神,只要凡事肯向好处想,自然能够转苦为乐、转难为易、转危为安。海伦凯勒说:“面对阳光,你就会看不到阴影。”积极的人生观,就是心里的阳光,此言诚不虚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宁静平安的心境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宁静平安的心境

宁静平安的心境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有一个方外知己佛印禅师。有一天两个人在杭州同游,东坡看到一座峻峭的山峰,就问佛印禅师:这是什么山?佛印说:这是飞来峰。苏东坡说:既然飞来了,何不飞去?佛印说:一动不...

当家有近百岁老娘时

当家有近百岁老娘时

今年的春节我家很冷清,因为疫情,姐弟无法来窜门,照顾 96 岁老娘的任务落在了我的身上。用时髦词讲,老娘还是“全自动”的。虽然年事已高,行动迟缓,可身体还算健康,穿衣吃饭行走都能自理。俗语讲:有娘就...

海涛法师:有什么窍诀或是方法,可以能够有效的对治情执-

海涛法师:有什么窍诀或是方法,可以能够有效的对治情执-

海涛法师:有什么窍诀或是方法,可以能够有效的对治情执? 问:弟子想问一个问题,就是有什么窍诀或是方法,能够有效的对治情执?请海涛法师慈悲开示。 答:谢谢你的问题,太好了!这是一辈子的功课,包括出家...

中级佛学教本:第廿二、廿三、廿四课、综合指要

中级佛学教本:第廿二、廿三、廿四课、综合指要

第廿二、廿三、廿四课 综合指要1.佛生于印度,其经教流传中国,必须经过一运一译,方成国文本,呈现于东方人士的眼廉,说到运,陆路则流沙千里,峻岭万重,水路则洋海无边;风涛险恶,这是一难。说到译,必须梵...

《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3信有六信

《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3信有六信

信有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1)信自《要解》说:“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

“审丑”怪圈是因为审美疲劳吗?究竟何为最美?

“审丑”怪圈是因为审美疲劳吗?究竟何为最美?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卷进了一个“审丑”的怪圈。看看吧,所谓的网红们动作越来越猎奇,露得越来越多,腿拉得越来越长。令人尴尬迷惑的街拍疯狂刷屏,千篇一律的整容网红脸大行其道。打开“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