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源法师: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四七第一日

四七第一日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我们平时不注意这个问题。人命无常,死时不分男女老少,社会上多少枉死的,如飞机、汽车、火车、轮船等经常有意外发生,所以人命是脆弱的。

人身得来不容易,世上众生,在人道的究竟有多少呢?我们只看到那些庞大的动物,还有天上飞的,地下爬的,水里游的无量无边众生,但人类有多少?很少。因此人身难得,不要自暴自弃,得人身是无量劫修十善、持五戒来的;杀人的马上堕落,不能做人了;发神经病的更麻烦,「宁可终生不悟,不可一日着魔」,着了魔就麻烦了,胡思乱想。

小西天有位尼众,读了很多书,就是执着心太重,文字障好厉害,谁都讲不过她,歪理辩驳,我问她:「看什么经?」她说:「看六祖坛经。」「经中讲些什么?」「本来无一物。」着境了!执着文字,什么境也没有,什么因果也没有,什么戒也没有,本来无一物。我平常说:这个心在眼曰见,在耳曰闻,那你就不要执死这个东西,若执着眼睛就是心,耳朵就是心,那就只见物不见心,不见灵性;眼睛与耳朵是物不是心,用功不要弄错,错了就麻烦呀!

为什么要回光返照呢?反闻闻自性,反观观自心,要明心见性,迷了性就变成了心,悟了心就变成了性,心与性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所谓「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都是心在操作。你想做什么?我想成佛,那你就要多拜佛,多看经书,但光拜佛光看经书是成不了佛的,你看释迦佛他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还不是要坐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你们研究教理,道理归道理,用功不在书本上,书本没什么作用的,要反闻闻自性,反观观自心。

你们一天到晚管好自己的妙明真心,不要向外驰求,一切都是无常的。昨天热得要命,今天又冷又下雨,变化无常;人跟气候一样,遇到好环境就见异思迁,喜欢追求,遇到不好的就烦恼或愤愤不平。昨天那位比丘尼就是这样,她带来的那个徒弟,本来是师父的徒弟,到她那里便成了她的徒弟,所以别人说她不对,徒弟一天到晚跟着她,自己找烦恼,别人也烦恼,这就是迷,被境界所迷就真可怜了!

我们一天到晚都要观察,你走路时观察「拖死尸是谁」,有心在指挥,如果你没有心怎知走路?腿不是心,手不是心,但心不离身,心不离口,六根门头的出入都是心的作用。我们现在很多事情都被境界牵着走,若要自己做得主,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腿子不痛了,散乱心没有了,这就是清净的境界,就有定力了。

有人问祖师:「心以什么为主?」祖师说:「心以觉为主。」觉就是觉察,觉察反观「念佛是谁」这个东西。心里没有觉悟,就是生死,就是无明烦恼。无明烦恼以什么为根呢?以贪嗔痴为根。你贪睡就是懒,睡多了生病生烦恼。两人同住一房间,你要看书他要睡觉,你要静他要动,两个人就产生无明烦恼。猫生了小猫,一天到晚守着它不动,这就是痴爱小的;鸟在树上做巢生小鸟,到外头去找食物来喂小鸟,小鸟长大了离巢高飞,这就是无明烦恼,这就是贪瞋痴,一切众生都是如此。

成佛是以觉悟为根本,我们现在就是没有觉悟。戒就是戒你的妄想,你坐在禅堂里什么戒都持好了,根本不存在什么戒不戒,根本没有打妄想的地方;出了禅堂六根向外攀缘,一切都是妄见。你不动,没有因也就没有果,道理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因此要时时刻刻觉察。小乘是「自觉」,大乘是「自觉觉他」,佛是「觉行圆满」。

释迦佛在雪山修行,六年参学外道,最终发现婆罗门所修之苦行是不究竟的,最究竟的是禅。像我们在禅堂参话头是不立文字,立地成佛,当下就明白了自己的心,有如风吹云散,亳光满天,一天到晚身心安乐,自由自在,你走我也走,你睡我也睡,你做我也做,一点烦恼也没有。有的就不行,被障碍了,这也烦恼那也烦恼,坐也不是睡也不是,被妄想所牵,被境风所转。那位尼众就是一天到晚想想想,想得人也糊里糊涂就出事了,所以我们不要去想,不要去求开悟求成佛,只要好好地盯着自己,不离自性,不离开自己的清净妙明真性。

经过一段时间在禅堂里打坐观察,坐下来有定力、有力量、不动摇,这就是功夫了。过去的祖师,香一点燃他就走了,圆寂了,这就是功夫;有的一入定,就没有一点念头,寸丝不挂,要走就走,鬼神找不到,连佛也看不见。所以你要懂得这些东西,祖师所讲的《语录》要好好去体会。

我们不要求神通,神通也是虚幻的,到了那个境界自然有神通。有求就不行,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你求它干什么呢?心明亮了就有神通,心里黑暗哪来神通呢?身心静透了,自然有神通,不须去求,有了神通也不要生欢喜心,执着它则被它所转也不行,所谓一句话头如上方宝剑,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寸丝不挂,只有一句话头提起,什么也不管它,天例下来压你不死的!

公案很多,讲不完的,都是要你自己好好用功。提起话头来——参!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对法师或佛教所说的话、故事会相信,但是有时候又会怀疑,请问要怎么办?

海涛法师:对法师或佛教所说的话、故事会相信,但是有时候又会怀疑,请问要怎么办?

海涛法师:对法师或佛教所说的话、故事会相信,但是有时候又会怀疑,请问要怎么办? 问:对法师或佛教所说的话、故事会相信,但是有时候又会怀疑,自己觉得很不应该,但又不知道如何去除这种怀疑,请问要怎么办...

最新研究:服用鱼油无助预防心脏病和中风

最新研究:服用鱼油无助预防心脏病和中风

《美国医学会杂志》报道,希腊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没有明确证据表明长期服用鱼油能有效预防心脏病和中风。希腊约阿尼纳大学医院研究人员在医学教授万耶洛斯里佐斯带领下,分析20项经缜密策划的临床研究,重点关注...

索达吉堪布: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索达吉堪布: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索达吉堪布: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问: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索达吉堪布答:我们每个人业感不同,故从中幻化的苦乐有天壤之别。哪怕是一家三口,整天在一起同吃同住,感受也不尽相同。那么...

明安法师:初学坐禅调五事

明安法师:初学坐禅调五事

经常教人家打坐,主要是按照智者大师《小止观》一书中来讲的。在与很多亲朋好友的联系中,自己也常常要他们学学打坐。但是,他们往往因缘不具足,不能来寺院,自己就没有机会给他们讲解如何坐禅。现在把自己的工具...

佛教故事:励志故事:家的方向

佛教故事:励志故事:家的方向

一个离家出走的少年,饥饿交加,趁着夜幕偷偷地窍开了一家的房门,他没想到这家里有人,更没想到的是个瞎了眼的老婆婆。看见老婆婆的时候他楞了,抄起椅子就想砸向老婆婆。就在这时老婆婆说了句:大孙子你怎么才回...

分手无意中骂了女友要怎么挽回

分手无意中骂了女友要怎么挽回

很多男生咋分手的时候还会指责是女生的错,是因为女生的无情自才会被抛弃。这样的思想真的是很危险的,你们分手肯定是有原因的,以为的指责对方只会让对方对你反感,厌烦。那么,男生子在面对分手的时候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