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志计水净经

梵志计水净经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郁鞞罗(摩竭附边)水岸上。独在树下初成等觉。彼时有计水净婆罗门过中食后彷徉。行至世尊所。世尊遥见计水净婆罗门从远而来。世尊见计水净婆罗门已。为彼故便告诸比丘。若有二十一结着意者。当堕恶趣生泥犁中。云何为二十一。邪见意着结。非法欲欺世间邪法。贪嗔恚懈怠睡眠调戏无耻疑嗔恨恚悭嫉不舍谀谄多无羞无耻无妒嫉增上妒嫉放逸意结。若有此二十一结着意者。堕恶趣生泥犁中。犹若秽垢小儿衣。彼主与染师若染弟子。持衣卤土若牛粪若土以渍之。浣濯洗令极净。虽彼染师及染弟子持彼垢秽小儿衣。以卤土以灰以牛粪以土清净濯洗令极净。彼小儿衣故有黑腻。

如是若有二十一结着意者。便堕恶趣生泥犁中。云何二十一。邪见意着结至放逸意着结者。若有此二十一结着意者。堕恶趣生泥犁中。若有无二十一结着意者。便生善处天上。云何二十一。邪见意着结至放逸意着结。若无此二十一结着意者。便生善处天上。犹若波罗[木*奈]以成衣。彼主授与染师若染弟子。彼染师染弟子。持卤土灰牛粪以渍之。浣濯洗极令净。虽彼波罗[木*奈]以成衣。彼染师染弟子。以卤以灰牛粪上以渍之。浣濯洗极令净。波罗[木*奈]以成衣。极清净白。如是若有无二十一结着意者。便生善处天上。云何为二十一。邪见意结至放逸意著者。便生善处天上。邪见意结见已当弃。至放逸意着结见已当弃。

彼意与慈俱满一方正受住。如是二三四上下一切诸方意与慈俱无二无恚。极广极大。无极分别。满诸方已正受住。如是意与悲喜护俱满一切诸方已正受住。是为婆罗门内外洗净。非外净也。沙门瞿昙往诣水浴。汝婆罗门。瞿昙水洗者。一切世间应戒故应福故应度故。此瞿昙。一切世间水洗者。除一切恶故。在水净洗濡。凡愚常乐。此不得除黑黑行。用彼水净。为在水何所见。人作诸恶行。此水何所能净者。有坚牢净者。当持戒行行清净行。行清净行常得应戒。若不杀盗不妄语为得等度。

梵志当住此作一切善为得安隐。汝婆罗门。何须还家何须水及家。汝婆罗门。宁求净善法。何须弊恶水。但除尘垢秽。瞿昙或作是念。宁求净善法。不须弊恶水。用除尘垢秽。已竟瞿昙。已竟瞿昙。我今归世尊法及比丘僧。世尊我持优婆塞。从今日始尽命。离杀而归佛。佛如是说。彼诸比丘闻世尊所说。欢喜而归。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疫情之下“龙抬头”,有一种苦笑叫“心酸”

疫情之下“龙抬头”,有一种苦笑叫“心酸”

昨天 2 月 24 日,正是民间传统的“龙抬头日”,国内各大媒体同时报道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新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

佛教名词:【菩萨戒】-菩萨戒是什么

佛教名词:【菩萨戒】-菩萨戒是什么

菩萨戒 (佛教解释)大乘菩萨所受持之戒律。又作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反之,小乘声闻所受持之戒律,称小乘声闻戒。菩萨戒之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项,亦即聚集了持...

四秀才会餐

四秀才会餐

孙秀才、姜秀才、黄秀才和秦秀才。一起到饭店喝酒啦呱。   四位秀才走进饭店,要了八个菜、两瓶酒。酒菜上齐,孙秀才首先开了腔,他说:“三位老弟,咱今天要立个规矩,各人用自己的姓氏开头,联带一句俗话,...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佛陀品·第十四品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佛陀品·第十四品

佛陀品第十四品佛陀的教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偈183)诸佛说涅槃至上,忍辱是最高的苦行,伤害他人的人不是出家人,压抑他人的人也不是沙门。(偈184)不诽谤,不伤害他人,严守戒律...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一路修修补补,方能细水长流!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一路修修补补,方能细水长流!

才女林徽因说过,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也许感情确实需要时间来检验,但日子长了,时间就像一个陪伴者,它毕竟不会说话,只是见证。记...

钟汉良解读“逆生长”秘籍:不吃肉……

钟汉良解读“逆生长”秘籍:不吃肉……

钟汉良酒店套房里的钟汉良,穿着哈伦裤,头发吹得高高耸立,随意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像个闲不住的少年。南都记者看着他那张巴掌大的、棱角分明的脸,高而瘦的身材,真的很难相信他已经37岁。粉丝亲切地叫他小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