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砖成镜”与打坐成佛的误区在哪里?—读怀让禅师与马祖道一故事有感

许多修行人都喜欢参禅打坐,以为只要功夫下到了就可开悟乃至成圣、成佛。这种做法对吗?让我们看看这个流传甚广的禅门公案,或许你能从中领悟到修行的真谛。

马祖道一是禅宗洪州宗的祖师,年轻时曾受教于衡山怀让禅师。那时候的马祖道一非常相信只要坚持打坐就能成就,于是一门心思参禅打坐,每日精进修持从不间断,虽然如此可道力却未见增长。

怀让禅师知道了这个事情后问他:“你终日坐禅是为了什么呢?”

马祖道一回答:“为了成佛”。

于是怀让禅师找了一块石砖,在石头上拼命地磨了起来。

马祖道一不解地问道:“师父磨砖干什么?”

怀让禅师看也不看他一眼,一边磨砖一边说道:“我要把这块砖磨成镜子”。

“磨砖能成镜子吗?”马祖道一诧异。

怀让禅师哈哈大笑:“既然磨砖不能成境,那么打坐就能成佛吗?”

马祖道一内心一动,问道:“弟子应该如何起修呢?”

怀让禅师语重心长地说:“这个道理就像是有人驾着一辆牛车,如果车子不走了,你是打车还是打牛呢?”

怀让禅师的话浅显易懂,牛车不动,当然要打牛。学佛修行要成就,首先要按照佛陀的教戒老老实实修行,要严守戒律,行十善,修六度,发菩提心,这样才能享受到佛菩萨的加持,修“定”才能生用,进而开敷智慧。这就是 戒生定、定生慧的道理。如果我们不能时刻看护自己的心念,修正行为,而只顾打坐,即使再用功也无济于事,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关于这一点,如果我们学习了南无羌佛《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就会明白,认坐禅是修行是错误知见,也正因为马祖道一曾经犯了这一条,怀让禅师才用“磨砖能成镜”来教化马祖道一。

修行就是指我们平时的言行是否符合佛陀的教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对待众生是否慈悲,身语意是否与佛菩萨三业相应。如果只知道禅修打坐做功课,而忽略了修行,就如“磨砖成镜”一般,不可能获得成就解脱。

“有行无功步不前,有功无行如无脚。”只知道禅修打坐做功课,却忽略了修行,就像人没有脚,根本走不到目的地的。当然,如果只修行而不修法也是不行的,就像人虽有脚却迈不开步子,同样走不到目的地的。只有修行修法相结合,才能功行圆满证道成圣,获得成就解脱。

撰文:流水三昧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如何挽回一个男人?深情挽回男友的话

如何挽回一个男人?深情挽回男友的话

如何挽回一个男人?和对方在一起时,就算是一件在别人看起来很傻是事,两人也能无所顾忌的玩闹,因为有对方在。现在再看到相同的场景留下的只有心酸,如果挽回一个男人,让他再回到自己身边。看看下面深情挽回男友...

圣空法师:有幸遇到佛法就不要迷信

圣空法师:有幸遇到佛法就不要迷信

现在的人到寺院,烧烧香、拜拜佛,保佑我发财,保佑我开智慧,你说佛怎么这么倒霉啊?佛就是干这个的?愚痴到了极处了!我们现在做到的话,当下就是了。烧香,烧这么一个又大又粗的香,我不说嘛!干脆!你烧人民币...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临济拜祖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临济拜祖

临济拜祖中国禅宗始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自古相传,凡是作为一位禅师,一生之中必须到这里来参拜一次。有一位禅僧,从来没有见过达摩祖师的面,但是他却甘愿为达摩祖师终身守墓。这座达摩祖师...

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承受了生命之重,却心似莲花

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承受了生命之重,却心似莲花

她饱经风霜,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孀居多年,靠着种菜把两个儿子养大成人。她勤勤恳恳,上集市卖蔬菜瓜果,一元两元五元,慢慢积攒养老钱。她辛劳俭朴,70 多岁的老太太,从不乱花一分钱,不添一件新衣,穿的...

钓鱼的因果报应故事汇集

钓鱼的因果报应故事汇集

钓鱼的因果报应故事汇集 试着这样的疼痛,拒绝钓鱼 事例1: 朋友钓鱼的报应 常听大家讲因果报应之类的事情,本来是半信半疑的,不过,有事情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时候就会相信了。我有一朋友特别喜欢钓鱼,俗话...

佛教徒为什么欢喜素食?

佛教徒为什么欢喜素食?

有一位女青年说:“关于这一历史事实我也知道一些,可是,佛教徒为什么欢喜吃蔬,有什么道理?我想要求你解释一下!”“你关心到蔬食,可见你是很有智慧的。”我说,“我们信仰佛教,不一定就要吃蔬的,吃荤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