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智法师:什么是开佛眼(191—200)

纯智法师:什么是开佛眼(191—200)

191、请简单讲一下菩萨的阶位?

答:从初住到十回向,一共三十个阶位,就是菩萨的贤者位,通常简称为三贤位。十回向的最后一念,首先破一分无明,便入初地。十回向位修习中道观,以中道观破一分无明,便显一分三德,而证第三不退,称为念不退,开佛眼,成一切种智。初地以上,便是圣位菩萨了。但是,也有的经上说,须八地以上,才是圣位菩萨。

192、什么是开佛眼?

答:圣位与贤位的分别,就是在中道观的修证与否。只要中道观修成一分,便破一分无明,便显一分三德,破除无明及显现三德的智能,便称为佛眼。所谓佛眼,实际就是指的体证不真不俗与即假即真的智能而已。能够体证了真俗圆融的道理,便是开了佛眼,但是此绝非止于口头说说,一定要彻心彻性地亲证之后,才能算数。如果没有彻悟,单靠一两次的显现,那都是虚假的,不能算数的。

193、什么是一切种智?

答:能够知道一切法一切相,空如寂灭,又能知道一切法一切相的种种分类差别,能够如此地空有双照,真俗圆融的智能,便称为一切种智。

194、什么是三德?

答:一,体证了佛性本体,称为法身德;二,如实明了觉知一切的法相,称为般若德;三,远离一切系缚而得大自在,称为解脱德。

195、什么是念不退?

答:是指了知生死本际、Lipan本际、烦恼本际、菩萨本际;生死Lipan,烦恼菩提,不一而异,念念能与佛智相应的意思。

196、菩萨的生死能由自己决定吗?

答:初地以前的菩萨生死,是由业力决定的,不得自主的;初地以上圣位菩萨的生死,是由自己的愿力决定的,能够自由作主的。所以菩萨到了初地以上,便能自由化现,虽是菩萨,而能分身百界,以佛的姿态出现,教化有缘的众生。

197、初地以上的菩萨怎样才能成佛?

答:初地以上的菩萨,要究竟成佛,尚须地地破除无明,地地分证中道,地地增显三德,地地开一分佛眼。到了第十法云地,再破一分无明,便进入一生补处的等觉阶位。到了等觉位的菩萨,除了佛陀,无人能够测知等觉于佛的不同之处。

198、什么是等觉?

答:就是相等于佛而又略微不同于佛的意思。

199、什么是一生补处?

答:所谓一生补处的生字,是指尚有一分变易生死未了的意思。凡夫与贤位的菩萨,有出胎入腹而又老病死亡的生死,称为分段生死;已了分段生死的圣位菩萨,自初地以上脱离三界的分段生死,他们每破一分无明,每更向上一层,也是称为生死,那是叫做变易生死。仅余一分无明,仅须更上一阶的等觉菩萨,便称为一生补处。另外还有《八相成道》中说,由兜率天下来人间,投胎、住胎、出世、出家、说法、Lipan之后,不再受生的意思。

200、什么是劫?

答:劫是梵语Kalpa劫婆的简称,印度通常是用作计算时间单位,所以对于劫的应用,非常广泛。劫的含义也有长有短,不过一般的解释是这样:人寿自八万四千岁,百年减一岁,渐渐减到人寿十岁,再由十岁,百年增一岁,渐渐又增到人寿八万四千岁,如此的一减一增的时间过程,称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四个中劫为一大劫。通常经中所称若干劫的,就是指的大劫。劫是个很大的数,但在佛、菩萨眼中,却是个很小的数。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尊重是金钱买不到的

尊重是金钱买不到的

有位富翁十分有钱,却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为此他十苦恼,每日寻思如何才能得到众人的敬仰。他在街上散步,看到街边有一个衣袖褴褛的乞丐,他心想机会来了,便在乞丐的破碗里丢了一枚亮晶晶的金币。谁知道乞丐头也不...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驯服狮子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驯服狮子

一位妇女因为丈夫不再喜欢她了而烦恼。于是,她乞求神给他帮助,教会她一些吸引丈夫的方法。神思索了一会儿对她说:我也许能帮你,但是在教会你方法前,你必须从活狮子身上摘下三根毛给我。恰好有一头狮子常常来村...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二十三则·龙施女出家修道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二十三则·龙施女出家修道

第二十三则龙施女出家修道古时候,有一位名叫须福的长者,他有一个女儿,名字叫龙施。龙施从小聪明惹人喜爱,家教很好。在良好的家庭环境里,她无忧无虑地长大了。在她十四岁时,有一天早上,佛陀与弟子忽然来到她...

床头朝向有这些讲究 你知道吗

床头朝向有这些讲究 你知道吗

在风水学中,床头朝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尽管它并不那么位置突出,但是因为卧室和床,是我们每天都要休息的地方,因此,这个位置的风水是不是调整的好,对于我们的运势,甚至是健康都有很多影响。床头朝向,...

净土法门法语:从四念处就生四正勤

净土法门法语:从四念处就生四正勤

1 四念处是观慧,戒定慧三学,它是属于慧。学佛没有智慧,你就入不了门,至少有四念处的智慧你才能入佛门,入佛门你才能够精进。我们今天学佛,学了几十年,功夫不得力,什么原因?我们连四念处的智慧都没有。四...

佛教故事:佛化婚姻:一 婚姻是业力,因果的产物

佛教故事:佛化婚姻:一 婚姻是业力,因果的产物

一 婚姻是业力,因果的产物依佛法的观点,对婚姻的基本看法则是婚姻是由于人们内在的爱欲需求,累世的会聚因缘,以及业力的牵引,导致今生男女两人遇合,组成家庭,乃至生儿育女。这中间,有其必然的因果关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