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为求正法不惜身命 国王被插上千颗铁钉

今天这篇故事节选自《贤愚经》,主人公是佛陀前世毗楞竭梨国王。据《贤愚经》记载,释迦牟尼证道成佛之后,念诸众生,迷网邪倒,难可教化,若我住世,于事无益,不如迁逝,无余涅槃,紧要关头梵天知道佛陀心念,就从天上下来,顶礼佛足,长跪合掌,劝请世尊:转于法轮,莫般涅槃!佛陀这样回答梵天:众生之类,尘垢所弊,乐著世乐,无有慧心。若我住世,唐劳其功。如吾所念,唯灭为快!梵天为了芸芸众生,讲述佛陀前世求法、弘法事迹,恳请佛陀住世、弘宣正法。下面这篇故事,就是梵天所讲。

世尊!您于过去世时,在阎浮提作大国王,名为毗楞竭梨,统领各国八万四千村落,有二万夫人、宫女、五百太子、一万大臣。国王富有慈悲心,爱民如子。

当时国王心好正法,就派遣大臣宣令天下:谁能为我宣说经法,定随他的心意,满足一切所需。

有一个名叫劳度差的婆罗门,来到宫门前说:我有大法,谁想听闻,我可以为他宣讲!

国王听到这话,喜不自胜,亲自出来迎接,接足作礼,殷切问候,引到大殿,铺设高座,请他就座,然后合掌说道:恳请大师为我说法!

劳度差说:我的学问是经过多年四方劳苦地追求勤学而得,凭什么大王轻易就想听闻呢?

国王作揖道:您所需要的一切,尽管吩咐,我对大师不敢有一点吝惜。

劳度差随即回答国王道:如果能在你身上钉入一千个铁钉,才可以赐给你正法。

国王立即答应下来,定在七天后做这件事。国王马上派人乘坐大象,遍告阎浮提内所有民众:毗楞竭梨大王为求取妙法,七天后将在身上钉入一千个铁钉。

臣民们听说此事后都云集过来,对大王说:我等四方臣民,承蒙大王恩德,才个个获得安乐,恳请大王为了我们,千万不要在身上钉一千铁钉!

当时宫内的夫人、宫女、太子、大臣等所有在场大众也都同时向国王哀求:恳请大王为了我们,不要为一个人就舍弃生命,抛弃天下一切众生!

国王谢绝道:我在漫长的生死轮回中曾无数次丧身,有的是因为贪欲,有的是因为瞋恚、愚痴,白骨累积起来高过须弥山,被砍头所流的血超过五江水,哭泣的眼泪比四海水还多。诸如此类白白丧失身命,没有一次是为了正法。我今天钉铁钉是用来求取佛道,以后成佛时,一定用智慧的利剑断除你们的烦恼疾病。你们为什么要阻止我的道心呢?

这时大众便默然无语。

于是大王对婆罗门说:恳请大师慈悲,先说正法,然后再下钉。倘若我先断命,就来不及听法了。

劳度差便说偈道:一切皆无常,生者皆有苦,诸法空无主,实非我所有。说罢此偈,立即在国王身上钉入一千铁钉。

此时,各位小王、群臣及一切在场的大众都扑倒在地,犹如大山崩倒,啼哭不止,以至不辨方向。

当时天地六种震动,欲界和色界诸天人深感奇怪,不知是何原因,纷纷从天而降,见到菩萨困苦至此,为法伤坏自身,同时哭泣,泪雨滂沱,又洒下如雨天花来作供养。

这时帝释天来到国王面前问道:大王今天勇猛精进,为法不惧苦痛,到底是想求什么呢?想作帝释、转轮王吗?想作魔王、梵王吗?

国王回答道:我的所作所为,不求三界中的安乐果报,所有功德都用来求取佛道。

天帝又说:大王今天毁坏身体,感受这般痛苦,难道没有悔恨心吗?

国王说:没有!

天帝又说:现在看大王的身体痛苦得不能自持,口中说没有悔恨,以何为凭证呢?

国王当下立誓道:如果我是出于至诚、心无悔恨的话,愿我的身体恢复如初。

说完此话,身体立即就恢复了。

诸天人民无比高兴,欢欣雀跃。

梵天说完这个故事,继续恳求佛陀:世尊!现在您法海已满、功德齐备,为何却要舍弃一切众生、速入涅槃而不说法呢?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法音集:异时而熟

佛教故事:法音集:异时而熟

异时而熟守成法师著目连尊者有一胞弟,饶财多宝,库藏盈满,仆从奴婢,不可称计。有一天,目连告弟曰:闻卿悭嫉,不好惠施,我佛常说,若人惠施,获报无量。弟闻兄之开示后,即大行惠施,但其一面开藏施舍,而另一...

家居环境布局讲解 几大禁忌教你赶跑坏运气 好运随后到

家居环境布局讲解 几大禁忌教你赶跑坏运气 好运随后到

有时候家里的风水看似不重要,但是其实对于我们的生活还是有一点的影响的,一些看似很平常的举动往往会触犯了风水方面的禁忌,今天就来进行家居风水布局讲解,有几大禁忌是需要注意的,教你赶跑坏运气,好运随后到...

立六字碑永消车难

立六字碑永消车难

立六字碑永消车难湖南省沅江市竹莲乡某段公路拐弯处,大约有五、六 十米的路段,路边的树从来都长不起来,而其它路段的树都有大碗口粗了,原因是这个拐弯处经常发生车祸,不等小树长起来,就被撞断了。附近的村民...

禅宗小故事:吾无隐乎尔的故事

禅宗小故事:吾无隐乎尔的故事

临济宗黄龙派的开山祖是黄龙慧南,慧南传晦堂禅师。晦堂的门下,收了一个赫赫有名的文豪黄山谷道人。晦堂开示山谷的方法很特别,是借用了《论语》中一句人人熟悉的句子。孔子的弟子曾说:老师的学问那么高深,我们...

纯智法师:什么是发菩提愿?(231—240)

纯智法师:什么是发菩提愿?(231—240)

纯智法师:什么是发菩提愿?(231—240) 《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什么是菩萨种姓? 答:是指没有大乘根性的众生,虽然能够发心求受菩萨戒,但是不能如实实践菩萨之道。舍己为人,忘我而为人,便是菩萨...

心念容易飘浮不定

心念容易飘浮不定

远行与独行,无形隐深窟。谁能调伏心,解脱魔罗缚。僧珈逻仕达是舍卫城的一位长老比丘。他的妹妹生下儿子时,以他的名字为名。这男孩后来也出家为比丘。有一次这年轻比丘停留在某个村子的精舍时,有人供养他两件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