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骠比丘的善恶果报

驼骠比丘的善恶果

佛陀时代,有一位力大无穷的驼骠比丘,随佛出家后,精进行道,威德具足,证得阿罗汉果。由于驼骠比丘时常发心营办僧事,关照僧众的饮食起居,佛称赞其‘营事第一’。

当时,在僧团中有一位福德浅薄的弥多比丘,几乎每次都拿到粗糙的食物,久而久之,便对驼骠比丘产生成见,认为对方是故意分给他不好的东西。后来,弥多比丘公然中伤驼骠比丘,并联合他已出家的姊姊,于比丘尼僧团中诽谤驼骠比丘。驼骠比丘为避免众人因毁谤罗汉而造恶业,只好选择离开,于是显现十八神变,灰身泯智,入火光三昧。

僧团中的比丘们对于驼骠比丘何以被诽谤?何以力大无穷?何以证得阿罗汉果?均感到疑惑且好奇,请示佛陀之后,终于明白。原来迦叶佛住世时,有一位年少比丘,长得眉清目秀,相好端严。一日外出乞食,在城中遇到一名少妇,少妇见其相好庄严,心生贪恋,于是目不转睛地直盯着他瞧。当时的驼骠比丘是一名监督膳食制作的官员,看见这位少妇紧跟着年少比丘,于是不明就里到处传言:‘年少比丘和少妇私通!’因为造作不实的诽谤,以此因缘堕落三恶道中受苦。又因过去在迦叶佛时出家学道,所以今生得证阿罗汉果。在其出家修行的期间,于僧团中料理僧事,某次极力挽救陷于深泥中、驮着米面的驴,以此缘故得力大无穷之果报。

典故摘自《杂宝藏经·卷二》

省思:

人一生中的造化,皆与因果业报息息相关。儒家言:‘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又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切众生皆是自作其业,自受其报。如何逢凶化吉、远离灾祸?先须明因识果。凡事从因上努力,修一切善,无善不修,断一切恶,无恶不断,常怀慈悲心、清净心,时时觉察、返照,使自心能清楚作主,以正念面对顺逆境界,不逃避、能承担,才是远离轮回桎梏的正确途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法师:心的牢狱

星云法师:心的牢狱

一个人,如果做了违法的事,被人一状告到法院,就要接受法律的审判。有时候虽然别人没有提出告诉,没有受到国法的制裁,但却逃不过自己良心的责罚,因而终生住在“心的牢狱”里。 其实,举世滔滔,满街的行人,如...

钵仔扁豆丝

钵仔扁豆丝

材料:扁豆300克、鲜红椒一个。调料:香油60克, 白砂糖10克,蘑菇精2克,盐3克,素蚝油10克 做法: 1、将嫩扁豆摘去两头,洗净,放沸水中烫熟,稍一变色就迅速捞出,捞出晾凉,切成细丝; 2、扁...

欲海回狂白话卷三:决疑论_性学阐微类

欲海回狂白话卷三:决疑论_性学阐微类

第三卷 决疑论 性学阐微类性学阐微类(七问七答)问:在《论语》中,子路曾向孔子询问关于生死的看法,孔子拒绝回答。你却总是争辩不休,难道不是过于怪僻偏激吗?答: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这是他在婉转...

达真堪布: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工作是平等的”这句话呢?

达真堪布: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工作是平等的”这句话呢?

达真堪布: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工作是平等的”这句话呢? 问:都说“工作是平等的”,但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做扫大街、摆地摊等劳累又“没面子”的工作,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工作是平等的”这句话呢?达真堪布答:...

佛教故事:法音集:有无相争

佛教故事:法音集:有无相争

有无相争从前有甲乙二僧,一为参禅。一为念佛。有一天,二人偶于途中相见,甲僧参,禅者道:本来无佛,无可念者,佛之一字,我不喜闻。乙僧念佛者道:西方有佛,号阿弥陀。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二人正在...

让女朋友伤心了怎么挽回 2亿男人都用的方法

让女朋友伤心了怎么挽回 2亿男人都用的方法

许多恋人之间都会发生一些小矛盾,但有时候矛盾呈放大化,就会让感情破裂。男生们经常会问,让女朋友伤心了怎么挽回对方?其实非常简单,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一些经验吧!许多年轻人其实都没有学会真正去爱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