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徒劳行之--十八:若不实行,受口诀为徒劳也

密宗佛法之法义诠释,诸行者修习,必通过传承之上师言传身教,并经过若干传法仪式修法授与诸众,如此,方可实行。不经上师而自行修法者,是无效之行持,没有受用的。

但是,多有行人在皈依了上师之后,经上师正式传了法,授了口诀却并不依此而行。也就是说,受了口诀却不依口诀实举于行之,故到头来仍是一场空,一无所获,这实在是颇为痛心疾首的佛门不幸之事。

谓此等行人,究其行径,是不可能得到乐果的。

如此行人,佛门甚众,非为少数。

他们在虔诚乞师得以传法之后,一时短暂的热情高涨,有的可以通宵达旦地不眠不休,持续用功;有的虽不至于此,却也是兴奋不已,每日必修;然而好景不长,过了几天或一段时间,上师所授的口诀就再也不持,也不依法依口诀行持了,有的更甚之,为世间喜乐所导,就连口诀都忘得一干二净。

如此修法不实行,授了口诀又有何用呢?

任何修持,实践要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即令有何等高妙之法可令众生得以成其大就,了脱生死都是枉然,都是不可能让有情解脱的。

因为它缺乏了前提,就如同是无根之木,断米之炊。即是园艺高手,再是能工巧娘亦无能为力:无根之木不可成材,断米之炊岂能充饥?

修行之道亦复如是!由上师得以授持口诀,恰似给了你一把开启了脱生死的金钥匙。用这把金钥匙,再遵循诸佛及上师之教导正确使用它,将其使用方法心神领会,而去开启出世之大门,则是得心应手,任运自如。

若已得此金钥匙却听之任之,随其散落,不加过问,不将它放在生死之大门的锁眼上行开启之事,正确使用它,这样,有金钥匙则不如无,何异于无缘得此钥匙而于门外苦苦徘徊受困之人呢?

盖一日不依口诀法义所示而持修,功力远退,护法远离,与十日百天无有差异,一生之祸患已悄然种下,更不用谈及根本不依法义所授口诀所示行持之后果了。

行人不如斯作想,却自以为有多年之修行,颇是劳苦功高,不以为然,故随意对待,而不以此为警戒,故日渐放逸、佛慢、执着、散乱、骄躁潜滋暗长,则如废园之荒草稍不勤锄立即人头钻动,蓄势待发,斯人便无复安忍祥和之定,自然德行有失了。

此与国之兴衰存亡理亦同:国民若四体不勤,不思发奋图强,精进益国,则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稍不思进取散乱放纵,或自恃四平八稳而闭门造车、安然高卧,一枕黄粱直至天光,只恐江山社稷已是岌岌可危,门外风光更乃万般不同,旖旎变幻。

结果落得人前人后只有挨打受辱、被人生吞活剥,束手无策自寻痛苦的份,于此之时自责后悔、伤心难过只是亡羊补牢。正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龙游浅水遭虾戏,破国亡臣作奴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此乃世俗之语略谈,佛法尤甚之矣。本有学佛了生死之法缘,得以蒙师教化授持口诀,是无量三界众生所可望而不及,几经夙世方有此福果!

这等行人却不惜此千载良机,反以瞬间之贪着为执而远离法修,将诸佛上师所授之口诀抛诸脑后,弃修持佛法于不顾,不从实践上去实证亲修,依口诀精进行持,则如此修行实为徒劳之行,无有所获矣。

行人切不可迷其心性紊乱,只顾贪求佛法而不实地修持,纵有上师授之口诀,若不实行,亦徒劳无功,终不得解脱。

  声明:这是阿王诺布帕母《子必依论》里面的一段,为了避免断章取义,如果要学习完整义理,请看完整经书。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珍贵东西慢成长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珍贵东西慢成长

珍贵东西慢成长从读小学起,我就一直很努力地学习,可成绩总是平平。有一段时间,我曾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后来,父亲带我去公园,指着园内的两排树问我:你知道那些是什么树吗?我一看,一排是白杨,一排是银杏,与...

世界百米飞人博尔特 做慈善传播保护环境的理由

世界百米飞人博尔特 做慈善传播保护环境的理由

全世界跑得最快的人领养了一只全世界跑得最快的动物。据国外媒体报道,日前,正在肯尼亚访问的牙买加飞人、奥运会和世锦赛三金得主博尔特,在肯尼亚野生动物中心领养了一只3个月大的小猎豹,并把它取名为“闪电博...

达真堪布:平时可以打手印和使用法器吗?

达真堪布:平时可以打手印和使用法器吗?

达真堪布:平时可以打手印和使用法器吗? 平时可以随便打手印吗?可以随便使用法器吗? 达真堪布解答:我们练习的时候可以打手印,但是平时不能随便打,因为它的作用非常大,意义也非常深。我们用语言来表达...

六道众生投胎转世的判断

六道众生投胎转世的判断

六道轮回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后来释迦牟尼佛出世,随顺此世界观用以度化世人断诸烦恼永离生死。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在一定程度上能为信众带来福报,所以佛称其“多牛,多马,多珠宝”。但婆罗门教不能令众生永...

达真堪布:比供佛还大的功德

达真堪布:比供佛还大的功德

达真堪布:比供佛还大的功德 比供佛还大的功德作者:达真堪布 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讲:“俱胝那由他刹土,所有无量诸供品,恒时以此供圣士,不及慈心之一分。”意思是,将尽虚空、遍法界的清净以及不清净的一...

海涛法师:我信佛,可是身边很多朋友都不信,请问我要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接受佛法-

海涛法师:我信佛,可是身边很多朋友都不信,请问我要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接受佛法-

海涛法师:我信佛,可是身边很多朋友都不信,请问我要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接受佛法? 问:我信佛,可是身边有很多朋友都不信,而且还劝我不要迷信,请问我要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接受佛法? 答:我想佛法是用在人格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