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寺院吃斋饭必须要知道的常识

佛教传到汉地之后,形成了一套传统的丛林过堂(用斋)仪轨,规定了碗筷摆放、使用和添饭加菜的步骤与方法。其中的重点是止语端坐、正念受食、威仪寂静。用斋前后念诵《供养偈》与《结斋偈》,表示普同供养佛法僧三宝及法界有情。吃饭时应当提起正念,食存五观: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计算思量我们所吃的食物,从种植、耕耘、收获、加工,其中饱含了农夫的血汗,粒粒皆辛苦。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检讨自己的德行有无亏缺,是否堪受供养。当自策自励,不懈怠一日,不妄食一餐。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对美食不起贪心,对劣食不生嗔心,以平等心待之。众生的过患,以贪为根本,如果没有贪心,则诸患不生,修行之人,常念心中过患,使其远离过恶。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饮食就如良药一般,能治疗身体饥渴的疾病。车子有油才能发动,身体也是如此,吃饭只是为了维持体力,用功办道,不应在食物上起分别好恶之心。

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要借假修真,少食容易饥饿,体衰力弱,难成道业;但是如果贪多,也容易产生各种疾病。所以必须饮食适量才能资身修道。

吃一顿饭要把它与佛法结合在一起,能如此,即使硬如钢铁的食物也能消化;反之,就是滴水也难以消化。因此,佛门中过堂有一语:“五观若明千金易化,三心未了滴水难消。”常存惭愧心,莫失正念,不说人我是非,散心杂话。思量食物的来之不易与众生的苦痛艰辛,产生感恩心、慈悲心、出离心菩提心,一边受食,一边心中默念阿弥陀佛名号。

佛教的修行让人们通过了解自己来改善自己,与正念觉知是分不开的。因此修行人要努力提起正念并保持觉知,时时念佛。然而普通人由于观照力微弱,经常忘失正念,过堂仪轨就是正念修行的增上缘。要使行为符合这套仪轨的各方面细节,并在沉默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必须集中精神,随时觉知自己在做什么和想什么。吃饭时不具备正念,心不在焉,妄想连篇,就是随着贪嗔痴在流转。修因感果如种田,水养禾苗,如智水润心田,能念念在道,则处处都是道场。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既然人身已得,佛法已闻,就要努力修行、念佛,勿空过时日。

只要学会在吃东西时真正地提起正念,默念佛号,一定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满足和感恩,真正吃得身心欢喜健康。那时候,也许你会忽然理解弘一大师所说的“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既不为喜欢的饮食而贪心,也不为不喜欢的饮食而厌烦。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地藏菩萨感应录:闻梵怨灵止宅闹,读经眷属感圣来

地藏菩萨感应录:闻梵怨灵止宅闹,读经眷属感圣来

我所住的村里有一位幼儿园的退休女教师,该老师信佛,平时也供观世音菩萨,但没有正式皈依。由于她没有深入佛法及修持大乘,因而没有生起正信,也没能从佛法中得到更多受益。她的爱人已因车祸去世多年。此后家里就...

女人应该怎么留住老公挽回婚姻  听听这几个建议

女人应该怎么留住老公挽回婚姻 听听这几个建议

婚姻是需要两个人一起经营的,所以当婚姻出现问题后,也是需要两个人一起共同努力挽回的。但是我们首先应该做好自己应该做。当女人遇上婚姻危机应该怎么处理?一起来看看女人应该怎么留住老公挽回婚姻?矛盾降到最...

陈士强教授:历代感应传通鉴

陈士强教授:历代感应传通鉴

历代感应传通鉴陈士强一、[唐]唐临“冥报记”三卷唐吏部尚书唐临撰。收入《大正藏》第五十一卷。《法苑珠林》卷一百着录为二一卷”。据本书卷上唐绛州大德沙门僧彻一则的记载,撰于永徽五年二(五五)。书首有作...

持诵大悲咒不知不觉中改善夫妻关系

持诵大悲咒不知不觉中改善夫妻关系

太太两个星期前给我说,要坚持持诵大悲咒了,我说好,这事就过去了,我也没有想太多。以前和她的关系说不上多好,也说不上多不好,但是,总是感觉有点不是很好,用她的话说,就是对她不好。上个星期周末回家,突然...

弘学居士:净土探微-第九章(一)

弘学居士:净土探微-第九章(一)

净土探微 作者:弘学第九章净土经论及著述第一节阿弥陀佛净土三经一论关于阿弥陀佛经典,有净土三经、净土五经及净土三经一论之说,它们是姚秦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佛经》;刘宋畺良耶舍译的《观无量寿经》;曹魏...

相恋的两人感情危机,如何挽回一个不爱你的人

相恋的两人感情危机,如何挽回一个不爱你的人

两个人能走到一起,应该说是一种缘分,彼此间应该多点的理解。生活中的恋人,相处时间长了,往往会因为一些非常琐碎的事情而感情出现矛盾,甚至到了感情出现危机的时候。那么,年轻人在面对感情不和的时候,在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