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面前

  佛在面前

  法身非变更,亦非非变更;诸法无变更,示现有变更。

  《六十华严经卷十四兜率天宫菩萨云集赞佛品》

  此偈是说,佛的肉体,也有生老病死,佛的法身是永不变更的,然则一切变更的现象也并未离开法身,一切有形无形的本性虽没有变更,但在显现感化之时有很多变更。

  法身有两个意思:一是以法为身,法是现象,以一切现象作为他的身体,只要有现象,就是法身。二是以法性为身,诸法以空为本性,叫做空性,等于空性就没有变更;相反地,正因为是空,所以不妨碍各种的变更。

  请不要把佛的法身,想象得那般的神秘,只要心中无私、无忧、无牵挂,就会发明佛的法身根本不曾离开过现实的世界,不论是山色水声、桃红柳绿,不论是春夏秋冬、风雪雨露,不论是人是物,甚至一块顽石、一粒泥沙,都是佛的法身在现身说法。所以可以说,处处有佛,样样是佛,只因众生愚痴,见到心爱的就想占领它,碰到憎恶的就想排斥它,结果是佛在面前不见佛。

  禅宗的传记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的问话问得异常精深,师长教师的回答老是平易近民,把日常最普遍的事物说给你听,让你发明,原来踏破铁鞋寻找不到的器械,竟然是唾手可得的现成事。

  一般人老是迷信,总以为佛是神圣弗成捉摸的,佛是神秘弗成想象的,那是误解了佛。佛的人格,切实其实异常人所能比拟,佛的爱心与佛的聪明也非一般人所能衡量,然则佛的人格人人可以进修,佛的法身遍于一切时空的一切现象中。

  我们每一小我,根本就与佛的法身同穿一件衣服,同吃一碗饭,甚至有一位禅师说:天天吃饭未咬着一粒米,天天走路未踩着一片地。内内外外都是佛的法身,无分彼此。因为它是空性,它无变更;因为它有现象,它也有变更。不论变与不变,均未离开法身。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勿出恶言

下一篇:五色壮乡饭

相关文章

恒水经

恒水经

恒水经 西晋三藏法师法炬译闻如是。一时佛与大比丘僧诸弟子菩萨俱行到恒水。诸天人民鬼神龙人非人。及初发道意者无央数。各持华香伎乐皆追从佛。已到恒水施座而坐。众会皆定。月十五日说戒时。阿难从坐起正衣服前...

星云法师:人事与工作上的忏悔

星云法师:人事与工作上的忏悔

人与人相处,日久难免有不愉快的摩擦,有时在有意无意间冒犯了别人都不知道。因此在人事的交往上,如果能常持省思忏悔的心念,天地就宽阔多了。心中不造作罪业,人事自然和睦,想开了, 看破了,像法庆禅师预言颂...

分手后前男友还爱我怎么挽回他的心和人

分手后前男友还爱我怎么挽回他的心和人

情侣之间总是会有摩擦的,摩擦有大有小,笑的是可以增进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像生活的调味剂一样,但是大的就要小心了,特别是情侣有大的摩擦很容易分手。分手后前男友还爱我怎么挽回他?一起来看看吧!知道你错在哪...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朋友集(一)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朋友集(一)

朋友集(一)森,文笔好,磊爱看;磊,琴声佳,森爱听;俩人惺惺相惜。后来,笔友出事,森受牵连;众友躲之不及,唯磊独信森无辜,更亲之;森果然清白。再后来,森发达,磊仍布衣;磊的上司找森办事,事成,欲重谢...

索达吉堪布:现实中很多高材生反而陷入了人生的绝境。原因何在?

索达吉堪布:现实中很多高材生反而陷入了人生的绝境。原因何在?

索达吉堪布:现实中很多高材生反而陷入了人生的绝境。原因何在? 问:很多父母都觉得读书就能让子女获得幸福,但现实中很多高材生反而陷入了人生的绝境。原因何在? 答:离开了智慧,人类无从进步。你们也知道,...

阿姜查禅师:阿姜查尊者答:静坐多年,想尝试从头练习高层次的禅定或者进入完全融入的状态可以吗?

阿姜查禅师:阿姜查尊者答:静坐多年,想尝试从头练习高层次的禅定或者进入完全融入的状态可以吗?

阿姜查尊者答:很好,这是有益的心灵训练。你若有智慧就不会执着在禅定上面。这好比想要坐久一点,它当然是一种好的练习,不过真正的修行与姿势无关,它是直接观照内心。这才是智慧。你一旦检视并了解自己的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