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交往,要懂得含蓄和回避矛盾

中世纪时,有个埃及国王接连打败了几个王国。但他连年用兵,国库快空了;此时,又急需一笔巨款,却发现再也拿不出钱了。他的主意打到了犹太富翁麦启士德的身上。但他知道犹太人决不会轻易出钱,得做个圈套让他钻才行。国王思索了好久,总算想出了一个妙计

他把麦启士德请进宫,摆上山珍海味盛情款待。酒过三巡,国王喷着酒气向富翁请教道:麦启士德先生,听说您学识渊博,过人,我想借此机会向您讨教一个问题。

麦启士德见国王那副故作谦恭的表情,怀着戒备的说:不敢当,不敢当,我麦启士德不过是个酒囊饭袋而已。

不必谦虚。国王继续说,听说您对宗教很有研究,所以我想请教一下,在犹太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中,到底哪一种才算是正宗呢?

聪明的麦启士德一听此话,就知道国王在耍弄阴谋诡计,假如自己偏袒哪一方,而贬低另外一方,说不定会中他的圈套。这问题不能直接回答,不妨同他兜个圈子再说。他想了一会,沉着地说:陛下所提的这个宗教问题,真是太有意义啦!这使我想起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假如陛下允许我讲完那个故事的话,就一定能得到一个美妙的答案。

国王点点头说:那您请讲。

麦启士德讲的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有个大富翁,家里有数不清的金银财宝,特别有一件稀世珍宝,是一枚闪烁着异彩的戒指,连城,富翁特别珍爱。临终前,他在遗嘱上写道:得到这戒指的便是他的继承人,其余的子女都要尊他为一家之长。遗嘱要后代永久保存好这个传家之宝,不能让它落到外人的手里。

得到这戒指的子子孙孙,都用同样的方法立遗嘱教后代们遵守,谁得到戒指谁便是一家之长。后来,这戒指传到某个后代手里,他有3个儿子,个个受到他的钟爱。在临终前,他拿不定主意,到底把戒指传给谁

当时,3个儿子都向他请求得到戒指。他想不出好办法,只得私下里请来一个身怀绝技的匠人,仿造两枚戒指。临终前,就把这3枚连匠人也难分真假的戒指,私下里分别传给了3个儿子。这下可好,待一闭眼,3个儿子都拿出戒指作为凭证,要求以家长的名义继承产业,可是谁也分辨不出哪只是真品。于是,究竟谁应该做真正的家长的问题,直到现在还无法解决。

麦启士德讲完故事后,微笑着对国王说:尊敬的陛下,天父所赐给三种民族的三种信仰,难道不是和这三种情形一样吗?你问我哪一种才算正宗,其实,大家都以为自己的信仰是正宗。他们都可以抬出自己的教义和戒律来,以为这才是真正的教义、真正的戒律,以为自己是天父的真正继承人。这个问题之难以解决,就像是那3枚戒指一样,实在叫人无从做出正确判断。陛下您说对吗?

国王面对聪明机灵的麦启士德,一时无言以对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要懂得含蓄和回避矛盾。知道什么问题最好不回答,也是一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招聘营销经理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招聘营销经理

招聘营销经理一家公司招聘营销经理,最后A君、B君、C君进入了由公司老总亲自主持的最后一轮考核。没想到,老总开车把三位年轻人拉到一座果园里,指着三棵高大的苹果树,说,你们每人一棵树,看谁摘的苹果最多,...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三十一卷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三十一卷

第三十一卷  诸位观众,大家好!请掀开《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第七十三面第一行:  【佛言。阿难。有受佛禁戒。诚信奉行。顺孝...

生根活佛: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生根活佛: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生根活佛: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作者:生根活佛今天早上有一位弟子问我“师父,我很烦,我什么时候没有烦恼呢?”我回答的是:“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她说:“说起容易,做起很难啊!”我说:“...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1)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1)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1) 无量寿经讲座11(概要) 愚夫愚妇都能用的法,比如我们知道的照相机有傻子照相机,傻子照相机谁都会用,看多少光圈,多少速度,距离准不准,一切都不知道。但是你只会按一按就...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法显和尚,万里求法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法显和尚,万里求法

命中注定,法显不是尘凡中人:他的三个哥哥均是几岁便夭折,于是他刚到三岁,便由伤心已极的父亲决定做了小沙弥。只是年岁尚小,暂时养在家中,谁知住了几年,病重要死,家人赶忙送他回寺院,一夜之后,病就好了。...

66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的不同在那里?

66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的不同在那里?

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的不同在那里?  居士能够说皈依吗?居士可以讲经吗?居士可以化缘吗?居士可以主持寺院吗?居士能为信徒念经拜忏超度吗?居士能够参与和干涉出家人的事务吗?  以上六个问题常有人问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