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六上 十二、十善

六上 十二 十 善

佛陀说了五戒,又说十善;十善是比五戒更进步而更完善的行为规律。

十善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两舌,六、不恶口,七、不绮语,八、不贪欲,九、不嗔恚,十、不邪见。

前三种是属於身体的好行为,叫身三善业:不杀生、不偷盗和不邪淫的内容,与五戒一样。

中四种是属于口头的好行为,叫口四善业。

说诚实话,不说谎话骗人,是不妄语;不搬弄是非,破坏别人的友好,是不两舌;不说粗暴话骂人,不说刻薄话讽刺人,是不恶口;不说好听而不实在的闲话,引诱别人生起不良的思想,是不绮语。

这些身体与口头的外表行为,是由内心发动的;所以要彻底行善,必须进一步了解良善行为在内心的根源;十善的后三种,就是要阐明我们心意中良善行为的各别动机,叫意三善业。

一般人的心理,总是欲望无穷,希望一切尽归于我,这是贪欲;能够控制住这种不良心理的生起,就叫做不贪欲。对别人的行事,觉得不如我意,不肯予以原谅,而要怨他恨他,这是嗔恚;能够把它折伏了,而改以仁慈宽恕对待人,就叫不嗔恚。还有一种错误的思想,自以为是,应该信的不要信,不该信的反而要信,这是邪见;如能辨别是非,明白因果,通达事理,思想就不会错误了,这叫不邪见。

我们如能常用这些善的心理,来发动身体与口头良好的行为;再由良好的行为,来充实善的心理;这样,做到内心与外表完全一致,即是人格的最高完成,达到我们学佛的真正目的了。

问题:

1、什么是十善?

2、十善的前三种,叫做什么行为?

3、十善的中四种,叫做什么行为?

4、什么是不妄语?

5、什么是不两舌?

6、什么是不恶口?

7、什么是不绮语?

8、十善的后三种,是要说明什么?

9、什么是贪欲?什么叫不贪欲?

10、什么是嗔恚?什么叫不嗔恚?

11、什么是邪见?什么叫不邪见?

12、怎样才是人格的最高完成,达到我们学佛的真正目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在家辟谷减肥正确方法 不要盲目轻信谣言

在家辟谷减肥正确方法 不要盲目轻信谣言

辟谷是古人的一种养生方法,它不仅能够提升免疫力,增强体质,还能够减肥。辟谷减肥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辟谷第一天,体重就可以减轻2到3斤,一周时间至少可以减去10斤体重。如果想要快速达到自己想要的体重...

达真堪布:净土和地狱是自心显现还是另有空间?

达真堪布:净土和地狱是自心显现还是另有空间?

达真堪布:净土和地狱是自心显现还是另有空间? 问:清净刹土和地狱是我们自己心的感受显现,还是另有空间?达真堪布答:是自心的显现。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空间里,肯定有地狱的众生,也肯定有佛菩萨。对佛菩萨来...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真正富有之邦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真正富有之邦

真正富有之邦俗谚云:施比受更富有。施与是富有的人生,而接受是贫乏的人生。施舍也不一定只限于金钱物质的赞助,随力为人服务,随口赞叹别人,随容给予微笑,随心为他欢喜,都是一种清净可贵的结缘布施。佛教称慈...

拜佛的殊胜感应

拜佛的殊胜感应

今天是农历初一,也是南无地藏王菩萨圣诞,去了家附近的念佛堂,在大堂中供奉的西方三圣法相前,弟子做了3次忏悔108五体拜,1次感恩88拜!从第30拜起,瞻仰佛像和诸神牌位时,牌位时时闪出蓝色光芒,在佛...

三个过路人

三个过路人

三个过路人从前有一个书生失恋了,痛苦得死去活来,于是一个会布法的老和尚给了他一面镜子,他打开镜子,居然看到一片海滩,而海滩上是一个赤身裸体的女子,那个女子在海滩上。老和尚说,她已经死了。然后依次过来...

阿难三度拒闻佛法终破傲慢入诸佛道

阿难三度拒闻佛法终破傲慢入诸佛道

麦积山石窟-12窟阿难雕像佛陀在世时,他带着学生在一池边坐下来,有一位比丘问道:“佛陀,阿难尊者经年跟随在您身边,他的记忆聪明都很高超,为什么人人都证得罗汉果,偏偏阿难心中还有烦恼,这是什么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