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面前

  佛在面前

  法身非变更,亦非非变更;诸法无变更,示现有变更。

  《六十华严经卷十四兜率天宫菩萨云集赞佛品》

  此偈是说,佛的肉体,也有生老病死,佛的法身是永不变更的,然则一切变更的现象也并未离开法身,一切有形无形的本性虽没有变更,但在显现感化之时有很多变更。

  法身有两个意思:一是以法为身,法是现象,以一切现象作为他的身体,只要有现象,就是法身。二是以法性为身,诸法以空为本性,叫做空性,等于空性就没有变更;相反地,正因为是空,所以不妨碍各种的变更。

  请不要把佛的法身,想象得那般的神秘,只要心中无私、无忧、无牵挂,就会发明佛的法身根本不曾离开过现实的世界,不论是山色水声、桃红柳绿,不论是春夏秋冬、风雪雨露,不论是人是物,甚至一块顽石、一粒泥沙,都是佛的法身在现身说法。所以可以说,处处有佛,样样是佛,只因众生愚痴,见到心爱的就想占领它,碰到憎恶的就想排斥它,结果是佛在面前不见佛。

  禅宗的传记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的问话问得异常精深,师长教师的回答老是平易近民,把日常最普遍的事物说给你听,让你发明,原来踏破铁鞋寻找不到的器械,竟然是唾手可得的现成事。

  一般人老是迷信,总以为佛是神圣弗成捉摸的,佛是神秘弗成想象的,那是误解了佛。佛的人格,切实其实异常人所能比拟,佛的爱心与佛的聪明也非一般人所能衡量,然则佛的人格人人可以进修,佛的法身遍于一切时空的一切现象中。

  我们每一小我,根本就与佛的法身同穿一件衣服,同吃一碗饭,甚至有一位禅师说:天天吃饭未咬着一粒米,天天走路未踩着一片地。内内外外都是佛的法身,无分彼此。因为它是空性,它无变更;因为它有现象,它也有变更。不论变与不变,均未离开法身。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勿出恶言

下一篇:五色壮乡饭

相关文章

银色女经

银色女经

银色女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舍卫国只陀树林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言。诸比丘。若有众生。能知布施所有功德及施果报。如我所知于食食时。若初食抟。若后食抟。若不舍施不应...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为什么不能放下?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为什么不能放下?

1真正修行人、真正想回头的人,他不会被环境影响,为什么?他知道环境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他不把这个当真,他知道不但环境是假相,连自己的身体都不是真的。2六道凡...

“疼痛”的那部分是宝

“疼痛”的那部分是宝

疼痛的那部分是宝一般情况下我们生病的时候,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不舒服,我们就感到反常,机能不如以前。等身体恢复健康以后我们会惊奇地发现,生病的器官机能比以前强多了。一个叫阿费列德的外科医生揭示了这个谜...

辟谷减肥的正确方法 不用去健身房也能拥有好身材

辟谷减肥的正确方法 不用去健身房也能拥有好身材

现代人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了,所以体重也是跟着蹭蹭往上长。因此,肥胖的人越来越多,为了保持自己的美好身材,就不得不考虑减肥的事了。近年来,道家创建出来的辟谷法就备受人们关注,那么辟谷减肥的正确方法是怎样...

纯智法师:《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师父叫我们应该怎么答?

纯智法师:《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师父叫我们应该怎么答?

纯智法师:《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师父叫我们应该怎么答? 91、在寺院中能随地吐痰吗? 答:不能,应该要注意卫生在僻静的地方,用卫生纸包好弃到垃圾箱。古代有一个僧人晚上坐在佛塔,偶尔吐痰,月光下见护...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高与远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高与远

高与远龙虎寺禅院中的学僧正在寺前的围墙上,模拟一幅龙争虎斗的画像,图中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虽然修改多次,却总认为其中动态不足,适巧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学僧就请禅师评监一下。无德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