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骠比丘的善恶果报

驼骠比丘的善恶果

佛陀时代,有一位力大无穷的驼骠比丘,随佛出家后,精进行道,威德具足,证得阿罗汉果。由于驼骠比丘时常发心营办僧事,关照僧众的饮食起居,佛称赞其‘营事第一’。

当时,在僧团中有一位福德浅薄的弥多比丘,几乎每次都拿到粗糙的食物,久而久之,便对驼骠比丘产生成见,认为对方是故意分给他不好的东西。后来,弥多比丘公然中伤驼骠比丘,并联合他已出家的姊姊,于比丘尼僧团中诽谤驼骠比丘。驼骠比丘为避免众人因毁谤罗汉而造恶业,只好选择离开,于是显现十八神变,灰身泯智,入火光三昧。

僧团中的比丘们对于驼骠比丘何以被诽谤?何以力大无穷?何以证得阿罗汉果?均感到疑惑且好奇,请示佛陀之后,终于明白。原来迦叶佛住世时,有一位年少比丘,长得眉清目秀,相好端严。一日外出乞食,在城中遇到一名少妇,少妇见其相好庄严,心生贪恋,于是目不转睛地直盯着他瞧。当时的驼骠比丘是一名监督膳食制作的官员,看见这位少妇紧跟着年少比丘,于是不明就里到处传言:‘年少比丘和少妇私通!’因为造作不实的诽谤,以此因缘堕落三恶道中受苦。又因过去在迦叶佛时出家学道,所以今生得证阿罗汉果。在其出家修行的期间,于僧团中料理僧事,某次极力挽救陷于深泥中、驮着米面的驴,以此缘故得力大无穷之果报。

典故摘自《杂宝藏经·卷二》

省思:

人一生中的造化,皆与因果业报息息相关。儒家言:‘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又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切众生皆是自作其业,自受其报。如何逢凶化吉、远离灾祸?先须明因识果。凡事从因上努力,修一切善,无善不修,断一切恶,无恶不断,常怀慈悲心、清净心,时时觉察、返照,使自心能清楚作主,以正念面对顺逆境界,不逃避、能承担,才是远离轮回桎梏的正确途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郑钧:素食+瑜珈,身体从来没这么好过

郑钧:素食+瑜珈,身体从来没这么好过

生活不是为了给自己打标签,而是一场不断前行的潜心修炼。素食、瑜伽、摇滚,郑钧,展示他新生命中新的一面...我的心从来没有如此清澈过,清澈得都可以看见游动的鱼。当外部生活简单了,内心世界自然就...

坚果山药泥

坚果山药泥

制作原料:铁棍山药,坚果 调料:白糖 制作方法:山药刨皮,蒸熟后用调理机打成泥,放入白糖,装碗成形即可。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答非所问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答非所问

答非所问有两个小孩子,同在河畔游玩,他们在水里撩得了一把毛,於是,两个小孩子就争论了起来。一个说,这是仙人的胡须。还有一个说,这是熊身上的毛。两个小孩子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各说各的理由,大家不肯让步。...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西瓜与尿床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西瓜与尿床

西瓜与尿床戒尘来寺里的年纪还小,只有四岁。刚来的时候,戒尘和戒嗔、戒傲睡在一张床上。那年我和戒傲也只有十六七岁,我们担心戒尘睡觉不安稳,怕他从床上掉下来,便让他睡在我们中间。戒尘很乖,睡觉也不乱动,...

净土大德故事:五祖新定乌龙少康大师

净土大德故事:五祖新定乌龙少康大师

五祖新定乌龙少康大师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缙云县人。母亲罗氏梦游鼎湖峰,有玉女授给她一枝青莲花说:这枝青莲花很吉祥,寄于你所,当生贵子,冀爱护之。大师降诞日,青光遍室,散发着芙蓉的...

近代果报见闻录:王和尚

近代果报见闻录:王和尚

近代果报见闻录:王和尚 江苏省,崇明岛,高石桥,王氏兄弟二人,长兄已忘其名,小弟名曰和尚,父母双亡,长兄已娶妻生子,其时在上海经商。王和尚自幼好善,心慕修行,自父母亡后,更看破红尘,一心想了生死,坚...