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面前

  佛在面前

  法身非变更,亦非非变更;诸法无变更,示现有变更。

  《六十华严经卷十四兜率天宫菩萨云集赞佛品》

  此偈是说,佛的肉体,也有生老病死,佛的法身是永不变更的,然则一切变更的现象也并未离开法身,一切有形无形的本性虽没有变更,但在显现感化之时有很多变更。

  法身有两个意思:一是以法为身,法是现象,以一切现象作为他的身体,只要有现象,就是法身。二是以法性为身,诸法以空为本性,叫做空性,等于空性就没有变更;相反地,正因为是空,所以不妨碍各种的变更。

  请不要把佛的法身,想象得那般的神秘,只要心中无私、无忧、无牵挂,就会发明佛的法身根本不曾离开过现实的世界,不论是山色水声、桃红柳绿,不论是春夏秋冬、风雪雨露,不论是人是物,甚至一块顽石、一粒泥沙,都是佛的法身在现身说法。所以可以说,处处有佛,样样是佛,只因众生愚痴,见到心爱的就想占领它,碰到憎恶的就想排斥它,结果是佛在面前不见佛。

  禅宗的传记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的问话问得异常精深,师长教师的回答老是平易近民,把日常最普遍的事物说给你听,让你发明,原来踏破铁鞋寻找不到的器械,竟然是唾手可得的现成事。

  一般人老是迷信,总以为佛是神圣弗成捉摸的,佛是神秘弗成想象的,那是误解了佛。佛的人格,切实其实异常人所能比拟,佛的爱心与佛的聪明也非一般人所能衡量,然则佛的人格人人可以进修,佛的法身遍于一切时空的一切现象中。

  我们每一小我,根本就与佛的法身同穿一件衣服,同吃一碗饭,甚至有一位禅师说:天天吃饭未咬着一粒米,天天走路未踩着一片地。内内外外都是佛的法身,无分彼此。因为它是空性,它无变更;因为它有现象,它也有变更。不论变与不变,均未离开法身。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勿出恶言

下一篇:五色壮乡饭

相关文章

拯救婚姻的方法

拯救婚姻的方法

两个相爱的人能够步入婚姻殿堂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人们往往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婚姻家庭。但现实是残酷无比的,夫妻在生活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让你毫无防备,总以为自己的婚姻能够长长久久,后面慢...

星光“义工”解释一下《药师忏》的由来

星光“义工”解释一下《药师忏》的由来

《药师忏》正是说明药师如来的誓愿而离苦得乐的行法,是天溪大觉寺受登在康熙三年(1664)纂集,称为《药师三昧行法》。《药师三昧行法》内容包括:(1)定名,叙述药师三昧名称的缘由;(2)劝修,劝诫修...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61)“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61)“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禅,如来禅(由定下慧、是渐修的方法,从呼吸下手,然后断惑证真)、祖师禅(是心法,以慧摄定,明心见性,顿证菩提)、秘密禅...

病人念佛有的感应

病人念佛有的感应

病人念佛的感应也是非常多的,我们平时多多的念诵佛法是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烦恼的,而且很多人念诵佛法都获得了无量的功德利益,我们平时多多的念诵肯定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病人念佛的感应。病人念佛的感...

星云法师:增加营养

星云法师:增加营养

身体不好,要增加营养;体力不足,要增加营养。总之,人的健康,要靠增加营养来维持。 保持人体健康的营养,也不一定只靠食物、药物,或是什么珍贵的补品;其实,真正的营养,宽心、乐观、积极、爱人、明理、感恩...

衍慈法师:如何做个开心快乐人之四 勿忘普贤菩萨之随喜功德 B

衍慈法师:如何做个开心快乐人之四 勿忘普贤菩萨之随喜功德 B

如何做个开心快乐人之四 勿忘普贤菩萨之随喜功德 B「嫉妒」往往妨碍我们修行,对治这个嫉妒心,用普贤菩萨十大愿中之第五愿「随喜功德」,最为恰当。普贤菩萨讲述十大愿王时之当机众,皆是法身大士,即初地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