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与我的音乐

一直想写一篇小传,回顾已入不惑之年的人生经历。

偶发奇想,就用音符兼美文带您走进我的世界吧!

作为忠实乐迷,从小到大,音乐一直伴我左右,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用音乐来了解生活,感受悲欢离合。用音乐来表达情感,诉说喜怒哀乐。

那么,就请您打开音频,融入音乐阅读文章。走进我,了解我。因为这六段旋律昭示了我不同人生阶段的深刻体验。

(插入 MP3)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音乐是思维者的声音”。中国自古也有“绕梁三日,余音不绝”的赞誉;有“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佳话;“乐”更被列为古代“六艺”之一。

开心时入耳,失意时入心。音乐可以提高审美,净化心灵,抒发情感,释放情绪。

1.童真稚趣

喜欢卡朋特的《昨日重现》吗?

歌中唱道:“当我小时候,聆听收音机,等待着我最喜欢的歌曲,当歌曲播放时我和着它轻轻吟唱,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那时的时光多么幸福,且它并不遥远......”

当年我七岁,最喜欢垫着脚,扒着窗子,看老师弹钢琴,黑白键盘流淌出的旋律,吸引我久久不愿离去。

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了,正式向母亲提出学习乐器的请求,结果被一句“学习才是正经事,别不务正业”打发了。

虽然那时与乐器无缘,但是对音乐与生俱来的喜爱却未减少半分。

2.青春记忆

莎拉布莱曼给我们带来了“只应天上有”的《月光女神》。

歌声中充满了原始和天真的幻想。是我在做白日梦年龄时最喜欢的乐曲。象牙塔中的单纯,懵懂的爱情,美好的憧憬,仿佛就在昨天。

直到十八岁上大学,我才有了一把属于自己的吉他。总算圆了儿时的梦想。

靑葱岁月,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一切都是浪漫和唯美的,总期待灰姑娘穿上水晶鞋那一刻的到来。

那时,我是学校艺术节的焦点,是周末舞会的公主。

忘不了下晚自习与同学们翻校园院墙去吃烧烤,

忘不了大雪纷飞的冬日在雪地里追逐打滚的日子,

当然也有淡淡的哀愁和落寞的神伤。

3.意气风发

生活需要激情,爱是原生动力。

席琳·迪翁的歌声空灵大气,仿佛能穿透灵魂、直指人心。而《爱的力量》又是其巅峰之作。追寻梦想的路上需要加油站,更需要梦想和勇气。

社会是现实的,生活是具体的。

太多的苟且,诗和远方都在白日梦中。

奋斗和打拼的日子,初生牛犊不怕虎,满满的激情和活力。

委屈的时候,擦干眼泪,边哼着《从头再来》,边倔强爬起。

起起浮浮,事业波浪上升。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需要用血和汗去换。

这首歌激励曾我翻过一座座高山和征服坎途。

4.沧海浮沉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

每当痛苦失望或消沉时,就需要抒缓情绪,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慰,这块藏在每个人内心的土地,就是“神秘园”。

【Nocturne(2007 Version) (夜曲) - Secret Garden (神秘园)/Anne Takle】这张发行超 65 万张的乐曲舒缓柔美,充满了思忆与郁忧。

涉世渐深,体味人生百态。

最喜欢晚上,可以暂时摆脱繁忙的永无止境的工作,听听音乐,活在自已的世界里。

经常喃喃自语,人为什么活着?人前显耀,人后凄凉。爱恨情愁,贪嗔痴苦。

总感觉自已如一盲龟,在茫茫大海中挣扎沉浮,寻找幸福的彼岸,向往心中的乐土。

5.禅茶飘香

古筝曲可超越浮尘和人世间杂乱无绪的情结,让人进入悠然自得的心境。

《云水禅心》如同清泉叮咚叮咚的倾泻而出,泠泠然如出凡尘。

不自觉心便沉醉在那与世无争的自然之境里面。

人到中年,看淡钱权名利,不再随波逐流。

闹中取静,禅茶度日。背起单反,摄雪域美景;自驾千里,看大漠黄沙。自诩有高处不胜寒的孤寂。

一日偶读苏东坡“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的故事。

苏东坡和佛印禅师经常一起参禅论道。苏东坡撰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送予禅师。

禅师笑批了两个大字“放屁”。

东坡大怒,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禅师笑曰:“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来了呢?”东坡惭愧不已。

我也是那个“屁风”就能吹得动的主,假清高!

6.天籁之音

偶然一个机会,听到了琼英·卓玛唱诵的藏传大悲咒。

瞬间被震撼了,自然流露慈悲心的唱颂,令人听闻后顿忘尘俗。堪称天籁之音,荡涤心灵,启迪智慧......

佛乐才是真正让人醍醐灌顶、摄受灵魂之乐。

处于其中身心舒畅,百听不厌。世俗音乐大都为境所牵,执于其中,不可自抜。

过尽千帆之后,把心迹澄清。身隔沧海之时,沉淀波澜壮阔。

而佛乐却是放下杂念,入平和无我之境。随之念诵,受用无穷。

从此,我的生活有经相伴,烦恼渐少。

拿起佛书,才知道自已的浅薄。

晨钟暮鼓,涤荡心中尘埃。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云何菩萨方便善巧?为什么菩萨[有求必应]或[有求不应]?

云何菩萨方便善巧?为什么菩萨[有求必应]或[有求不应]?

云何[菩萨方便善巧]? 为什么菩萨[有求必应]或[有求不应]? ~ 瑜伽师地论建议有缘众生好好收看本篇内容一定会让您感到有很大的收获祝福慧增上 身心安祥阿弥陀佛(原文节录如下)(附注:因为经文本身解...

佛教故事:滴水藏海: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佛教故事:滴水藏海: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一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

黄念祖:《谷响集》-答信摘抄(答B居士)

黄念祖:《谷响集》-答信摘抄(答B居士)

净土资粮(附:谷响集) 作者:黄念祖答三世因果并劝努力忏罪念佛大札奉悉,欣闻知难而进,甚以为慰。唯所提诸问,仍是您二十年来屡问之老问题。兹愿再贾余勇,一试棉薄,看看能否突破。(一)为解决问题,宜先从...

吃素要怎么吃才能确保营养?

吃素要怎么吃才能确保营养?

受生理特点和养生观念的影响,吃素的老年人不再少数。怎么吃素才能吃得营养呢?台湾《联合报》7月16日刊出台大医院营养室主任郑金宝的文章,做了相关的介绍。原文摘录如下:老年人吃素比例不少,方式也很多,有...

晚餐吃素健康精神好

晚餐吃素健康精神好

一日三餐,对于上班族来说多数是这样的:早餐是边行边吃或在路边买上一份再到办公室解决;中餐一般是以简单的工作餐应付,只有晚餐是可以坐下来好好吃的一顿,似乎前两餐的“亏空”都要在这一餐补回来。而保健...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66.四座山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66.四座山

66.四座山一天清早,目犍连尊者满眼泪光的来见佛陀。佛陀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时,目犍连答道:世尊,我昨夜禅修的时候,念头离不开我的母亲。我观想着对她的感情。我知道自己年幼时曾仅她悲伤过,但这并不是我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