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名传千古的三大行书,再看佛教之工巧明

 纵观几千年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历史,出现了很多不朽的作品以及名垂千古的书法艺术家,但在所有这些艺术作品中,能够站在书法艺术皇冠位置的是被后人赞誉的“天下三大行书”。建立这三大丰碑的是三个杰出的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苏轼,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兰亭序》《祭侄季明文稿》《黄州寒食诗》。这三幅艺术作品都是出自自然而无刻意雕琢,所谓清水出芙蓉。正如自然的风光,有冷峻的天然雕琢,有无意的鬼斧神工,有自然的随心所欲,正所谓“取乎法上”。

为什么这三幅作品名垂千古?从三幅作品产生的背景,就可以窥豹一斑。

《兰亭序》欣赏

《兰亭序》是王羲之与众友在水边随意取饮,作诗唱和,而微醉之下,顺其时其境,随心所欲的发挥。因此,其章法自然,一气呵成。整篇文章结构精致,潇洒飘逸,既有秀润、潇洒,又有骨力跌宕的清雄之气,使得当时的心境、文章的内容、书法的艺术,既表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又体现了他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暂,盛事不常的出世之无常观。因此此贴成为了千古绝唱。

《祭侄季明文稿》欣赏

《祭侄季明文稿》诞生的背景是唐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谋反,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氏一门被害三十余口。而于唐肃宗乾元元年,颜真卿寻回季明的首骨而睹物思情,心潮澎湃,难以自抑挥泪写下这篇留芳千古的祭文。此文缅怀颜氏家族的满门忠烈,又悲感家族的“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的慷慨悲歌之情。其笔法以真摯情感主运笔墨的“秋鹰”笔法,无意作书,行草相杂,字形敧则多姿;运笔不计工拙,无拘无束,章法动荡节奏丰富;此贴为无为自然而书,既游于规矩之外,又得之意境之天然,颇有“笔墨与血泪交融,浩然共悲情一气”。其作品深得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书法之妙趣,是唯一能与王羲之的《兰亭序》并列为“天下第二行书”的书法神品。

《黄州寒食诗》欣赏

《黄州寒食诗》贴,是苏轼反王安石变法失败,政治上失意,谪居湖北黄州后,作于元丰五年的代表作。诗中叙述苏轼去黄州已三年,心情压抑不得志而生活清苦,每每为寒食(清明)之雨所苦,而感萧瑟难耐。其心绪时而放任,时而漫声细诉,时而凄然长啸,把家国不宁与自己得颠沛流离表达的字字含泪,句句流血,满纸沧桑。而他的书法与诗相得益彰,正如其诗云: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因此此贴用笔以悲愤入情而行笔沉着自然,“尤不合古法”,但结构松紧欹侧,笔画粗壮丰满,有“石压蛤蟆”之感;而字里行间却错落有致,浑然一体,似掠燕无痕,字形忽大忽小,布局有疏有密,极为随意而各具姿态,有“树梢挂蛇”之势,透出疏朗的气息。因此它被誉为“天下第三大行书”之一,的确名副其实。

以上三篇作品实属惊世之作,从世俗意义可以说达到了书法艺术的顶峰。然而其中难免世俗之匠气,所表达的艺术意境非为绝妙超然。艺术的无为境界,超天然自成而震撼心灵,信手拈来而由般若智慧中流淌出来,那不仅是艺术的表达形式,是纯净心灵的书法意境,更是佛教中由工巧明而展现的书法艺术之巅峰。正如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书法表达了人类所无法达到的艺术高度,纵笔豪放,神韵风驰,如飘若游云而青山不动,似矫若惊龙而正气浩然,怀万谷峻风而独笑毫端,我们唯有叹为观止。

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书法立意格高境大,章法独成多家,亘古无二。羌佛的书法严谨中透着随和,古朴中表达新意,秀媚中包含老道,飘逸中不离庄严。神韵内含而自成天然,看似随意数笔实则意境广深。正所谓是书非书,荡尽浮杂俗染;有法无法,脱尽轻鲜烟火。观者如睹虚空,顿感遥不可测,无量无边;又如久别而顿见亲人,自然亲切无比。其可观可摹却难神似,因为佛陀德品之至纯至高,意境之高广,非为凡夫所能比其万一。

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部分书法作品欣赏:

书法一「翡翠玉」龙蛇走笔,气韵畅达,信手挥毫,飘逸清奇。势如惊涛拍岸,柔如清溪拂面;行墨连绵华滋浑厚,既童心天趣,又飘逸自如。妙境神韵如浮云飘冉,雄浑矫健如龙跃天门。不染世俗出三界,仙风佛骨笑五行,实乃精品之绝品。

书法「翡翠玉」欣赏

书法二「高山无道兮」「道兮鲤所依」,又进一步感受到不可思议,其草书立意豪放,龙蛇走笔,穿插婉转自如,流畅刚劲,势如江涛洗谷,震壁四环,松峰不静。羌佛笔下字字珠玑,遒润曼妙,无所不具,统诸家之长于一人之笔,怀万谷峻风而独笑毫端,岂可言喻!

书法「高山无道兮」欣赏

书法「道兮鲤所依」欣赏

书法三「枯藤石堡」行笔毫不着意,墨情脱俗,书韵妙华,正是“天质自然,韵达性海,故刚中见柔,华而清奇” 。其势如高山坠石,震壁四环;其韵如青竹脆折,松峰不动;用笔坚硬雄朴,老辣苍劲铁骨破皮,势如石雕玉钻而内敛雅纯,韵似江涛洗谷而俊秀内蕴。其雄俊豪放,而不失娟美温惬,实乃跃古腾今之书风格韵。

书法「枯藤石堡」欣赏

书法四「小不点」则是典型的孩儿体,童心天趣而另有一番神韵妙境,布局摆章毫不拘束,平中见奇;行笔自如而秀美内涵,非书而书则婉约自在,所谓「字到生时是熟时,老叟童心炉火青」,造型典雅朴拙率真,内藏儒雅风魂,却孩心无执,消尽烟火俗气而奇美至绝。

书法「小不点」欣赏

寥寥数例,就已展显出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书法脱俗无华,格高境妙。时而龙蛇走笔,转锋又童心天趣,平中见奇,飘逸自如,浑厚华滋。行墨连绵,气韵畅达,字势或雄浑矫健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阙;或清新和雅如浮云飘冉,鹤翔松间;或朴拙率真,孩心无执童心天趣,平中见奇。脱尽轻鲜烟火之气,收敛内含,俗染浮杂已然荡尽!。正是“天质自然,韵达性海,故柔中见刚,华而清奇” 。但羌佛却说:「余之写字然耳,书之未入其门,惭愧涂墨,贻笑大方,凑为补壁罢了。」

佛陀如此至高德品觉境,令人敬佩。其实,这些对于佛陀来说犹如沧海一粟,祂一个人所创立了三十大类每一类又分若干类的成果皆是登峰造极的境界,至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楹联文章,更是信手捻来,学识精良。羌佛在各方面的才华,真正展显了诸佛菩萨的五明智慧,看到这些,我们惭愧无比,深感佛法智慧之高深如同无边宇宙,说之不完、道之不尽。而佛陀所传下的《极圣解脱大手印》《藉心经说真谛》《学佛》《什么叫修行》《了义经》则是至宝中的至宝,唯愿大家今生不枉人世走一遭,学到正法自觉觉他。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无关痛痒的角色

无关痛痒的角色

管弦乐团里,有一些似乎很无聊的角色,就是远远站在后排的敲击乐手。每当动人的弦乐声响起,他们总是安靜地坐着,无所事事,他们面目模糊,总被前排的中提琴、单簧管、大锣大鼓等乐手乐器挡着。 无聊之中的最无聊...

台湾中医师夏伯挺先生事迹

台湾中医师夏伯挺先生事迹

台湾中医师夏伯挺先生事迹放血救命法,是住在新竹的中医师夏伯挺先生说的。且是经自己亲身实验,大概是民国六十八-年一位在台中逢甲学院任教的教师,有天上午正在上课,一位老师跑到他的教室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刘...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法螺的条件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法螺的条件

法螺的条件从前有个国家,从来不曾听过法螺吹出的声音。有个善吹法螺的人到了此地,拿起法螺吹了三声,然后把法螺放在地上。村里的人们都被这声音所惊动,跑过来问说:「这是什么声音,如此婉转悠扬?」那人便指指...

有没有马上见效的和合咒呢?

有没有马上见效的和合咒呢?

有一句古话说的是至亲至疏夫妻。夫妻之间既是非常亲密的关系,也有可能在下一秒就因为生活和工作之中的琐事,而出现非常大的矛盾,导致夫妻之间感情的破裂。夫妻之间感情的破裂,不仅仅会给夫妻双方带来非常大的影...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十三、活佛显示定力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十三、活佛显示定力

十三、活佛显示定力活佛,他在民国十八年从上海到香港,要来缅甸那时候,曾经在香港一个富豪家里显示过一次「定」力,谈起这个故事,颇堪发噱!那时他落住在香港一个寺院中,该寺当家师对活佛很尊敬,因为该寺有一...

烧死一只大螃蟹

烧死一只大螃蟹

烧死一只大螃蟹来到雾气浮动的湖边,对岸的白桦树林浓雾覆盖,整个都不见了。隐隐约约中似乎有一个白点破雾而来,无声的,渐行渐方,向湖滨飘来。从浓雾里冒出来的,原来是一只天鹅,一身雪白丰润的羽毛,上了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