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鱼的寓言

三条鱼的寓言十分耐人寻味。古时候,波罗奈河里有三条鱼,名叫大思、小思和中思。它们沿着河从森林游到有人烟的地方。中思对大思和小思说:“这地方危险可怕,渔夫撒下各种渔网,我们还是回去吧!”那两条鱼由于懒惰和贪吃,愚蠢地一味觅食,全然不顾中思对他们的好言劝告,醉生梦生、流连忘返,不肯回森林,一晃过了三个月。最终由于它们懒惰成性、盲目无知被困在渔网里。眼看着就要被渔夫捉住了,幸亏中思足智多谋,帮助它们脱离了险境,死里逃生。

当今社会中贪得无厌的官吏,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不择手段,损公肥私,贪脏枉法,只贪图眼前,却毫无警觉,竟不知自己已身处险境,越陷越深,最终落人法网。那些人不是和大思、小思一样被眼前的利益迷了心窍,贪的越多越好吗?殊不知那些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到了黄泉什么东西都带不去的,只有自己的业障才带得到地狱里去。

然而中思就不贪图眼前利益,它深知贪吃懒惰,终将招来杀身之祸。它不顾个人的危难,劝告同伴并帮助它们脱离险境。

这—则寓言是佛教中的典故,引人入胜,正如《地藏经》中写道:地藏菩萨千方百计超度在六道中受苦受罪的众生,不辞疲倦。因为,阎浮众生,性格执拗,恶习太重,解脱了又陷入,使得菩萨很久很久以来不停地忙于度脱。就好似一个人离家迷失了道路,而误入险境,在险境中有很多夜叉及虎狼、狮子、蛇、蝮蝎,这个迷路之人在险境中,须臾之间就会遭到毒害。有一位善友,懂得解毒的方法,可以防止、降伏夜叉和这些毒虫猛兽,忽然遇到迷路人要进入险境,便对他说:“这男子,什么事要进入这条路?你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来制服这些毒虫猛兽?”这迷路人不知道是险路,忽然听到这话,马上退步,要离开此路。那位行善的朋友挽住他的手,引他离开险道免遭毒害,来到好路上,使他平安快乐。又对他说:”迷路的人,从今以后不要再走这条道。进了这条道,就难得出来,还要你丧身损命。”那迷路人很是感动。临别之时,善友又说:“假如见到亲戚朋友以及陌生人,无论男女,都要告诉他们这条路上有很多毒虫猛兽伤人性命,不要让他们来自取其死。”

地藏菩萨大慈大悲,拯救受苦受罪的众生,使他们转生在人道、天道,享受奇妙的快乐。这一则寓言中的中思不就是经典中点化的菩萨形象吗?它大智大勇,救拔众生脱离苦海。如果我们学佛念佛的众生也象大思和小思一样贪懒,执迷不悟,被眼前现实利益所迷惑而不作长久打算,一旦利欲熏心,那就会陷入险道,永处在地狱之中,无有解脱之日。不要认为我现在还年轻,可以多赚些钱买轿车、买别墅;到了明天我还要培养子女成为亿万富翁;到了后天,我还要让孙子成为跨国财团总裁,所属公司遍布全球等等,这无尽止的贪着是永远也满足不了的。这样醉生梦死、流连忘返,一晃就是几十年过去了,那西方极乐世界的彼岸何时能到达呢?常言道:“黄泉路上无老少。”到了临终就来不及了。随着个人业力转入六道中轮回,无有出期,这太可怕了。我们要引以为诫,学佛念佛是不论地方场所的,它可贯串在行住坐卧中,这样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佛能使人们净化思想,人心向善,驱贪、嗔、痴而开真智慧。就不会象大思和小思那样而误人险道。我们要抓紧时间学佛念佛,勇猛精进,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贪嗔痴洗刷干净,这样才能早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的彼岸。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成为一名素食主义者,你需要知道哪些?

成为一名素食主义者,你需要知道哪些?

无论从崇尚自然、尊重生命的角度,还是从自身健康考虑,越来越多的现代人选择了素食。但放弃鲜美的肉食,取而代之的是叶茎类、豆类、瓜果等食物,对初试者来说并不容易。素食主义者除了在饮食上要放弃食用所有动物...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自食恶果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自食恶果

自食恶果从前,城里有位财主叫首陀罗,虽然家财万贯,但一直没有孩子。于是首陀罗收养了一个弃儿,把他当做自己的亲生孩子,精心抚育。但没几个月,首陀罗的妻子竟然怀孕了。首陀罗喜出望外,有心想遗弃收养的弃儿...

轻松戒掉邪淫

轻松戒掉邪淫

轻松戒掉邪YIN 一、知道原因 就像很多人病痛来临,深陷痛苦中,才知道不杀生不吃荤 想一想工作多么的烦杂,多么的不顺利,有做不完的事, 一直还没晋升、还遭辱,是什么原因?原因就是出在我自己身上,...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二十六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二十六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二十六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二十六卷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辩缘起品第三之六 结生识后。六处生前。中间诸位。总称名色。岂不已生身意二处。应言此在四处生前。大德逻摩。率...

下雪天:健康调养身心全攻略

下雪天:健康调养身心全攻略

  心:雨雪天如何调节心情气象条件及其变化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对人的心理情绪方面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医学专家发现:雨雪天气之所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雨雪天气下光线较弱,人体分泌的松果激素较多...

55如何一门深入?

55如何一门深入?

如何一门深入?  近代的思想家胡适之先生曾经说过:「为学应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博览群籍是学问的基础,一门深入是学问的造诣。如果仅是博大而不精深,不能成为学问,只能算是常识,所谓门门通,门门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