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佛教如何看待我们都想要的名声?

静波法师:佛教如何看待我们都想要的名声?

静波法师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什么叫声名?就是名声。声就是声名远扬,说这个人一呼百应,这是声;而且所谓“居高声自远”也是声,是因为站在高处,所说的话就会有影响力。一个百姓的声音和一个省长的声音相比,你说谁的声音传播得远?肯定是省长的声音有影响力,不是说他的嗓门高,而是因为因缘的不同,他说的话具有代表性,就会被更多的人所重视。

我们需要澄清的是:如果身居高位的人,声音不再代表个人,那么作为当事人或者旁观者的角度,就多了一份理性和清醒,因缘不一样,责任也不同。

那么名呢?是名气,或者叫荣誉,是外在的一些东西,就像我们戴的帽子、穿的衣服一样,它是外在的,不是内在的。我们追求的往往都是外在的,为什么着相?着相其实就是追求外在的东西。因为我们看外在的东西都是实在的,所以才会去着相;如果认识到外在的东西不实在,那么我们还会相信这些东西吗?

所以我们就说“声名丧本”。

如果过分追求声与名,那么我们就会失去内在,丧失本来面目,这一点需要反省。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什么在主宰命运?看看我两位兄长的生死轨迹就明白了

什么在主宰命运?看看我两位兄长的生死轨迹就明白了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我的堂兄“呱呱”坠地,爷爷给他起名“金鸽子”。希望他有一双金色的翅膀,飞黄腾达,带领家族走出贫寒与饥饿。两年后,我的长兄“银燕子”也来到这个世上。金鸽子、银燕子的童年都是在贫寒家境...

净土法门法语:真有病别想它,自然慢慢就没病了

净土法门法语:真有病别想它,自然慢慢就没病了

1、佛法给我们讲,什么念头最好?没有念头最好。不论是善念、是恶念,都不好。善念感应的三善道,恶念感应的三恶道;有念感应的十法界,无念才能到佛道。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家园,那个家园里面的人没念头,那个...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1节:前言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1节:前言

这是一段盛世下的传奇故事,这是一曲荡气回肠的民族之歌;他来自东方,他从丝路而来;他用理想和信念塑就了那个时代的灵魂,他用自己的故事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们;他的名字,叫玄奘。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哪一个人...

索达吉堪布:如何面对别人的反对或攻击?

索达吉堪布:如何面对别人的反对或攻击?

索达吉堪布:如何面对别人的反对或攻击? 问:请问,您有没有遇到过别人的反对或攻击?您是怎么面对的呢?索达吉堪布答:有,但我乐意接受。如果是反对我的观点,我的观点也确实错了,那我不会执迷不悟,一定会恭...

清净法师:《圆觉经》讲记 第七章 威德自在菩萨章

清净法师:《圆觉经》讲记 第七章 威德自在菩萨章

第七章威德自在菩萨章世尊在本章为威德自在菩萨等大众开示修行的方便,依着众生的根性而有三种次第差别:一、奢摩他、二、三摩钵提、三、禅那。此三法门若得圆证,即成圆觉。本章学习提纲:成佛的几种方便法门1、...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七集)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七集)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七集) 尊敬的各位仁者,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孝经》,我们上一次讲到「士章第五」,刚刚开了个头,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首先把本章经文再念一遍: 【资於事父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