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1 正见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1 正见

诸比丘!云何为正见耶?诸比丘!苦之智、苦集之智、苦灭之智、顺苦灭道之智是。诸比丘!此名之为正见。

(南传相应部五 道相应126-127)

何等为正见?谓正见有二种:有正见是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无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见有漏、有取,向于善趣?

若彼见有施,有说,乃至知世间有阿罗汉,不受后有,是名世间正见,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为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于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是名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北传杂含797(七八五))

正见,梵语 samyag-drsti,巴利语 sammā-ditthi。正见可分为二类,即:

(一)有漏正见,又作世间(俗)正见。即与意识相应之有漏善慧,例如:有施,有说,有斋;有善行,有恶行,有善恶行果报;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众生生;有阿罗汉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系有漏有取者,故转向善趣,招未来可喜所欲之果。

(二)无漏正见,又作出世间正见。即尽无生智所不摄之意识相应善慧,对苦、集、灭、道四圣谛,无漏思惟相应于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之因果,审虑诸法性相等之有漏、无漏慧,远离或有或无之邪见,而采取持平正中之见解,成就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之果而转向苦边。是为无漏正见。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周恩来总理养生保健之道揭秘!

周恩来总理养生保健之道揭秘!

周恩来总理养生保健之道揭秘,爱吃萝卜南瓜。周恩来总理有自己独特的养生保健之道,他最爱的食物莫过于萝卜,南瓜等普通蔬菜。周恩来总理养生保健之道揭秘,爱吃萝卜南瓜。周恩来总理有自己独特的养生保健之道,...

佛教名词:佛顶骨_佛顶骨舍利

佛教名词:佛顶骨_佛顶骨舍利

佛顶骨(佛教解释)佛顶骨(佛顶骨舍利)指的是释迦牟尼的头顶骨,全世界上仅存一块,是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为一块周长35厘米、直径10厘米、颜色黄白、有清晰发孔的完整头骨。南京大报恩寺出土的阿育王塔中...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功德都能使人往生天上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功德都能使人往生天上

功德都能使人往生天上修德有功,性德方显。 一切众生本体中具有如来的智慧德相,这是本性固有的妙德,所以叫做性德。人应该说实话,不可忿怒,即使自己拥有的不多,仍然应该布施给乞求的人,能够做到这三件事的人...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263」“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263」“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至心听闻称念药师佛名号!我们大家可以观察自己的内心,烦恼生起来的时候,今天觉得这样对,明天会觉得那样对,好像水上浮萍,...

求财有道:有求不如意一定是你有业障,要忏悔并改掉,增加福报

求财有道:有求不如意一定是你有业障,要忏悔并改掉,增加福报

求财有“道” (作者:华山思过崖)我的父亲念佛并无正信,为求财富而念佛,想想父亲跟随我在广州的一年里,放生也是不怎么太用心,但是我去两次他都能跟一次,去了以后我放生时候他还在研究海鲜的品种,还有每日...

净土法门法语:千万别搞错修行的意思

净土法门法语:千万别搞错修行的意思

1.什么叫修行?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叫做修行。过去我们没有接触佛法,没有人给我们说明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我们的想法错了,看法错了,我们说法、作法都错了,这是错误的行为。错误的行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