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不要误读了“生活即修行”


  佛法原本就不是笼统僵化的说教,也不该是仅限于学者、专业人士在小范围内研究、实践的高深学问和专门技术。佛法中最幽深的理论,也是与我们当下的身心活动紧密联结的,也是为了解决现实人生中遇到的问题的。

 

  有人问我:怎样才能安乐?我说:放下执着就安乐了。

 

  什么是执着?怎样算放下?

 

  当我向别人,尤其是那些有着与我迥然不同文化、教育背景的人,讲述这些概念时,我是需要从头细说的,否则,他们可能只是得到了一个标准化答案,却无从解除现实的苦恼。

 

  可是,止息烦恼不正是我们学修佛法的原因吗?

 

  什么是烦恼呢,它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如果我们肯诚实地检视自己的生活,就不难知道什么是烦恼,它无处不在,生活简直就是完全由点点滴滴的烦恼构成。而烦恼的止息,也只能从现实人生中每一个当下入手。

 

  有一位居士某段时间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变得焦虑,易怒,整个人状态很不好,烦恼重重。他跟我诉苦,我就问他:“你学佛是为了什么?”“为了解脱。”“什么是解脱?”他默然。我说:“解脱,就是没有烦恼。你带着满心的烦恼,又想在何时在何地获得解脱呢?烦恼不在别处,在你心里;解脱也在你心里。

 

  我们无法去外面找一颗现成的没有烦恼的心来移植到自己身上,也别想某天早上醒来突然就发现自己改头换面成了个“解脱的人”,没那么神奇,也没那么容易。

 

  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面对当下,回归内心,与烦恼开战。

 

  佛陀宣讲的众多法要,都是在教我们如何贴近自身经验,以自身为中心去修行。我不是说大家应该自私。我的意思是,要从检视自己的身、语、意入手,把重点放在对治自己的贪、嗔、痴上面,而不是去挑别人的错,或者急于“度化”别人。

 

  如果不贴近自身经验,诚实地看待发生在自己身上和心里的一切,并将佛法运用其中,我们很容易会在修学的过程中偏离解脱烦恼的初衷。

 

  比如,你会成为越来越娴熟的“佛教徒”,跟所有人都客气,“随喜”“赞叹”不离口,可是你心里没有多少善意。事不关己时,你能做到“八风吹不动”,而真正的问题出现时,你的反应跟不学佛的人是一样的,既没有对自身的觉察,也没有对正法的忆念,只是任由情绪肆虐、言行失当。这说明长期以来我们都荒于贴近自身而修行,无法随时提起对内心感受、欲望、情绪的觉察,更没有当下出离的心力。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生活即修行。但我想很多人都误会了,以为过生活就是在修行。其实不然,这至少不是佛教所说的修行。举例子说吧,你经历过悲欢离合,这不是修行,只是经历;如果你在那悲欢离合间体认无常、缘起、因果,这是修行。生病,本身不是修行,借由生病而认识到与生俱来的脆弱、忧苦,由此生起出离心,或推己及人,由此生起悲悯之心,这是修行。

 

  所以说,生活本身不一定是修行,但如果你能把生命经验,顺境、逆境,是苦、是乐,用于巩固你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的见解,这才是修行。大概只有这个时候,你才可以说:一切都是上师的加持。否则,对多数人而言,经历、遭遇不过循业流转,轮回如是,怎会都是上师的加持?

 

  对治烦恼是一个艰难漫长、充满挫败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某些对治的技巧,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做到。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你面对的唯有失败,没有成效,不断的失败。

 

  别忘了我们的对手是无始以来形成的惯性,所谓积重难返,不要期待能靠一时的努力就扭转它。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不断地努力,如果我们不想再一次在烦恼忧苦中终老,直到死亡悍厉地出现,而我们知道这一切混乱还没有结束。一开始就做好不断受挫的准备,会令我们更强韧,也走得更远。

 

  愿我们将佛法运用到当下的经验中,并因此而解脱自己及其他众生的苦。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明证法师:在中心当义工,是不是也要修六和敬?人与人相处,要如何相处?

明证法师:在中心当义工,是不是也要修六和敬?人与人相处,要如何相处?

师父,阿弥陀佛,在中心当义工,是不是也要修六和敬?人与人相处,要如何相处?明证法师开示:这六和敬是僧团内部用的,但是这个原则,普遍地适合一切共修团体,六和敬呢,其实很简单,身、口、意 这个不用记,一...

励志青春:三无贫家男如何获得富家丈母娘青睐?(下篇)

励志青春:三无贫家男如何获得富家丈母娘青睐?(下篇)

周五下午,办公室孙主任突然请厉智出去喝咖啡。到了咖啡厅,孙主任就跟他聊合同的事。厉智以为自己要被开除了,于是就非常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件事本来就不大!关键是出现问题时大家不要互相埋怨、推卸责...

医生救不活,念佛保身命

医生救不活,念佛保身命

医生救不活,念佛保身命作者:湖南 佛明 我叫懿德,是江苏徐州人。1998年在徐州大岩寺皈依,当时我妈妈患食道癌,已到晚期,疼痛难忍,只有打杜冷丁才能够止痛。有莲友告诉我念佛也可以止痛,我就教妈妈念南...

香菇木耳生姜汤可降压降脂防动脉硬化

香菇木耳生姜汤可降压降脂防动脉硬化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香菇中所含有的一种叫香菇太生的物质(香菇腺嘌呤和腺嘌呤的衍生物),可以预防血管硬化,还具有降血压、降低血脂的作用。另外,香菇中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以及钙、磷等微量元素,对于糖尿...

中国古籍中亵渎佛法遭报的故事精选

中国古籍中亵渎佛法遭报的故事精选

一、《冥祥记》中的七篇记载(一)南北朝时,南宋有个尼姑叫智通,是京城简静庵的尼姑,年少貌美,但并不真心信佛。元嘉九年,老尼去世后她也就不信佛了,还俗嫁给魏郡的梁甫作妾。生了一个男孩,已经七岁了。她家...

海涛法师:太阳不见了

海涛法师:太阳不见了

早年有两个修道人,一位叫题耆罗,一位叫那赖。他们在深山中专心修行,经由经久修炼,他们超出欲界的诱惑,获得了神通。一天夜里,题耆罗起来诵经,累了便躺下来歇息。这时,那赖也起来诵经,在狭窄的石洞里,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