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约定

皇后的约定

很久以前,在一个名叫处留的地方,城中住着一位名叫优陀羡的国王。国王长得威武英俊、聪慧豁达。王后名叫有相,容貌娇美、举世无双,并且生性善良、温柔贤淑,深得国王的宠爱。

当时,国中有一条律法身为国王,不能亲自弹琴自娱。然而国王的王后有相,自恃国王的宠爱,便和国王一同来到曲室,一起唱歌跳舞,共享欢乐。有相心想:「何不让大王亲自弹曲,我来跳舞。」

于是有相就娇声劝说大王弹琴。国王为了使爱妻高兴,就弹琴奏起美妙的音乐。音乐起时,王后有相翩翩起舞,曲美舞更美,两人都很高兴。国王边弹琴边观看爱妻跳舞的美妙姿态,也陶醉在其中,只是过了一会儿,国王见王后的脸上忽然出现死相,心里一惊,再仔细一看,估计王后的寿命不会超过七天。于是,国王再也高兴不起来了,便丢弃手中的琴,脸上现出悲惨的样子,长叹了一声。

王后见国王不再弹琴,而且悲悲戚戚,就问:「大王!我一直受到您的恩宠,所以敢与您一起在曲室中弹琴起舞,共同欢乐。大王!您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为什么要弃琴长叹?希望大王以实相告。」

起初,国王不语,但经不住王后再三追问,便以实相告。王后听后,心中很害怕,但仍然安慰国王说:「大王不必过于难过,我以前曾听比丘尼师父说法,如果我能一心出家,即便是一天,也能生天。如今,我已命在旦夕,我该出家了,愿大王恩准!」

国王听了爱妻的话,情深意长地对王后说:「妳且留在宫中,过了第六天,一定遵从妳的意愿,让妳出家。」

这样,国王和王后相互依依不舍,在恩爱又悲惨的气氛中度过了六天,眼看第七天一下就到了。国王对夫人说:「你有善心,我准许你出家,如果你死后升天,一定要来看我,我等着你,不要忘了我们的约定。」

国王跟王后许下这个约定,王后答应了,于是斋戒沐浴,跟随比丘尼师父剃度出家,受持八戒,当天就喝了石蜜浆。石蜜浆在肚中绞结,她很快就死去了。神识乘着善缘,得以升到天上。有相虽然成为天女,但她仍记着生前与国王的誓约,便在一天夜里来到王宫。

剎那间,只见宫中一片辉煌,天光照着王宫,有如白昼一般。国王和众臣一起出来,见一天女,国王就问:「妳是何人?」

天女回答说:「我是大王的妻子有相。」

国王见王后果真的生天了,心中无比欢喜,就说:「请到宫中坐吧。」

天女回答说:「我因为生前和国王有誓言,所以依约前来探望您。没想到您现在已近污秽,权欲熏心,我劝您还是放弃世俗的欲望,出家修学佛法吧!」

国王听到这话,心中顿时省悟,自己长叹说:「现在的天女本来是我的王后,因为出家一天就得以升天,神通广大,能见到世间的一切卑贱,我现在为什么不出家呢?我曾经听说过,天上的一块指甲大小的地方,就能抵过一个阎浮提地,我现在仅有一个国家,又有什么可贪恋的呢?」

随后,国王就把王位让给儿子,出家修道,最后修成阿罗汉果。

所以《大智度论》在赞叹出家功德时,有这么的偈语:

「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鹤能远飞;

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深。」

这就是在说明出家功德难量,绝非世间福德可比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学佛因缘有种种,有人学佛后如意顺利;也有人学佛后障碍滋生,生活不顺。为什么呢?要如何做?

学佛之后,不代表就能事事顺心,甚至不受任何业报。因为我们在还没学佛之前做过的种种事皆有因果,哪怕后来学了佛,因果也不会断,该有的果报还是要承受的。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高僧大德,都是这么过来的。他们都在用行动告诉我们,如果不能竭尽全力忏悔业障,不能精进地修行,只会用嘴巴有口无心地学,对成就没有任何意义。

《佛说慢法经》有谈过这个内容:

佛告阿难:“有人事佛以后便富贵;有人事佛以后衰丧不利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有人事佛,当求明师;得了了者,从受戒法。为除诸想,与经相应;精进奉行,不失其教。受者不犯,如毛发者,是人不犯道禁,常为诸天、善神侍卫拥护,所向谐偶,财利百倍,众人所敬,后当得佛,何况富利!如是人辈事佛,为真佛弟子。又复有人事佛,不值明师,亦无经像,又复不礼敬。……”这段话什么意思呢?

有的人学佛是为了真正明佛理,得了悟的善知识,断除自己各种贪嗔痴妄念,日常能依教奉行,精进修行,待人做事都能依佛法行事,如理如法,所以他能够在之后事事称心如意。但是有的人学佛,没有遇到真正的明师,也没有经书、佛像,又不恭敬三宝,对佛理既不懂又不理解,对佛法有时信有时不信,放不下五欲的享受,又不肯努力修行,还在做种种贪、嗔、痴的行为,自然也就障碍滋生,生活不顺。

该如何改变?当然是从当下开始,通过自己的努力,用正确的方法,从因上下手,就好像种地必须下种、施肥、浇水,并且小心看护,如此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得到好的瓜果。

而我们需要精进闻思修佛法,发起猛烈的忏悔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若遇顺逆诸境,能安然处之,如此用功,定能一切如意。

学佛之后,能否万事顺心呢?

学佛因缘有种种,有人学佛后如意顺利;也有人学佛后障碍滋生,生活不顺。为什么呢?要如何做?学佛之后,不代表就能事事顺心,甚至不受任何业报。因为我们在还没学佛之前做过的种种事皆有因果,哪怕后来学了佛,因...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十六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十六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十六阿弥陀经讲记(十六)正文已讲完了,释迦佛口说的经,这段话就讲完了,叫正宗分。正宗分主要是释迦佛亲口所说,阿弥陀经到这里已把佛口说的法说完了。很简单佛再三叮咛“若有众生,闻...

一行禅师:一行禅师

一行禅师:一行禅师

一行禅师Thich Nhat Nanh一行禅师生于1926年的越南中部。1942年,也就是在他十六岁的时候,他出家当了一名禅宗和尚。越美战争爆发后,他是越南佛教和平代表团主席,他和他的很多出家同修,...

低脂素食并补充B12维生素 更容易改善糖

低脂素食并补充B12维生素 更容易改善糖

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据一项新研究显示,在控制2型糖尿病方面,食用低脂素食饮食或许比传统饮食更有帮助。   研究人员发现,在连续22周坚持低脂素食饮食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43%服用药...

百喻经-说人 喜嗔喻(十三)

百喻经-说人 喜嗔喻(十三)

说人 喜嗔喻原文   过去有人,共多人众坐于屋中,叹一外人德好极好,唯有二过:一者喜嗔,二者作事仓卒。    尔时此人过在门外,闻人选是语,更生嗔恚,即入其屋,擒彼道已过恶之人,以手打扑。 傍人问言...

内分泌小贴士

内分泌小贴士

治脸上黑星(雀斑):元荽(又名香菜),煎汤,一天洗三次,一个疗程治愈。治青春痘:用蒲公英2两,熬水喝,一天一付,半月治愈 .no-mobile{display: none;} @media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