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做人和学佛都要有真诚心。在做人方面,儒家圣师孔子了达众生虚情假意的劣根性,故所提出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就有“诚意”一条以修养身心。真诚方可参赞天地之化育,不诚无物。而学佛,更应真诚,具三心往生极乐,其中就有“至诚心”。在《维摩诘经》中,谈到“直心是道场”。正直心、质朴心、真诚心才能够趋近于道,与道相应;谄曲心、虚伪心都离道甚远。如果挟带虚假心修行一辈子,终归是“泥牛入海无消息”。特别是净土法门,净业行人是靠感应道交得佛力加持带业往生的,如果这一念求往生的心不真诚,就不能感通佛力。因为阿弥陀佛的法身遍一切处,其愿力是真诚心流现出来的,我们要感通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也得用真诚心。

但是末法众生要做到真诚又是很难的。一方面,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充满了虚假的种子,谄曲、虚伪已是顽固难改的习气;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谋取利益,为了面子(我执),我们经常充满机心地做人、做事,不想吃亏。习惯成自然后,谄曲、虚伪的心把我们自己也骗了,很多念佛人平时也努力念佛,自己也觉得是深信切愿求往生,但是在临终时却不想登上阿弥陀佛的大愿船,这时才知道自己对俗世还有很深的挂念。

所以净业行人首先要对自己真诚,关注自己心底的念头。对自己真诚,就能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以此降伏我执、我慢,全身心投靠阿弥陀佛,祈盼救拔。以深信愿,执持名号。果能如此,必能感通弥陀大悲愿力,得佛力加持,带业往生。

——庚寅年大雪日大安法师述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你准备如何面对修行路上的考验?

你准备如何面对修行路上的考验?

学佛法以贤良的人格为前提,一个人人品不好,佛的事业没办法承担,你魔的那道关也很难过,很多时候,不是靠法过关,关键是看你的人品,人品不好的话,这个魔考的关就过不掉,真正的佛法利益也无法现前。没有世间这...

斋堂礼仪需知

斋堂礼仪需知

斋堂规矩在斋堂就坐应礼让别人。应该将上座或空气好的座位,留给年纪较大的居士。端碗要用龙含珠的姿势,四指托碗底,母指扣碗边,不可让指甲伸进碗里。拿筷子不可一把抓,不可执太低,亦不可执太高。饭前洗手,不...

意识觉醒的“时尚”

意识觉醒的“时尚”

素食是意识觉醒的时尚孙中山:中国常人所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菜蔬豆腐,此等之食料,为今日卫生家所考得为最有益于养生者也。故中国穷乡僻壤之人,饮食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寿。爱因斯坦:没有任何方法...

严臣杀马

严臣杀马

从前有个皇帝,他有两个得力的手下吕和严。吕为人圆滑,很会见风使舵。常用阿谀奉承之词哄皇帝高兴,很得圣心。严为人性格率直,说话毫无顾忌,虽然对皇帝忠心耿耿做事尽职尽责。但他做事大公无私,性情暴躁。不管...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莫因外在得失影响心情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莫因外在得失影响心情

莫因外在得失影响心情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他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在这段期间,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

广化法师:出家前就爱喝几口的我是如何戒酒的

广化法师:出家前就爱喝几口的我是如何戒酒的

说戒酒不容易,其实是没下决心而已。我可以告诉大家戒酒的亲身经验:以前我爱喝酒,若论酒量不大也不小,一两瓶高梁喝下去,脸不红、神不乱。后来在大陆要离开家乡时,母亲很担心我这个爱喝酒的毛病,她说:我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