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和不皈依的区别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我信佛,佛在心中,可为什么要皈依?这就像一个人生下来为什么一定要登记户口一样,只有你登记了户口,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公民。在佛教里也是这样,你心中有佛,你对佛有信仰,你觉得佛菩萨很好,你也愿意去烧香、磕头、点蜡烛等等,这叫信佛,是相信佛菩萨,这跟我们入门学佛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没有受皈依的戒律,我们就不会约束自己,不约束自己,造作了恶业不仅会给他人带来伤害,自己也会得到恶果感受苦痛。

如果不皈依,如果没有戒律的约束,表面上你可能喜欢供佛,点灯、烧香、拜佛、念经等等。但佛陀让我们不要去伤害众生,要约束自己的时候,就会开始做不到了。约束我们的语言不要去骂人,你做不到;约束你不要去贪婪追求世间的名闻利养,你也做不到;约束你不要嗔恨他人,还是做不到。所以,真正要做一个佛弟子,必须要从入门皈依开始。皈依的戒律,是别解脱戒里最基础的戒律,而所有戒律的基础就是皈依。皈依之后,修八关斋戒可以,修出家的戒律可以,修菩萨戒可以,修密乘的戒也可以。如果没有皈依的话,什么戒律都谈不上,因为没有基础。

所以,信佛不是说说而已,不是你说自己信佛就可以了,是要有戒律戒条的。皈依后,通过佛陀的身口意传给他的弟子们,受身口意的戒律,身体上不去杀生、偷盗、邪淫;语言上不去恶口、两舌、绮语、妄语,心不去贪嗔痴慢疑等等。伟大的佛陀传了无上殊胜的佛法给我们,我们也愿意追随佛陀去闻思修佛法。如此,我们才能从一个信佛的人变成一个真正学佛的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文殊菩萨的故事:不净得罪—智超法师

文殊菩萨的故事:不净得罪—智超法师

不净得罪—智超法师宋哲宗元佑年中,有四川僧人智超法师,平常都用功于诵读华严经,已经有三十年之久。有一天偶然见到一位相貌清爽的童子,向他举手打拱作揖,于是法师问:「你从什么地方来呢?」「我从五台山来。...

作为佛教传统法会之一 盂兰盆会意义为何

作为佛教传统法会之一 盂兰盆会意义为何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教的盂兰盆节,在道教中称中元节,民间称鬼节、七月半等,是我国重要的祭祀节日。而盂兰盆节在佛教的观念传统当中更添了提倡民族孝道的盂兰盆会意义,这也是为什么盂兰盆节在中国流传甚广,...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264」“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264」“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和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愿在未来的日子里“实践”药师七佛如来四十四大愿...

崇慈法师:《六祖坛经》第十五讲

崇慈法师:《六祖坛经》第十五讲

《六祖坛经》十五讲(附注:每期讲稿都由弟子们根据录音整理。师父很忙,不能亲自审稿。限于水平,若有错字漏字,敬请大家原谅!阿弥陀佛!)上次我们讲到了能善分别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那么我们讲到了四悉檀。...

达真堪布:怎样面对别人的称赞

达真堪布:怎样面对别人的称赞

达真堪布:怎样面对别人的称赞 问:怎样面对别人的称赞?达真堪布答:别人称赞自己如何好的时候,你要观察自己的内心到底有没有这些功德。若是有,也不能傲慢,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上师三宝赐予的,都是父母众...

虚云法师开示录-六月初二日开示

虚云法师开示录-六月初二日开示

六月初二日开示佛灭度后,法住世间有三阶段: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善见论》云:“由度女人出家,正法唯有五百岁。由世尊制比丘尼行八敬法,正法还得一千年。问:千年已,正法为都灭那?答: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