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宝贤龙子——供养皈佛 授记独觉

宝贤龙子供养皈佛 授记独觉

一时,佛在舍卫城,大海中有一龙王(Naga Raja)名宝,长大后取了龙妻,夫妻共享美好的生活。后来,生下了一个很庄严的龙子,夫妇为小龙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因父名宝故,子取名为宝贤。它们用牛奶、酸奶、油饼等喂养着宝贤龙子。(译者:藏地有种说法:如谁家牦牛很多,就说他象黑龙一样,传说黑龙的牦牛非常多。所以,这里的龙子也象孩子一样用奶喂养。)宝贤龙子长大后,因它不共的业感,昼夜各三次有龙宫里的热沙不间断地降到它身上,又滚又烫的热沙使它浑身又烫又痛,实在难以忍受,对这突如而来的痛苦很是奇怪:小时候没有,怎么长大了突然受这种苦,就去问父母:父王母后,是不是在我有生之年一直承受这样的痛苦?父母无奈地告诉它:肯定这一辈子要受这种痛苦。它听了后没说什么,再仔细地观察其它大龙,都没有受自己的这种痛苦,又去问父母:为什么那些大龙都没有受我这样的痛苦?父母就搪塞它:它们的福报很大,故不受这样的苦。它也没说什么,又观察那些比自己福报小的小龙们,也没受自己这样的苦。它仍旧怀疑不解地问父母:父王母后,那些大龙是福报大不受此苦,可我仔细观察那些比自己福报浅薄的小龙也没受此苦啊?它们为何不受此苦?这些小龙虽然福报浅薄,但它们已皈依了佛门守持戒律(Sila-sampana),以此功德力故,不受此苦。此皈依戒从哪里能得到?在南瞻部洲人间中土,有释迦如来出世,能仁释迦世尊对众有情降下甘露法雨,使众有情在热恼中得清凉,小龙们也是皈依佛陀后,才不受此苦的。父王母后,您们能否开许我去人间中土皈依这慈悲的佛陀,使这热沙痛苦减轻?龙儿,你可千万不要去,因为,我们现在这个热沙的痛苦算不了什么,如果你去受了皈依戒,再犯了戒(Sila-bheda),将堕入地狱、饿鬼、傍生三恶道中,其苦将胜过此苦的千倍、万倍、千万倍。所以,你还是不去为好。(师言:希望已经受了皈依戒的弟子们,一定要好好行持,不然,果报是很大的。)不管怎样,为了减轻我现在的痛苦,我情愿去受戒。说毕,便手持龙宫里的青莲、白莲等各种鲜花,刹那间来到人间的祗陀园。世尊当时正为数百名眷属传法。宝贤龙子遥见世尊的庄严身相,内心生起了无比的欢喜,便急趋佛前顶礼、恭敬供养。世尊摄受了它,并为它传了皈依戒。受戒后,它身上的热沙痛苦瞬间消失了,心里对世尊感激不已:是世尊,消除了我身心的痛苦和不安,是世尊,赐给我安乐的源泉授我皈依戒。于是它就祈求世尊能在有生之年,唯受自己的供养。世尊说:你不要这么祈求,我还要与其他的众生结缘,不能只与一个众生结缘。龙子也遵命。后来,世尊告阿难集比丘众告以出游王舍城,愿去者可著衣持钵随行。宝贤龙子知道世尊欲出游王舍城,就又去佛前祈求:自舍卫城至王舍城其间路途遥远,弟子准备沿途供养佛陀及僧众,祈佛陀开许。世尊默然开许了。宝贤龙子以神变力把两城之间的路上打扫得干干净净,以鲜花香水撒遍,鹦鹉、孔雀、共鸣之鸟皆住树上,各出妙音,莲池中的莲花竞相开放,上有天鹅自然翔集,每个休息处皆有红白绿蓝四色宝床,道旁恭迎者各自手持百幅宝伞,金柄法幢,各种鲜花恭敬供养佛陀及僧众。宝贤龙子也是捧着各种鲜花紧随着世尊,沿途以各种甘美饮食供佛及僧,一路吉祥,终于到了王舍城。宝贤龙子再三祈求:请佛陀及僧众受我三个月的饮食供养。世尊默许了。供养圆满的那一天,宝贤龙子对每位僧人都供养了一些财宝,给世尊供养了无价之妙衣。功德圆满后,世尊慈颜微笑、身放四光,身光上照诸天,下射八寒八热地狱,各个寒热苦恼的众生皆得安乐,蒙世尊威德力即生天上。世尊光绕三千大千世界三匝后,融入白毫间。

时阿难尊者见此,便请问世尊:如来正等觉无因无缘不会放光微笑,世尊今以何因缘放光微笑?世尊曰:阿难,汝见否?宝贤龙子一路上对吾等恭敬供养?见矣!世尊告曰:宝贤龙子以此供佛及僧之果报,将一百劫中不堕恶趣,又一百劫中享人天福报,最后得人身为最后有者,出家后,在没有善知识没有窍诀的寂静处,现前独觉果位,名曰善愿独觉。这是上供下施的功德力。世尊如是宣说,众等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想让男人紧张,断联时间多久最合适

想让男人紧张,断联时间多久最合适

许多女生在谈恋爱的时候,总是想着各种奇怪的方法,来检验男朋友对自己的爱有多深,特别是两个人吵架之后,就更能够看出一个男生,是不是对自己足够用心和可靠,而在这个时候,断联往往是女生常用的套路。故意和男...

达真堪布:指出别人的毛病是恶语吗?

达真堪布:指出别人的毛病是恶语吗?

达真堪布:指出别人的毛病是恶语吗? 问:看到别人缺点毛病时,我们应该指出吗?如果指出是不是在说恶语,是有罪过的?达真堪布解答:是否指出他人的缺点毛病,第一要看你自己的发心动机,第二要看你和对方之间的...

58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

58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

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确也有忍气吞声的意思。比如《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

弟弟早逝又连父母双亡,此痛何消?何以为孝?

弟弟早逝又连父母双亡,此痛何消?何以为孝?

梅和弟弟俩,勤奋苦读书,经历十二年,双双医学院。可是,弟弟在市三院工作才半年,脑溢血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抢救无效走进了黄泉,真是天不遂愿啊,这个晴天霹雳劈昏了她、这股狂风骤雨直接把她推向了万丈深渊,她...

海涛法师:请问很多来自泰国的师父,会看牌,会看命。可以相信吗?

海涛法师:请问很多来自泰国的师父,会看牌,会看命。可以相信吗?

海涛法师:请问很多来自泰国的师父,会看牌,会看命。可以相信吗? 请问很多来自泰国的师父,会看牌,会看命。可以相信吗?海涛法师答:这个怎么讲呢?我每次都想,不听也算了。如果非要听,就参考,参考。命运在...

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一)释 名

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一)释 名

《入法门论》科解(一):释 名阿王诺布帕母 著多扎信雄仁波切 科解 契证真理谓为入,即是证入之意。大乘义章曰:「证会名之为入。」依循此论之开示,渐次深入修学,即可证入诸法真理,故名为入。  肇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