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修行学道,怎能不恭敬于法?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对比丘们开示:有一次,天帝释提桓因欲前往游戏园,令驾车人摩得梨准备一部用千匹马拉的大车。摩得梨接到命令,很快地备好马车来到宫外,并向天帝禀报:庄严的千马大车已准备好,可以出发了。

这时,天帝释提桓因不急不徐地走出毗禅延堂,向南恭敬地合掌。看到天帝如此地恭敬,让驾车人摩得梨大吃一惊,害怕得连手中的鞭子及驾车的缰绳都掉了下来。帝释问道:发生了什么事,你怎会如此惊惧?

摩得梨回答:天帝,我因为见到您合掌向南礼敬,心中感到惊恐万分,才会吓得连鞭子和缰绳都拿不住。他接着说:世间上一切有情众生都尊敬您,世间一切土地莫不属于您,甚至四天王天及三十三天的所有天人也都礼敬您,您的威德如此广大,还有什么人的德行胜过您,让您如此恭敬地行礼?

释提桓因回答:如你所说,世间一切众生尊敬我,是因为我的德行,而所有天人亦恭敬法。今天我如此礼敬,正是具足戒法。帝释进一步解释:出家修行者,常行精进不放逸,长夜入于禅定寂静,持无上清净戒,舍离贪嗔痴三毒,而能解脱生死、出离三界,因为如此,我今至诚礼敬。所有大阿罗汉已远离一切欲爱、色爱,破除无明,息灭烦恼;在家居士能广修十善乃至一切善法,不造恶业,如此所有依正法修行者,今我皆恭敬普礼。

听完帝释的解说,摩得梨说:您的言行皆依于正法,是最殊胜的,我愿跟随您一起礼敬所有奉行正法者。天帝释提桓因再度合掌礼敬,然后搭上千马严车离开。

佛陀告诉所有比丘:天帝释提桓因位于人天第一,得大自在,尚且能够如此恭敬于法,何况比丘剃除须发,舍离世间一切,辞亲出家,修行学道,怎能不精勤修行,恭敬于法呢?听到佛陀的开示及劝勉,所有比丘皆发起无上道心,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二》

省思

色身总会衰老,名利、权势也是因缘假合,没有恒常不变,唯有修习禅定、持戒、修善,才能够断除烦恼、远离贪嗔痴。由此所显发的自性清净功德,才是人生真正的珍宝,值得我们用生命来实践。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康熙的误会

佛教故事:康熙的误会

康熙的误会清康熙好私访,是出了名的。传说一天上午,他摘金龙冠,脱去黄龙袍,头戴瓜皮小帽,上面还有 个红疙瘩揪儿,穿着长袍,旬罩马褂,漫步在五台山台怀镇杨林街上,真象一位有钱的大掌柜。如怀镇有三条街,...

佛教文化--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摩诃迦叶

佛教文化--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摩诃迦叶

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简介第一为摩诃迦叶,称苦行第一;第二阿难陀,称多闻第一;第三舍利弗,称智慧第一;第四是须菩提,称解空第一;第五是富楼那,称说法第一;第六是大目犍连,称神通第一;第七是摩诃迦旃延,称...

黄念祖:从金刚经到无量寿经

黄念祖:从金刚经到无量寿经

黄念祖:从金刚经到无量寿经 黄念祖居士主讲 姜善和居士录音整理 《从金刚经到无量寿经》为黄老居士生前于北京居士林所讲,原讲共为七讲,惜当年第二讲录音丢失,故至今海内外只保留有六讲磁带,通过整理现编...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引言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引言

引言阅读台湾「今日佛教」月刊第二卷第二期,上载有煮云法师大作「金山活佛」一篇文章,我一看到这个醒目的标题,内心就生起了一股欢喜情绪,煮师的文艺天才,和他的创作能力是为人所称道的,数年前,他在佛刊上写...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火烧密籍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火烧密籍

仰山慧寂初参耽源禅师,深得禅师赏识,耽源便把慧忠国师传给他自己的一本法门秘籍传给他:这是祖上代代相传下来的,你要好好保存。慧寂拿过来看了一遍,就一把火把它烧掉了,耽源十分不解:我这法门,谁都不会,你...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 (第八讲)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 (第八讲)

种善因得善果 (第八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问:请示师父,佛教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它跟其他的宗教、哲学有什么不同?师父:佛教,我们从名词上就能够了解它的意义。这个名词是梵华合译。佛是梵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