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面前

  佛在面前

  法身非变更,亦非非变更;诸法无变更,示现有变更。

  《六十华严经卷十四兜率天宫菩萨云集赞佛品》

  此偈是说,佛的肉体,也有生老病死,佛的法身是永不变更的,然则一切变更的现象也并未离开法身,一切有形无形的本性虽没有变更,但在显现感化之时有很多变更。

  法身有两个意思:一是以法为身,法是现象,以一切现象作为他的身体,只要有现象,就是法身。二是以法性为身,诸法以空为本性,叫做空性,等于空性就没有变更;相反地,正因为是空,所以不妨碍各种的变更。

  请不要把佛的法身,想象得那般的神秘,只要心中无私、无忧、无牵挂,就会发明佛的法身根本不曾离开过现实的世界,不论是山色水声、桃红柳绿,不论是春夏秋冬、风雪雨露,不论是人是物,甚至一块顽石、一粒泥沙,都是佛的法身在现身说法。所以可以说,处处有佛,样样是佛,只因众生愚痴,见到心爱的就想占领它,碰到憎恶的就想排斥它,结果是佛在面前不见佛。

  禅宗的传记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的问话问得异常精深,师长教师的回答老是平易近民,把日常最普遍的事物说给你听,让你发明,原来踏破铁鞋寻找不到的器械,竟然是唾手可得的现成事。

  一般人老是迷信,总以为佛是神圣弗成捉摸的,佛是神秘弗成想象的,那是误解了佛。佛的人格,切实其实异常人所能比拟,佛的爱心与佛的聪明也非一般人所能衡量,然则佛的人格人人可以进修,佛的法身遍于一切时空的一切现象中。

  我们每一小我,根本就与佛的法身同穿一件衣服,同吃一碗饭,甚至有一位禅师说:天天吃饭未咬着一粒米,天天走路未踩着一片地。内内外外都是佛的法身,无分彼此。因为它是空性,它无变更;因为它有现象,它也有变更。不论变与不变,均未离开法身。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勿出恶言

下一篇:五色壮乡饭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人生要学会遗忘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人生要学会遗忘

人生在世,忧虑与烦恼有时也会伴随着欢笑与快乐的。正如失败伴随着成功,如果一个人的脑子里整天胡思乱想,把没有价值的东西也记存在头脑中,那他或她总会感到前途渺茫,人生有很多的不如意。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马驴之别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马驴之别

马驴之别从前有头驴,它的主人让它跟马儿一起生活,饮食居住都不曾分离,日子一久,这只驴子身上的皮毛与叫声都快跟马一样了。后来驴子离开马群回到驴群中,居住饮食都与同类一块,它身上皮毛的颜色与特征,又恢复...

素食者应该吃甚么?

素食者应该吃甚么?

想吸收足够营养,提升生命力,最好多多吃:瓜菜〈例如红萝卜、青瓜、菠菜〉五榖〈例如糙米、小米、小麦〉水果〈例如苹果、香蕉、梨〉豆〈例如芽菜、豆腐、红豆〉同时也吃一些:果仁〈例如腰果、杏仁、合桃〉植物油...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一章 在家弟子的典范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一章 在家弟子的典范

第一章 在家弟子的典范有一次,佛陀为了比库们的利益,曾列举二十一位著名近事男(Upasaka,或译为「优婆塞」、「信士」)的名字,他们都已证得解脱的道与果。这个表列中的第四位是靠近沙瓦提城之马奇卡桑...

21世纪美容新理念

21世纪美容新理念

食疗美容 ━ 21世纪健康美容新理念在世界性美容健身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回归自然,用天然食物来美容健身已成为美容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食疗美容是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与现代营养学有机地结合,利用天...

极乐世界的美妙,天下没有一个词足以来形容(附西方极乐净土祈愿文)

极乐世界的美妙,天下没有一个词足以来形容(附西方极乐净土祈愿文)

我们从净土三经中,获悉西方有一尊伟大的阿弥陀佛,和那里有一个无比庄严、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美妙,天下没有一个词儿足以用来形容它,它就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九愿所说的那样:‘我作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