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行恶后再修善,因果能抵消吗?

笔者看了一段视频,复旦大学的一位女教授在上哲学课时,提出一个思考:善恶能否相互抵消?如若不能抵过,何来“浪子回头金不换”“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以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说。因此,她反问:“如果行了恶事,那些曾经造成的伤害就能抚平抵消吗?”

人们总以为做了坏事再做好事就能将功补过,或者将功折罪。其实,善恶根本不能相抵,也互相消融不了。说能相抵,就违背了因果律,因为因果是如影随形,丝毫不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种善因,就会结善果;种恶因,就会得恶果。只是成熟和显报前后不一而已。大至宇宙,小至一微尘、意识,万事万物都在因果网络里。

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在《什么叫修行》说法:“因果是灭除不了的,说灭除是断见。”这清楚告诉我们善恶无法互相抵消,不能用善果就把恶果给消灭了,因果是了了分明的。

再反过来说,如果善恶之间能抵消,有钱人大可有恃无恐,做尽伤天害理之事,然后花钱做些善事以求抵消。可惜尽管你富可敌国,杀人放火错因果,也要受牢狱之灾。所以说,因果面前,一律平等,善恶不能相抵。

试举一例:有个年轻人偷了乡邻一笔钱,而这笔钱是这家人借来的救命钱,为家里的“顶梁柱”治病而筹措。年轻人用这笔钱去城里做起了生意,几年过去了,时来运转成了大老板。而这家的病人因钱被盗再无力承担昂贵的医药费而郁郁而终。一家人悲痛欲绝,人财两空,还负债累累,导致家里小孩辍学打工。

这个偷钱发家的老板衣锦还乡时,看到那户人家的悲凉下场,心中顿时悔恨万分,内疚不已。他决心慷慨解囊帮助这户人家,用来弥补的钱不知道超过了原来偷盗的多少倍。但再多的钱也换不回逝去的生命,也消不掉这家人失去亲人的痛,更买不回那户人家小孩本应坐在教室里学习的大好时光。虽然这个老板暂时没有得到果报,还是家产万贯,但因缘成熟,他必定要偿还偷钱致人丢掉性命等果报的。

尽管功过自分明,善恶不相抵,但两者又能相互影响。佛陀告诉我们,定业难消,虽难消但可以转换。通过修行转换因果,恶人也可悔过走行善之路,这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做了坏事,忏悔、止恶、行善、修行等,那就是“及时止损”,防止继续造恶业。

行善是滋润善果的种子长大,作恶是助长恶果种子长大。在因果轨道中,我们可以多行善业,增益善缘;同时离恶因,避恶果,这就会让善果先成熟,犹如筑一道挡土墙,挡住恶果,推迟恶果成熟,等到解脱成就了再来轻松偿还恶报。

佛陀教导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在指引众生弃恶从善,悔过自新,如法修行。笔者建议大家好好恭闻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说法法音《你明信因果吗?》,相信会更加懂得因果的道理。如是而行之,必得大受用!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22.商人的微笑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22.商人的微笑

22.商人的微笑佛陀过去生曾因积存足够的福德而投生在天界,成为天界的帝王。他看到以前的朋友承受着妇人的身形,投生成富商的妻子,贪恋财宝和美色,根本没想过世事无常的真理,而且她还坐在市场做买卖,想要博...

喜欢喝茶的人,心是有灵性的

喜欢喝茶的人,心是有灵性的

喜欢茶的人,心是有灵的。茶,是苦修者的良伴,绿茶冲淡,红茶纤秾,黄茶白茶清奇高古。品茶亦如品诗,真正的妙处,是说不出的。一盏青茗、一首好诗,都会让人沉吟良久。你品那铁观音,美如观音,重似铁,是说那香...

末法时期,很少有人能称念此佛号!世尊时说:若不曾闻此佛名,现在尚不成佛。

末法时期,很少有人能称念此佛号!世尊时说:若不曾闻此佛名,现在尚不成佛。

复次舍利弗。南方去此度十万亿佛刹。有世界名曰真珠。其国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日月灯明如来名者。持讽诵念欢喜踊跃。至心信乐而无有疑...

震撼感人的心灵蜕变史:一名富家女子的修行经历

震撼感人的心灵蜕变史:一名富家女子的修行经历

震撼感人的心灵蜕变史:一名富家女子的修行经历对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来说,即生当中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求学佛法以期了脱生死。佛陀就曾说过:超越火海剑林,乃至死亡之前都应希求佛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十分赞叹传馨...

亲历观音菩萨海上救度,因缘殊胜拜佛为师

亲历观音菩萨海上救度,因缘殊胜拜佛为师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起观音菩萨救度众生的圣迹。有人相信,也有人不相信。我要说的是,不管你相不相信,这些圣迹都真实存在过。(一) 观音菩萨救我合家 38 人《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有云:“若有百...

达真堪布:成佛的滋味,来体验下?

达真堪布:成佛的滋味,来体验下?

达真堪布:成佛的滋味,来体验下? 密宗的特点是必须设身处地地去修练,将所在的地方修练成坛城、净土,将自己修练成本尊、佛陀。把这些道理都应用到自己身上,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这样才能练成, 密宗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