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六上 十二、十善

六上 十二 十 善

佛陀说了五戒,又说十善;十善是比五戒更进步而更完善的行为规律。

十善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两舌,六、不恶口,七、不绮语,八、不贪欲,九、不嗔恚,十、不邪见。

前三种是属於身体的好行为,叫身三善业:不杀生、不偷盗和不邪淫的内容,与五戒一样。

中四种是属于口头的好行为,叫口四善业。

说诚实话,不说谎话骗人,是不妄语;不搬弄是非,破坏别人的友好,是不两舌;不说粗暴话骂人,不说刻薄话讽刺人,是不恶口;不说好听而不实在的闲话,引诱别人生起不良的思想,是不绮语。

这些身体与口头的外表行为,是由内心发动的;所以要彻底行善,必须进一步了解良善行为在内心的根源;十善的后三种,就是要阐明我们心意中良善行为的各别动机,叫意三善业。

一般人的心理,总是欲望无穷,希望一切尽归于我,这是贪欲;能够控制住这种不良心理的生起,就叫做不贪欲。对别人的行事,觉得不如我意,不肯予以原谅,而要怨他恨他,这是嗔恚;能够把它折伏了,而改以仁慈宽恕对待人,就叫不嗔恚。还有一种错误的思想,自以为是,应该信的不要信,不该信的反而要信,这是邪见;如能辨别是非,明白因果,通达事理,思想就不会错误了,这叫不邪见。

我们如能常用这些善的心理,来发动身体与口头良好的行为;再由良好的行为,来充实善的心理;这样,做到内心与外表完全一致,即是人格的最高完成,达到我们学佛的真正目的了。

问题:

1、什么是十善?

2、十善的前三种,叫做什么行为?

3、十善的中四种,叫做什么行为?

4、什么是不妄语?

5、什么是不两舌?

6、什么是不恶口?

7、什么是不绮语?

8、十善的后三种,是要说明什么?

9、什么是贪欲?什么叫不贪欲?

10、什么是嗔恚?什么叫不嗔恚?

11、什么是邪见?什么叫不邪见?

12、怎样才是人格的最高完成,达到我们学佛的真正目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祖十大弟子:第一节 舍利弗尊者

佛教故事:佛祖十大弟子:第一节 舍利弗尊者

第一节 舍利弗尊者(一)八岁走上论师宝座舍利弗译为身子,其母身形好,身子所生,故名。又译鹙子,母眼明净,如鹙鹭眼。生于摩竭陀国王舍城郊区迦罗臂拿迦村。父名婆陀罗,是婆罗门教中著名论师。舍利弗八岁时,...

达真堪布:用自他交换可以替母亲受病苦吗

达真堪布:用自他交换可以替母亲受病苦吗

达真堪布:用自他交换可以替母亲受病苦吗 问:父母和子女的缘分是一种共业,通过这种缘分,可不可以实现自他交换?我母亲有多种疾病,用自他交换可不可以替母亲受病苦? 达真堪布答:不一定,要有特殊的因缘才...

吃苹果皮有助防癌

吃苹果皮有助防癌

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不久前发现,吃苹果皮有助于预防癌症。研究人员对一些红苹果皮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发现了12种混合性三萜系化合物,其中有3种是新发现的。他们把每种三萜系化合物分离出来,然后分别用它们...

静波法师:佛教如何看待我们都想要的名声?

静波法师:佛教如何看待我们都想要的名声?

静波法师:佛教如何看待我们都想要的名声? 静波法师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什么叫声名?就是...

海涛法师:遇到感情问题应该念什么咒?

海涛法师:遇到感情问题应该念什么咒?

海涛法师:遇到感情问题应该念什么咒? 问:遇到感情问题应该念什么咒? 海涛法师:不是说哪一个咒语特别有用,而是你对哪一个咒语有信心,那个咒语就有力量,都可以。最主要是信心,当然如果你问我,佛教有一...

达真堪布:成佛之后和成佛之前利益众生有什么区别?

达真堪布:成佛之后和成佛之前利益众生有什么区别?

达真堪布:成佛之后和成佛之前利益众生有什么区别?问:修大圆满法即身成佛以后可以度化众生;修净土法临终往生以后可以成佛,那么在现世能为众生做什么呢? 答:修净土法,首先也要发菩提心,要利益他人,但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