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1 正见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1 正见

诸比丘!云何为正见耶?诸比丘!苦之智、苦集之智、苦灭之智、顺苦灭道之智是。诸比丘!此名之为正见。

(南传相应部五 道相应126-127)

何等为正见?谓正见有二种:有正见是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无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见有漏、有取,向于善趣?

若彼见有施,有说,乃至知世间有阿罗汉,不受后有,是名世间正见,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为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于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是名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北传杂含797(七八五))

正见,梵语 samyag-drsti,巴利语 sammā-ditthi。正见可分为二类,即:

(一)有漏正见,又作世间(俗)正见。即与意识相应之有漏善慧,例如:有施,有说,有斋;有善行,有恶行,有善恶行果报;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众生生;有阿罗汉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系有漏有取者,故转向善趣,招未来可喜所欲之果。

(二)无漏正见,又作出世间正见。即尽无生智所不摄之意识相应善慧,对苦、集、灭、道四圣谛,无漏思惟相应于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之因果,审虑诸法性相等之有漏、无漏慧,远离或有或无之邪见,而采取持平正中之见解,成就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之果而转向苦边。是为无漏正见。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怎样辨别是纯肉体病还是冤亲债主病?

海涛法师:怎样辨别是纯肉体病还是冤亲债主病?

海涛法师:怎样辨别是纯肉体病还是冤亲债主病? 问:法师,我是一名学佛的医生,要怎样分辨病人只是肉体上的病痛,还是冤亲债主病或者业障病呢?分别要怎么样对治呢? 答:天台智者大师说:病分四种,第一种就...

佛陀教你不生气:尊重他人

佛陀教你不生气: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法华经里有位常不轻菩萨,见了狗都会磕头,并且对狗说:你也有佛性,将来也会成佛。我们固然不必如此做,不过,我们理应尊重别人。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要学会降低自己的身份,从而使自己在关键时刻犯错时...

野山椒蒸冬瓜

野山椒蒸冬瓜

原料:冬瓜、野山椒、素蚝油 做法: 1、冬瓜切厚片,整齐地摆入盘中。野山椒洗净后用刀在表面划几道口子。 2、起锅热少许油...

寂静法师:“三大定律”轻松吸引财富

寂静法师:“三大定律”轻松吸引财富

“三大定律”轻松吸引财富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存在一个共同的规律,智慧就是从事物表象认识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应用在物理世界,但是,懂得把物理学的规律放进自己的生命,也会产生智慧,发现财富、...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佛进入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佛进入

佛进入摄摩腾原是中天竺人,精通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经常到各地周游,传播教化。一次,他前往天竺附属小国宣讲《金光明经》。当时正赶上敌人侵犯边境,摄摩腾说:佛经中说:能够宣讲佛经、佛法,可以得到地神的保...

人世尘凡难识破

人世尘凡难识破

有一位外道的修道人,捧开花,来见佛。佛说:“放下!”修道人放下了左手中的一株花。佛说:“放下!”于是,又放下右手的一株花。佛说:“放下!”那修道人说:“我今两手空空,更教我放下什么?”佛说:“我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