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诵经为何要敲木鱼

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动中,木鱼是最常用的法器之一。它是一种木制品,剖木为鱼形,中凿空洞,敲之发出声音。是最主要的法器之一,不管是诵经礼忏,照样念佛上殿,都要用到木鱼。

寺院里面念经为何总要用木鱼呢?因为即使在晚上,鱼在水里也不会闭眼睡觉,为了勤修道业,用木鱼来警策大众要抓紧时间来用功办道。别的,寺院日夕上殿,木鱼用来引导僧众把握诵经时的轻重快慢,让人人凝心一处,不起杂念。

在不合的地方,用不合的材质做成大小不一的木鱼,用在僧众的修学上。从木鱼的本质上看,他代表的是一种自强不息、精进不退的精神。假如一小我连睡觉的时间都不曾浪费,日夜用功,自然会净念相续,杂念不生,轻易进入道业。日复如斯,何愁道业不成?

从人的角度来说,轻易产生懒惰意识。再说人的特点是悲喜不定,更轻易受心情的影响,爱好以自我的好恶来界定事物的短长,形成片面思虑和一家之言。如能清净身心,不会产生偏失,行于中道而进道立命。这时需要鱼这种不休不眠的精神,因而加功用行,赓续累积福德资粮。

人们老是爱好贪爱五欲六尘,贪爱财富,为财死亡;贪爱色欲,为色纷争;贪爱名利,为名不顾人格;贪爱美食,为食屠杀生命;贪爱睡眠,为眠泯失心智。在佛教对治睡眠的方法很多,说清楚明了睡眠对修行方面的害处。调剂好睡觉,就能调剂个修行状态,有了好的精神状态,还能去懈怠放逸!

一小我贪著睡眠,轻易使人心智暗昧不明,懒惰昏沉,沉沦死活。需要鱼日夜不眠不休的精神,精勤学修,直到成就。人老是爱好给自己的不是找个合适的饰辞,借此来掩饰虚伪的心坎,如能经常三省其身,何以找太多的饰辞?

在佛教,很多法器、物品,一则为了肃静,二则用来表法。每个用品都有其特定的内涵,从这些物体身上体露出一个事理,让人们经由过程外面看到本质。佛教有“八万四千”个窍门,用来对治人们不合的烦恼习惯。对于一小我来说,贪着睡眠就是一个很大的习惯,因而在佛教思惟中,把它放在“五盖”,“十缠”傍边。烦恼习惯能够覆盖修行者的清净心,不能开辟善心;缠缚人们的身心,身心不得安闲。

断一份无明,则证一分法身。假如连常见的烦恼习惯都不能断除,怎能断除死活?削发学佛乃大丈夫事,当断能断。断恶修善是佛教的根本,精勤修学是解脱的保障,木鱼不但要敲在身上,还要敲在心上!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因果故事 | 毛宝和小白龟

因果故事 | 毛宝和小白龟

  晋朝时,有一位名叫毛宝的小男孩,家境十分贫困。有一年冬天,他到溪边玩耍时,看到一名渔夫抓起一只小白龟说:「这只珍贵、少见的小白龟,一定很值钱!」小男孩看到小白龟,起了一分怜悯心,便请求渔夫把它放...

明奘法师:定慧等学

明奘法师:定慧等学

定慧等学【经文】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

佛教故事:禅·看开:不要苛求

佛教故事:禅·看开:不要苛求

不要苛求有个人有一张漂亮的由檀木做成的弓。这张弓射箭又远又准,因此他非常珍惜它。有一次,这个人仔细观察它时想:还是有些笨重,外观也无特色,我去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这样一定会更好。于是他去了,然...

宽运法师:处变不惊

宽运法师:处变不惊

现在物质丰富,大家的选择很多,所以对美的要求也不一样。有人说瘦了才美,有人说肥了才美,有人说不肥不瘦才是美。其实我一直说健康才是美,没有健康的美不是美,当然也包括身心都健康。如果不健康了,一味的迎合...

茭白拌木耳

茭白拌木耳

导读茭白含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能补充人体的营养物质,具有健壮机体的作用。黑木耳具有益气强身、滋肾养胃、活血等功能,它能抗血凝、抗血栓、降血脂,黑木耳的作用降低血粘,软化血管,使血液流动...

何谓“南无阿弥陀佛”?

何谓“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意译曰归命无量觉,无量佛。亦即归命于无量寿佛及无量光佛。净土宗称之为六字弘名。归命者,众生一心仰赖阿弥陀佛,即众生之信心。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者,佛助一切众生行体成就。盖众生之信心与阿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